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玉娟
在智能硬件產業潛力與前途遭到左右質疑時,硬蛋聯合京東、百度等頂級平臺,為創業者營造健康生態圈。
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加速到來,在互聯網領域已經盆滿缽滿的BAT ,都忙不迭的扎進智能硬件領域布局——這是一個遠比互聯網大得多的市場。
據市場研究公司IDC預計,隨著近年來移動設備地飛速發展,及其周邊平臺和服務的不斷擴張和增加,預計到2020年,物聯網市場的規模將從2014年的6558億美元,增長至1.7萬億美元。
自2015年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了“互聯網+”這一行動計劃后,智能硬件創業者及投資者更為關注起這一行業未來的發展。6月14日,硬蛋(IngDan)新品發布暨硬蛋·i未來大賽啟動會在北京召開。會上,眾多布局于智能硬件領域的知名企業共論了一場“產業生態說”。
“冰山一角”
在啟動會上,來自互聯網平臺、IT廠商、創業服務等機構的巨頭悉數亮相。百度、淘寶眾籌、京東金融、京東智能、QQ物聯作為智能硬件領域平臺代表,博通、聯想等作為供應鏈代表,IDG、阿爾法公社作為創投代表,微軟創投、太火鳥等作為孵化圈代表,更與硬蛋共同宣布成立智能硬件創業創新行業生態圈。
“面對未來萬物互聯的世界,每個人都可能連接著千億級以上的人或事物。”啟動儀式上,資深媒體人梅紹華指出,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除了BAT之外,互聯網新貴360、京東、小米等科技公司也不甘示弱,傳統制造企業更是為此加快轉型,此外,大量草根創業者也紛紛涌入,意欲在這個“廣闊天地”有所作為。
然而,梅紹華認為,“智能硬件行業擁有巨大的市場,而就當前的發展現狀來看,恰似一個巨大的冰山僅僅露出了一角,還有更多的空間有待挖掘與探索。”
于是,科通芯城旗下的智能硬件創新創業平臺——硬蛋備受矚目。硬蛋總裁李峰坦言,作為中國最大電子制造業“企業采購”電商平臺,“硬蛋就是一個‘黑匣子,創業者只需把idea提交給硬蛋,就能輕松地實現從想法到產品,產品到量產的智能硬件創業全過程。”
為了做中國最好的智能硬件孵化平臺,硬蛋一直將“全球最大的IOT創新創業平臺”定位自身發展的目標,聚集盡可能多的創業公司、供應鏈廠商和智能硬件產品粉絲。李峰表示,“硬蛋不僅要讓硬件創業變得簡單,還要讓產品被消費者買單。”硬蛋主要幫助創業者實現項目與供應鏈連接,互聯網與電子制造業的連接。
《中國經濟信息》記者現場了解到,目前硬蛋平臺聚集了3000余家硬件創業公司、數千家供應鏈廠商和數百萬粉絲。李峰指出,依托科通芯城在IC元器件20余年的積累,硬蛋著重解決創業者在硬件設計過程中的種種難題。
生態圈建立
其實,從谷歌眼鏡到無人駕駛技術,從可穿戴智能設備到智能家居,智能硬件領域之所以蓬勃發展,除卻人類對科幻好奇探索之余,更多源于互聯網科技巨頭、創業者和資本市場的“風口”之爭。
近年來,不論是蘋果、微軟、谷歌等國際巨頭的技術革新,還是國內互聯網科技公司的智能生態布局,智能硬件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一陣接一陣的創新浪潮。
不僅有淘寶、京東等以眾籌為切入點,也有海爾、海信等著力智能家居,更有小米等以戰略投資搭建生態,“而硬蛋則以‘供應鏈為核心優勢,爭奪智能硬件發展先機。”科通芯城營銷副總裁劉宏蛟強調說。
《中國經濟信息》記者獲悉,硬蛋聯合了京東、微信、百度、樂視、淘寶眾籌、360等互聯網巨頭以及微軟,Intel,博通等電子制造業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形成了以“供應鏈”為核心的開放生態系統。
