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宇
我對非洲僅有的一點印象是從丹麥作家卡倫布里克森的《走出非洲》得到的,最近有幸參加了在肯尼亞召開的聯合國人居署第25次理事大會,第一次腳踏東非大地上所見所感觸動我對自然、生態和社會認知。肯尼亞是一個現代文明和原始文明相互融合和交匯的地方。這里既有高樓林立的現代都市也有生活傳統的原始部落。我試圖梳理這一路上的每一個片段,每一個細節,每一瞬間的一點一滴。馬賽馬拉那肆無忌憚的風,內羅畢每天清晨的露水,前往人居署路上被雨水沖刷后的泥土的芳香。它們是那么真實,讓我流連忘返。
在那里的時候我們可以隨心所欲的表達我們對肯尼亞的熱愛,但只有回來之后,你我才明白。那既不是熱愛,也不是喜歡。那是猶如妙齡少女的情懷,樸素,純情,癡情的愛著,戀著那個你駐足過的每一寸土地,呼吸過的每一下空氣,享受過的每一縷微風。
我格外珍惜在內羅畢開會的那幾天,可以讓我和當地的老百姓親密接觸。記得每天前往人居署的路上,看著路兩旁形形色色的路人、花匠、乃至美國大使館的安保都讓我產生了豐富的聯想。這就是真是的肯尼亞嗎?最終,在前往內羅畢國家公園的路上,車窗外的掠影讓我在極短時間內捕捉到了真實的肯尼亞。我看到了他們所說的貧民窟,高速公路旁賣香蕉的孩童,擠滿了乘客的當地特色公交等等。讓我感受到了肯尼亞人民的簡單古樸,自由奔放的生活方式。
記得第一天會議結束,我們一行人步行返回酒店。由于忘記了酒店的方向,我上前詢問了坐在路旁的一位肯尼亞青年,他想了想隨便指了一個方向。身旁的人說:“你不用問他,他肯定不知道。”可我,看到了他眼神里的孤獨,無助或者說害怕。我想給予他最大的尊重,我對他表示了充分的信任和感謝,他也回應以非常友好和欣慰的眼神,這興許是我肯尼亞之行中最為動情的一刻,我發自內心的感受到我和他內心的互動。雖然短短的幾句話表達不了什么?但那一刻的互動只屬于我們。
結束了幾天的會議。接下來迎接我們的是壯美的旅程。我們將乘車來到距離肯尼亞首都內羅畢250多公里外的動物的天堂的馬賽馬拉。
據資料顯示:1975年,在坦桑尼亞與肯尼亞交界處的裂谷地帶,發現了距今已經有350萬年的“能人”遺骨,并在硬化的火山灰燼層中發現了一段延續22米的“能人”足印。這說明,早在350萬年以前,大裂谷地區已經出現能夠直立行走的人,屬于人類最早的成員。東非大裂谷蘊藏了太多我們尚未觸及的隱私,從山腰向谷底望去,那一片綠孕育了數不清的生命的奇跡與希望。
領略了東非大裂谷的壯麗,接下來迎接我們的是漫長的,顛簸的道路。肯尼亞通往馬賽馬拉的最后一段路是土路,當地人把它叫做“馬賽馬拉按摩”。也有幸借此機會體驗一下馬賽馬拉這片土地獨具特色的歡迎方式。最終經歷了6個小時的顛簸和長途跋涉,我們終于抵達了位于馬賽馬拉深處的馬賽馬拉索帕酒店。迎接我們的真正的探險之旅就此展開。
對于我們的越野車司機喬治來說,今天是太過平常的一天。每日深入草原腹地和獵豹和獅子進行無數次的親密接觸,這對于他來說早就已經是家常便飯了。同樣值得一提的是每年的8月到11月是馬賽馬拉的長雨季,豐美的水草吸引各種野生動物的到來。也希望下一次可以這個月份再來,領略不一樣的馬賽馬拉。
言歸正傳越野車開出馬賽馬拉索帕酒店,便是一望無際的馬賽馬拉大草原,對于我們來說這次旅行作為期待的莫過于見識一下真正的野生獵豹和獅子。馬賽馬拉大草原由開闊的原野,廣袤的灌木林帶,河流和森林組成了這里獨特的地貌。在連綿起伏的熱帶稀樹大草原里,棲息著成群的獅子,大象,犀牛和獵豹等動物。這里無疑是世界上最佳的野生動物觀賞地。
乘車出行了大概1小時,我們都沒有遇到什么特別的動物。大約10分鐘之后,我們才遇到了正在一塊大石頭上面休息的3頭雌性獅子。它們顯得十分慵懶,四腳朝天的躺在光滑的石頭上面,絲毫沒有受到游客的干擾。在這里動物才是主人,馬賽馬拉草原屬于他們,我們只是這片草原在某一瞬間的過客罷了。不得不提,肯尼亞政府對于保護野生動物所下的決心和努力。資料顯示,肯尼亞野生動物保護區占國土面積的8%,但是由于人類生活空間的擴展,動物們的生存仍然受到很大的威脅,為此肯尼亞政府制定了嚴密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律。野生動物和自然環境似乎才是肯尼亞的主宰者。在生態保護問題上,肯尼亞是全世界其他國家學習的榜樣,全國8%的國土未經開發,對于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實屬不易。每年全球國際上,國家層面上有太多的生態環境會議,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行動起來,像肯尼亞一樣,用行動踐行生態環保理念。聯合國人居署選擇辦公地點在肯尼亞一定是有原因的。人類都應敬畏自然,參與到維護生態行動。
短短幾天的粗略瀏覽,給我留下了太多心馳神往的記憶和對其保護野生動物責任感的欽佩。在旅程快要結束的時候,天空下起了小雨,仿佛是馬賽馬拉在哭泣一般,不舍我們的離去。肯尼亞給了我太多的回憶,傍晚不遠處的長頸鹿,斑馬點綴了整個地平線。再見了美麗的馬賽馬拉。
第二天傍晚就要乘坐飛機返回祖國了,這趟行程有太多記憶和不舍。工作和旅行組成了我這次非比尋常的旅行,更是讓我有幸用文字粗略記錄下我心中的“肯尼亞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