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明
摘要:“謝赫六法”是我國古代美術作品評價的標準。作為重要的美學原則,“六法論”的提出,構建了初步完整的繪畫理論體系。而在一千五百年后的今天,謝赫“六法論”仍然被美學界視為經典。“六法論”作為繪畫的準則,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繪畫理論實踐的不斷進步,“六法論”也在發展。而現如今,謝赫“六法論”對于現代美學的發展依然具有很深遠的意義。本文通過對謝赫“六法論”的研究,從我國繪畫理論的實踐當中,探索謝赫“六法論”的現代審美意義
關鍵詞:六法論;現代審美;意義
前言: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和傳移摹寫是南齊畫家謝赫在其著作《古畫品錄》提出的“六法論”。不僅在當時,之后的一千多年里,都在影響著我國的繪畫創作。“六法論”不是固定化的規則,對于美術作品來說,是最高的標準,但并沒有因此將繪畫理論框死。“六法論”的含義也在隨時代的發展而全面完善,符合現代美學發展的要求,對美學的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我們需要真正了解“六法論”的內容和含義,才能夠正確理解我國古代品評繪畫的標準,從中得到啟發,才能對現代審美有更深一層的理解。
一.“六法論”對我國傳統繪畫的影響
謝赫所處的魏晉南北朝時代正是我國古代文學藝術創作的鼎盛時期,繪畫在當時獲得了極大地發展。在此之前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繪畫理論體系能夠對當時的繪畫藝術作品進行準確的品評。而謝赫的“六法論”通過對繪畫作品的主觀感受和評價,形象的刻畫對象的形態結構,合理的運用色彩,從而完成一部優秀的藝術作品。“六法論”所傳達的繪畫精神對傳統繪畫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也對我國傳統繪畫發展有著重要推動作用。在歷代畫家們基于實踐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后,“六法論”逐漸成為我國繪畫的標準和評價繪畫作品的法則。之后一千五百年我國繪畫的發展有力的說明“六論法”對我國傳統藝術創作的意義[1]。
我國傳統繪畫的要求是要在描繪出對象外形的同時還要表現出它的精神,這就是“氣韻生動”在繪畫當中的應用。而“骨法用筆”就是使用書法筆墨技法準確地把對象的描繪出來。注重傳移摹寫,是對傳統藝術的學習和借鑒,為了我們繼承和發揚。研究應物象形,是為了堅實繪畫基礎。而在繪畫時,要從內容出發,根據主題要求,有主有從,遵循規律進行構圖。而繪畫對象所表現出來的特征和外形要根據理解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顏色進行描繪。由此可見,“六法論”不僅是在我國傳統的繪畫當中,包括現代的藝術創作,都是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我國傳統繪畫獨特的表現方法展現出了無窮的魅力,我國傳統繪畫具有獨特風格和完整的民族藝術氣息,能夠利用特別的藝術技法表現出特別的藝術形式,在世界藝術長林中獨樹一幟,與“六法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后世的畫家,其作品都借鑒謝赫“六法論”引申發揮,由此而促進了“六法論”的發展。六法對我國繪畫藝術和美學作出了極大的貢獻[2]。
二.“六法論”對現代審美的意義
“六法論”是謝赫對我國從前繪畫實踐進行的理論總結。隨著我國繪畫的實踐一直在不斷發展,“六法論”也在不斷發展。時代在迅速發展,需要將“六法論”在現代藝術實踐中進一步發展。
新時期下“六法論”的實踐,需要結合現代藝術發展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完善,使“六法論”與現代審美標準相吻合,對于現代審美來講具有更深遠的意義。“六法論” 在現代藝術作品創作中的應用能夠使現代審美提升一個新的高度[3]。
(一)氣韻生動
在現代藝術作品創作當中,在準確的描繪對象的形態和樣貌之外,還要做到傳神生動,賦予作品生命。有生命的藝術作品一定是好的作品。氣韻生動主要應用于對人物的描繪,
(二)骨法用筆
用筆來表現一個人的生命內在結構,有力度的用筆勾畫線條以充分表現出人物形象氣魄。為了刻畫更形象生動的人物形象,可以作為現代藝術作品創作中人物刻畫和描繪的創作技巧。
(三)應物象形
應物象形包含著人對相應客觀事物所做出的反應。雖然沒有具體的形象,但可以想象成任何形象,對于畫家來說,應物就是刻畫出對象的形態和外觀,深刻地把握了藝術與現實的表現關系。這就需要具有充分的想象力,對想象的形象加以寫實,這對于藝術作品創作是極為重要的。
(四)隨類賦彩
隨類賦彩是對色彩的觀察與把握。色彩作為藝術創作中的一個重要元素,尤其對于繪畫來講,色彩的使用,會影響到整部作品的表達。根據不同的對象賦以不同的色彩,以表達出不同的思想。
(五)經營位置
經營位置是指在畫面的構思和安排,在進行創作之前,對整個作品的框架進行構建。作為藝術作品創作的提綱,決定著創作方向,也決定著作品的品質。通過經營位置,構建創作的基本框架,并將其作為創作的基礎。做好這些工作,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六)傳移摹寫
傳移摹寫不是模仿和抄襲,模仿不能代替創作。借鑒優秀藝術作品,將其中的優點轉移到的自己的作品當中,而不是拿來照搬照抄。借鑒優秀作品的創意,進行創作,作為整個藝術作品創作的基礎。
“六法論”的提出雖然已經過去了一千五百多年,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六法論”也得到了完善和發展,完全適應現代藝術創作的要求,對于當代美學要求,仍然沒有落后,對現代藝術創作有著重要意義[4]。
結論:謝赫的“六法論”隨著時代的進步,其內容也得以充實。新的“六法論”的發展是促進現代藝術創作的強大動力。結合現代美學發展需要,將“六法論”加入到現代美學的評價標準當中,對現代審美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白珂. 謝赫“六法論”的現代審美意義[J]. 語文學刊,2008,22:98-99.
[2]范麗亞. 由“六法論”談我國畫對現代平面設計的啟示[D].南京林業大學,2010.
[3]陳池瑜. 謝赫《畫品》的歷史價值及若干問題辨析[J]. 藝術百家,2009,02:39-48.
[4]劉益之. 六法論與我國繪畫[J]. 藝術探索,1989,02:5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