劉宏蛟指出,智能硬件產品進入市場需要企業在產品設計、生產各個環節發力,而硬蛋既能給團隊提供包括對接設計商、方案商、模具商等在內的供應鏈的全程支持和服務,還能幫助硬件團隊包裝品牌、進行營銷等。
《中國經濟信息》記者了解到,為了讓創業者更便捷的享受到供應鏈對接服務,硬蛋已經上線了“硬蛋Link”,以供創業團隊提交需求,硬蛋專業團隊提供線下咨詢和資源對接。
盡管,當下中國的智能硬件產業在某些尖端科技領域落后于發達國家,但其創業創新的勢頭迅猛。對此,劉宏蛟強調指出,“硬蛋還將陸續推出為全球IOT和硬件創新者提供更多的服務和解決方案的OTO供應鏈服務。”不僅為創業者提供智能硬件領域的良好創業環境,更要為中國智能硬件產業努力創造趕超歐美的契機。
產業生態說
如今“互聯網+”風口下,智能硬件的創業者是否可以從“豬”變成“鳥”飛起來,硬蛋與諸多企業共同成立的智能硬件創業創新行業生態圈又能給予創業者怎樣的福利,硬蛋總裁李峰、京東金融副總裁金麟、百度軟件研究院院長鄭全戰、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李世鵬,從各自角度,闡釋智能硬件產業現狀。
行業信心
智能硬件行業的發展,是墮入低谷,還是依然有生命力?
金麟:相比海外追求時尚的消費群體,中國用戶更加務實。在最近三個月,我們從我們眾籌平臺上看到不錯的案例,它們類似大眾消費品類,與生活場景深度結合,正應了那句話:“用作消費品的心態來做智能硬件”。所以,我對行業發展充滿信心。
鄭全戰:首先,要認識什么是智能。不管產品的使用方式如何,如果沒有后臺提供云服務或大數據,很難成為智能硬件。這個行業剛剛開始,未來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真正的智能硬件。
李世鵬:智能手機已經到了巔峰,它把很多功能集成一體;而智能硬件是分布式的,它把生活速度化,把數據集合分析,其中包含的金礦還有待發掘。
李峰:其實,當有各種各樣的傳感器被投入使用,就能預測到這是一個助力智能硬件發展的大事件。而對于不看好這一行業的朋友,我想起一件事:2012年IT領袖工會的主題是移動互聯網,當時臺下的輿論是一片消極。又有誰能想到,隨即就有人拿到了移動互聯網的船票——騰訊的微信。因此,不管起初看法如何,不會影響人類進入新時代。
行業兵法
作為存在諸多問題的跨界產物,智能硬件如何才能做好?
鄭全戰:一句話,要有開放的心態。這是一個嶄新的時代,好資源可能十分昂貴也可能免費,不要忽視其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要相信,有很多企業都愿意為智能硬件創業者服務。
同時很關鍵的一點,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創業者需要從一個很小的痛點切入,只要解決一個用戶問題,成功就會變大。尤其對于中國如此龐大的市場而言,創業者不需要大而全的項目。
金麟:就是互通有無。草根的力量在科技界中,依然能存在巨大的推動力。創業團隊的優勢,在于工程師文化帶來的技術過硬。而京東與硬蛋能提供的解決方案,還包括眾測、眾籌、粉絲互動等營銷。所以,創業者一定要抓住資源。
李峰:過去十年、五年,傳統硬件都是大同小異;而如今追求的是用戶體驗。
【總結】以上幾位大佬反復提及“互助”“生態圈”“資源”這些關鍵詞,一場對行業聯盟的呼聲暗藏其中。而在硬蛋及生態圈的助力下,智能硬件創業者或將避免“風停豬落”的悲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