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群
劉仁群:女,大專,副主任護師,護士長
隨著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的深入開展,護士績效考核方法也逐漸出臺,各家醫院均有各自特色,推行績效考核是實現護士崗位管理的前提和重要基礎。而崗位管理是對所需崗位的類別和結構進行設置,是實現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的過程,對于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護理學科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護士工作標準越明確,績效評價的結果才越有效。我科按照醫院護理工作制度及要求,結合本科實際情況,通過民主討論,制訂出普外科護士績效考核方案和具體考核指標,本表單經12 個月的運用,效果明顯,現將方法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本科室共20 名護士,年齡20~46 歲,平均27歲。其中副主任護師2 名,主管護師6 名,護師及護士共12 名。
1.2 方法
1.2.1 績效考核表設計 表格分例2 項,工作數量、工作質量,以縱向排列。工作數量包括收患者(含危重患者)、輸液、輸血、下胃管、口腔護理、吸痰、更換引流裝置、導尿、灌腸、會陰擦洗、膀胱沖洗、各種注射、留置針穿刺、靜脈采血、管道維護、微波治療、中藥熏洗、排石治療、創面涂藥、送標本、拆床單元、病史采集、配合手術、測中心靜脈壓、吸氧、備皮、測手指血糖、霧化吸入、加班、投稿、發表論文、雙新、出院結算、接手術患者共計35 個子條目。工作質量包括責任心強,對患者熱情、主動、溝通到位;滿意度測評受表揚;及時發現護理差錯并防止發生;工作場所整潔、有序;專科護理符合要求;獨立完成工作能力強;消毒隔離遵循度;護理病歷書寫規范度;醫囑處理正確;病情觀察、健康宣教;交接班落實情況;查對制度落實情況;操作及理論考核合格;完成院科內教學時數;參與臨床帶教;參與病區管理;記帳查漏補缺;協調投訴糾紛;競賽;顧全大局,服從工作安排,臨時工作完成好,守章守紀;計22 個子條目,日期以橫向排列,以“月”為單位,31 d 為準,以“日”為基礎。表格下方為備注,說明填寫要求。
1.2.2 實施方法 (1)每日工作量自行記錄,數據必須真實、準確。(2)工作數量每日畫“正”字,月底累加;工作質量以分值表示,分別賦以4 個類別,即優秀“4”,良好“3”,一般“2”,差“1”,收患者是以連、中、夜班,3 個班次才記入工作量中。每日自行評價當日工作質量,每月取平均值。(3)核算員將每人每月績效匯總后錄入電腦中作為電子文檔保存,形成科室數據月匯總,年底形成科室數據年匯總。同時該表人人可瀏覽自己的績效,查看數據的變化,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年終總結時作為年度評先、晉級依據。
1.2.3 計算方法 以護士個體臨床護理工作數量和護理服務質量為主導的護士綜合績效考核方案,其中衡量指標為職稱系數,變量指標包括護理工作數量和工作質量[1]。結合我科實際情況,運用頭腦風暴法按照所承擔工作量、工作風險、技術難易程度,以及護士完成工作的質量、患者滿意度等設置權重系數,結合護士長評價、護士間評價、醫師評價等進行考核,將日常工作條目分別列出,并且討論出合適的賦值值數。數量值每條目0.1 分,質量值每月取平均值。(1)總數中60%為系數,40%為績效。(2)日績效=數量值+質量值。(3)月績效=(日績效分值總和)×系數+夜班+加獎-扣獎。
1.3 評價方法 比較運用護士績效考核表前(2012年1~12月)、后(2013年1~2月)的病區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及護士自身滿意度。(1)護理質量。由院護理部、普外科專科組織的護理質控人員,根據醫院制定的統一護理質量檢查標準,每月檢查1 次,共12 次,主要統計Ⅰ級護理、基礎護理、專科護理質量,滿分100 分。(2)患者滿意度。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調查表調查,在患者出院時由護士長發放,績效考核表實施前后各發放442 份,回收442 份,有效率100%,患者根據自身感受進行客觀、真實評分,滿分為100 分,評分≥95 分為滿意。(3)護士自身滿意度。采用病區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護士自身滿意度分為滿意、不滿意2 個維度。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PEMS 3.2 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配對χ2c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實施績效考核表前后護理質量評分比較(表1)
表1 實施績效考核表前后護理質量評分比較(分,±s)

表1 實施績效考核表前后護理質量評分比較(分,±s)
注:1)為t′值,2)為t 值
時間 人數 Ⅰ級護理 基礎護理 專科護理質量實施前20 93.45 ±3.43 94.32 ±1.43 94.18 ±2.41實施后 20 99.07 ±0.63 98.64 ±1.36 97.72 ±1.97統計量 7.2071) 9.7902) 5.0861)P 值<0.05 <0.001 0.001
2.2 實施績效考核表前后患者滿意度比較(表2)

表2 實施績效考核表前后患者滿意度比較(例)
2.3 實施績效考核表前后護士自身滿意度比較(表3)

表3 實施績效考核表前后護士自身滿意度比較(人次)
隨著醫療機制改革,患者對護理工作需求日益增多,然而,由于護理工作的專業性和特殊性,超負荷的工作量,人際關系沖突及內心期望與實際差距所造成的職業壓力,護士對護理工作滿意度低,辭職率不斷上升,致使護理人員職業認同感低[2]。只有能夠調動護士積極性的考核才是好的績效考核模式。崗位績效工資的實行,注重了臨床實踐,使收入分配與崗位職責和臨床工作業績掛鉤,避免了脫節,體現出多勞多得,進行系統考核[3],考核成績與當月獎金掛鉤并作為評優、評先的依據,這種分配模式能夠對護士合理引導,極大地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本研究表明,實施績效考核表后護士自身滿意度顯著提高。
績效考核結果在科室內公開,保證其客觀、真實,為管理者適時、方便、快捷地獲取護理績效的準確信息,客觀評價、動態比較各人員工作績效,有效發揮管理職能。護士績效評價是從環節上進行強化[4],是提高護士長管理水平,樹立良好醫院形象和打造優質護理品牌的一種有效管理方法。表1,表2可見,實施績效考核表后護理工作質量有明顯提高,患者滿意度明顯提高。
該方法簡單、實用,貼近臨床實際,較為客觀、合理、可行。只有建立長效可行的績效考核機制,才能激發護士工作的積極性,深入持久地推動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
護士作為一個高壓力、高風險的職業群體,是職業緊張的易感人群,持續高水平壓力易使機體內適應和調節壓力的能力及精力耗盡,造成機體平衡失調,導致身心疾病。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醫療制度改革的深化,患者對護理服務需求呈現出多元化[5],如何對護理工作進行科學評價與激勵,從而提升護理質量,是護理管理者急需解決的問題。
[1]王 波,白 潔,趙慶蘭.消毒供應中心績效分配考核體系的建立與應用[J].護理學雜志(綜合版),2012,27(9):59 -60.
[2]劉繼終,陳長蓉.公立醫院護士績效薪酬滿意度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護理研究,2012,26(3C):790 -791.
[3]陳顯春,楊 英,王澤惠.優質護理服務中護士績效考核實用方法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6):23.
[4]何 璨.護士績效評價在護士長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2):42 -43.
[5]王 冰,曾等娣,盛傳玲,等.護理人員績效考核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7):64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