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花等
摘要:路基施工是公路建設的重要步驟之一,在整個道路建設,同時在施工質量控制的過程中也是一個關鍵的步驟。近一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公路建設的要求不斷提高,但越來越多的公路問題也經常的發生,特別是一些地質災害對公路路基的破壞,輕微的地質災害能夠使施工難度增加,嚴重地質災害能夠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人民的生命也有可能受到威脅。
關鍵詞:公路;路基;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1 概述
1.1 公路路基災害的類型及危害
公路路基的基礎情況比較好,但有許多的因素能夠影響到路基質量,路基的形狀、邊坡經常發生變化等異常情況,這是由路基不均勻造成的道路路基質量,人們的生活與經濟發展受到影響。在中國不同的地區,由于不同的地形與氣候條件,不同的路基疾病,如:路基變形、滑坡、邊坡坍塌等,完全避免公路路基災害肯定辦不到,因此,只能查找引起路基災害的理由,采取預防對策,最大限度的把路基災害的可能降低到最低。
1.2 公路路基地質災害形成原因
公路路基地質災害主要有:一些崩潰,山體滑坡,路基沉降和泥石流。崩潰是指土路基邊坡巖體或破裂的災害,坡度陡峭的要求,其他的崩潰與邊坡的高度有很大的相關性,崩潰的可能性和程度,邊坡的高度是正比關系,研究發現,容易發生災害的斜坡是超過45度的斜坡,在公路建設的其他層剛度條件下,自然風化、降雨與地下水也能夠引起崩塌災害;滑坡是指自然條件的作用下邊坡巖體或土體的一部分沿一定的軟弱路基水平位移的表面,這就造成地質災害的發生,發生山體滑坡是兩個必要條件,滲透與滑動的表面滑動面坡度以上良好的滲透性,和其他公路建設在地質構造,地形、降雨與邊坡卸載和加載也促進滑坡災害;路基沉降是指填補部分和半填半挖路基,大量的裂紋形成和垂直沉落,主要是因為路基沉陷的地質和地形因素,路基填方壓實度不足與軟弱土層的存在和填充材料組成的基礎并不好,泥石流是指特殊的突然爆發洪水,大量的沉積物和巖石,通常發生在山區和三個必要條件形成泥石流、水(降水),高陡峭的地形和地貌。
2 公路路基災害的防治措施
公路路基災害情況不知道什么原因就能發生決定了其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預防與控制的一般要求,因此,預防和控制公路路基需要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與地質特征,應該仔細設計的公路調查并提出公路的自然特性和地質條件,進行完整的分析完成后,可能會碰到的災害,合理的選擇方案,以滿足質量要求嚴格按照設計施工、維護的需要維修人員履行他的職責,盡可能避免路基災害的發生和減少災害所帶來的損失。還應當建立一個完美的系統公路路基的預防與控制,以應對災難的不確定性,以備不時之需。
2.1 公路路基崩塌災害防治措施
瞬間崩潰的動態監測,可以盡早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各種各樣的崩潰,如:崩潰的方向,崩潰體的位移,崩潰體的分布,崩潰的速度與崩潰的規模,對于以上的事情必須進行監控,獲取項目的信息,如:人類活動,地面壓力,相對位移、絕對位移、傾斜,地下水,地表水、地震、氣象、聲發射等。倘若崩塌災害發生,必須確保人員與車輛的安全,然后對崩潰區域進行一個系統的分析,確認是否有可能繼續發生崩潰,并組織人員將土壤與巖石垃圾清理走,避免繼續崩潰,組織人員把道路搶修好。
2.2 公路路基滑坡災害的防治措施
滑坡防治必須進行觀察與監視,但滑坡的監測是困難的,測試儀器和方法還需要不斷升級,但使用現有的方法如:深的表面位移和變形,監測環境變化單一滑坡等,也可以扮演一個特定的測試效果。滑坡災害發生時,需要盡快回復,尋找一種方法以減少滑坡的速度,從而減少對公路的破壞。必須首先確保人員和車輛的安全,同時減少滑坡的運動速度,能夠采用的解決方案是:鋼管樁擋土墻,卸載和壓裂縫,等等,同時找到最好的方法沒有干擾條件下的滑坡作為一個整體,使用多個部分機械手段,搶救。
2.3 公路路基沉陷災害防治措施
許多的原因會造成路基沉降,在勘察設計的時候把應付路基工程申請弄好,高度重視公路養護、維修人員必須認真檢查,倘若發現問題必須立刻報告。收到報告后馬上響應,行政部門,設置預警及時,確保車輛的安全,然后進行詳細的分析,在充填與壓實或重建。
2.4 公路路基泥石流災害防治措施
針對泥石流災害,我國已經完善了一個專門的檢測與預測,滑坡預測與檢測方法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在泥石流溝,結合其他數據,如氣象、水文、等。因此,警示發布可能發生泥石流區域。如果泥石流發生造成公路路基破壞,應該盡快修復,確保道路是暢通的。
2.5 公路路基水毀災害防治措施
為了減少公路路基洪澇災害應該做以下方面:在檢查之前,尤其是對特殊地質沿江公路和高速公路,及時、準確地發現公路的異常情況,及時強化,采取措施,此外,在汛期之前應進行全面檢查,突出重點,抵御洪澇災害,最重要的任務是確保道路安全暢通。采用應急措施,然后進一步阻止洪水、水土流失,如果公路路基已經損壞,無法通行應該及時控制,防止發生交通事故,并立即搶修道路。
3 公路路基災害防治方案的優化方法
公路路基災害控制,方案的選擇,最重要的因素是需要加強治理效果。確定一個因素,層次分析法可以用來選擇最好的解決方案。層次分析法一般有4個步驟:第一,建立一個類層次結構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大量的元素分析,元素之間有一個連接,然后分工水平元素,如:由第一級二級元素的支配的元素,同時占據了第三個層次的元素;第二,構造兩個比較判斷矩陣,第三,由判斷矩陣計算被比較元素相對權重;最后,結合各級權重計算元素。方法的優點是可以處理這個問題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不足是一個新的策略,這種方法不能提供專家系統,對一致性的要求,經常存在系統誤差。
參考文獻:
[1] 趙亞杰,王威,李家春.公路路基災害防治對策系統的研究[J].路基工程,2012,( 4) : 23 - 24.
[2]邵鐵全,彭建兵,劉云煥,等.滑坡災害超前預判技術研究[J].工程地質學報,2007,( 4) : 11 - 12.
[3]張業成,張梁,高慶華.地質災害減災指導思想與對策建議[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00,( 3) : 7 - 8.
[4]楊俊明,常占懷,張經濟,等. 公路交通災害防御及其對策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5,( 6) : 56 - 57.
[5]劉忠,潘雪艷.山區公路填方路基不均勻沉降特征及其表現形式研究[J].公路交通技術,2008,( 2) : 38 -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