校園是知識的搖籃,是文化的家園。漫步于林蔭道上,我們貪婪地嗅著花草的氣息;在圖書館里,我們早已融入了知識的海洋;徘徊在科技館周圍,我們羨慕地望著端著實驗器具來去匆匆的同學們,腦中不禁遐想,這里蘊藏著多少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
我們是一群求知若渴的少年,向著心中的太陽飛奔,一路上披荊斬棘,卻永不停息。校園這塊肥沃的土地,正將她那豐富的營養源源不斷地注入我們的血脈,讓我們走得更加踏實,更加有力……
■
觸動心靈的舊時光
四川省都江堰市塔子壩中學 七(1)班 張珂軒
回憶是一幀褪色的老照片,回頭凝望,童年不再,往事已不可追尋……
還記得那時的我還是一個十分粗心的男孩,連“3+2等于幾”這樣低級的計算錯誤從一年級開始就沒有間斷過。為此,媽媽經常戲稱我為“馬大哈”。
某天語文課上,劉老師發下來一張試卷。我瞅了瞅試卷,全是讀拼音、寫詞語,小菜一碟,我心里暗暗想著,便興沖沖地開始做起來,心里莫名地欣喜著,這張語文試卷一定又是滿分。還沒到下課時間,我就把試卷交上去了。在交完卷子轉身的一剎那,我發現劉老師的眉頭緊鎖著,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
下午,我們班的“大喇叭”馬曉天蹦蹦跳跳地從門口沖進了教室,深吸一口氣:“大家注意了!下節課我們要發語文試卷了!”頓時,原本安靜的教室霎時炸開了鍋,嘰嘰喳喳的議論聲不絕于耳。這時,我耳邊傳來一個清脆的聲音:“軒哥,劉老師叫你去辦公室。”馬曉天興沖沖地對我說,“估計你又是第一名,劉老師想特別表揚一下你吧!”
來到辦公室,一眼就看見我的試卷擺放在辦公桌上,那鮮紅的分數令我觸目驚心。我惶恐地低著頭,心不安地跳動著,猶如一頭小鹿在砰砰地撞擊著我的心房。我不敢抬起頭直視老師慍怒的面孔,恨不得找個地縫鉆下去。劉老師一言不發,但她臉上那種失望至極的神情,卻讓我不敢直視。
終于,劉老師開口了,聲調比平時高了許多,臉上那冷酷的面容是我從不曾見過的:“好好看看自己的試卷,真是奇怪了!居然會把‘光暈’拼成‘亮暈’。最近,我發現你學習不太踏實,書寫也退步了。你要擺正自己的學習心態……”沒想到劉老師說得居然如此中肯,她越說,我的頭低的越下,“老師希望你能踏踏實實地學習,不要浮躁,急于求成!”
我怯生生地望著試卷,心狠狠地顫動了一下,那如火焰般燃燒的分數正炙烤著我的心。難過、委屈、自責……種種心情在我腦海中縈繞,久久揮之不去。我一步一步地挪回了教室,周圍同學們的嬉戲聲猶如一把把錐子毫不留情地刺進了我的心窩,我只感覺臉上火辣辣的。
這張試卷重做的人寥寥無幾,但是我卻榜上有名。從這以后,我開始比原先更加努力,心也在挫折中慢慢成長起來。
有生命就會有回憶。那時的我如同投錯了地址的信箋,落在了一個荒蕪的地方;而今,這些卻成了溫暖而美好的回憶!
點評
溫暖的回憶,記錄著校園生活的點滴,也給讀者以最真實的感動。文章以小見大,記敘了自己因考試“大意失荊州”后受到老師教育的小事,情節在收放自如的文筆中展開,幾句中肯的話語,引出了緊扣中心的一句話:“踏踏實實地學習,不要浮躁,急于求成”。豁然開朗的認知啟迪與刻骨銘心的人生導航,皆帶給作者以深刻的頓悟。
【指導并置評:敬濤】
■
飛吧,毽子
安徽省五河縣臨北中學 張榮雪
“叮叮當,叮叮當,鈴兒響叮當……”優美的音樂聲響了起來,要上課了。一想到這節是體育課,我就覺得非常興奮。上了一天的課,身心都有些疲憊,是該好好活動活動的時候了。
大家端坐在座位上,只見老師拿著一盒毽子,不急不躁地走了進來,邊走邊說:“同學們,今天,我為你們介紹一些有關毽子的知識。大家說,好嗎?”
“好,好啊!”講臺下頓時一陣喧鬧。
老師告訴我們,踢毽子,又名鍵球,起源于漢代,從蹴鞠發展而來,是一項簡便易行的健身運動。它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到了明清時期,有了進一步發展,清末時期最為鼎盛。在我們的首都北京,踢毽子還有個非常富有詩意的名字——翔翎。
接著,老師又把盒子拆開,把毽子拿了出來。看著那些五顏六色的毽子,讓我不禁想起了宋朝高承在《事物記源》一書中對毽子的記載:“今時小兒以鉛錫為錢,裝以雞羽,呼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搶、聳膝、突肚、佛頂珠等各色。”
光是想到這些,我們已經非常激動了。俗話說,心動不如行動。于是乎,在老師的安排下,我們閃電般沖出了教室,站在操場上,開始踢毽子。
請往這邊看,只見一女同學輕輕地把毽子往上一拋,在快要落地的瞬間,又用右腳猛地往上一抬,毽子飛過了頭頂。隨后,她雙眼緊緊地盯著毽子,當毽子再次快要落地時,她把右腳往里一拐,使勁地向上一踢,毽子又飛了起來。就這樣,毽子一下又一下竄來竄去,就像是甩著尾巴的小松鼠在爬上爬下,煞是可愛。
那邊,又一位同學開始表演了。只見他身輕如燕,一會兒用左腳踢,一會兒用右腳踢,毽子忽而高,忽而低;忽而左,忽而右;忽而向前,忽而往后。看看那毽子在他腳側上下飛舞,若秋葉在輕輕地舞蹈,似菊花在慢慢地綻放,又如小精靈在快樂地飛翔……
看著同學們靈巧的身姿,我由衷地感到羨慕,也拿起了毽子,踢了起來。但笨拙的我,一次只能踢兩三個,惹得周圍的同學哈哈大笑。同學們笑過之后,就紛紛過來教我踢毽子,什么右腳往里拐啊,什么腳側接球啊……
夕陽西下,我們拉開了圈子,玩起了“桃花不落地”的游戲。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我們的毽子自始至終真的沒有落過地。
我欣喜地望著毽子,心中默默地祝福道:“飛吧,毽子!”
點評
文中,作者從上毽子課的鈴聲寫起,寫了毽子的歷史,毽子的踢法,踢毽子的造型及“我”和同學們踢毽子的歡快場面;最后表達了自己對毽球活動的美好祝愿。全文結構自由且不失嚴謹,給人以一氣呵成的感覺。
【指導并置評:夏玉橋】
師師生生不了情
白雪紛紛染青絲,育人子弟寫詩詞。似水流年它不言,眉眼魚紋化翩翩。幽燈搖曳映清影,瘦筆兜轉盈師情。淡淡書香環身繞,清音畫譜浮音撩。這是我自創的一首小詩。在這里,我要送給你——劉老師!
在我的印象中,您一直是位很有才情的語文老師。你那嚴謹的教學,詩意的講解,無不深深地吸引了我。尤其讓我陶醉的,還有你彈的一手好鋼琴。
悠揚音符·凝結回憶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劉老師,此時此刻,我又想起了你教我彈鋼琴的情景。看著樂譜上的每一個音符,那仿佛是我與你相處的一點一滴。輕彈琴鍵,一個個珠圓玉潤的琴音悠揚地飛向我們相處的美好時光,那叮咚的琴音似是在訴說著我對您的無限思念。無奈曲終人散的結果無法改變,那么就讓劃過我臉頰的一滴清淚,化作這首曲子的最后一個音符,去凝結那段回憶吧。
花開無聲·花落無言
劉老師,雖然我已經小學畢業了,但還是會時常拿出以前的作業,看著你寫在作文本上的一句句批注。我仿佛透過時光看到你瘦弱的身影坐在桌前,耐心地批改著作文。淡黃色的燈光照著你發間生出的銀絲,顯得那么滄桑、悲涼。眼角的魚尾紋又深了幾分,可你那帶著幾分倦意的眼神卻從未離開手中的作業本。
幾分微笑·幾分不舍
看著手中的畢業照,照片上,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幾分微笑,但我們都知道,這微笑中,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不舍與留戀。校園中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我們曾經游戲的痕跡,每一朵花都見證了我們純真的笑容。你陪我走過童年,然后慢慢地落幕。臨別時,你雖笑著送我們離開,驀然回首間,我發現你沒有改變任何姿勢,只是,你的笑容中,多了一絲惆悵、一絲不舍與一絲嘆息。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一曲琵琶一思量,一筆墨香一惆悵,一剪清梅幾分涼,一水相思漸流長。往日的記憶,就讓它在時光中愈釀愈香吧。
今后,你我雖不易相見,不過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點評
文章以自創的一首小詩開頭,吸引眼球,表達了作者對老師的禮贊。全文采用小標題形式,以雅致的語言擬題,書寫了自己與老師相處的幾個片段,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老師的濃濃的思念之情,結構清晰,層次分明,讀后令人回味。
【指導并置評:王紀金】
江西省奉新縣第二中學 初一年級 王欣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