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是發揮我國巨大人力優勢,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戰略之舉。職業教育的核心在于技能,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筆者認為,學生業務技能素質的養成,應從人才培養模式、師資隊伍建設和創新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入手。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038-02
在首屆“職業教育活動周”全國啟動儀式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是發揮我國巨大人力優勢,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戰略之舉。要在全社會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良好氛圍。那么,現代職業教育如何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人才培養模式、師資隊伍建設和創新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入手。
一、按照現代職業教育的要求加快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職業教育的核心在于技能。業務技能素質是指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為基礎,使學生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專業理論、專業技能及專業資格認證等??梢?,學校教育是學生提高一技之長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業務技能素質的主渠道。因此,職業院校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按照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確定人才培養的規格層次、專業體系、培養方式和質量標準,針對企業需求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的對接,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增強對企業的服務和支持能力。
在課程體系建設中,學校應按照科技發展水平和職業資格標準設計課程結構和內容,邀請企業參與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通過用人單位直接參與課程設計、評價和國際先進課程的引進,提高職業教育對技術進步的反應速度。課程體系設置的好壞是人才培養方案的關鍵,關系著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課程體系的建立應注重靈活實用,積極探索彈性學制的培養方式,形成體系開放、機制靈活、渠道互通、選擇多樣的課程體系,促進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校應根據市場和社會需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按照真實環境真學真做掌握真本領的要求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操作技能的養成,注重學生解決問題和自主學習、創新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教學活動更應注重實踐性。在教學內容上,按照企業真實的技術和裝備水平設計理論、技術和實訓課程;推動教學流程改革,依據生產服務的真實業務流程設計教學空間和課程模塊。在教學方法上,通過真實案例、真實項目,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從而不斷強化學生業務技能的養成。
在實習實訓過程中,將“教學做一體化”、“理實一體”、“任務引領、項目驅動”等觀念貫穿于課程改革過程中,使課程改革與開發融入更多的職業要素。職業院校學生提升業務技能素質,由一個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最快的途徑就是加強實踐操作能力,做到多學多練,熟能生巧。實習實訓是課程教學體系非常重要的環節,真正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學校要加大實習實訓設施設備的投入,合理安排學生實習實訓學時,保證學生能夠多做多練。如: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通過“校中廠”,把企業引入校園、產品引入實訓、工程師引入課堂;通過“廠中校”,讓教師進入車間、學生進入工段、教學進入現場。學院按照企業生產要求和實訓教學需要,營造出“真環境、真設備、真產品”的實訓環境。實現了“實習場所像車間一樣,實訓教師像工程師一樣,實訓作品像產品一樣”,學生業務技能素質得到大大提高。
二、按照現代職業教育的要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的學生,需要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雙師型”職教師資隊伍,教師既要具備良好的理論素養,又要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既是教師,又是工程師(技師、會計師……)。目前,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比例較低、高技能教師和專業建設帶頭人匱乏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師資隊伍存在專業知識老化,缺乏實踐經驗,不能將先進技術及時準確地傳授給學生的狀況,這些都與現代職業教育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是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師資培訓體系。加大教師培養培訓力度,建立職業院校教師輪訓制度,探索職業教育師資定向培養制度和“學歷教育+企業實訓”的培養辦法,實行新任教師先實踐、后上崗和教師定期實踐制度等,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的配置和素質結構,提升教師實踐教學水平。
二是建立完善職業教育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鼓勵專業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積極組織教師參與企業相關的生產、技術開發、技術服務等活動,通過采用頂崗、助崗、輪崗、協崗等形式到企業接受培訓、學習、鍛煉,使專業課教師在企業學習書本上沒有的技術、操作技巧和實踐經驗,不斷更新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他們實踐的能力。
三是完善職業院校教師補充機制。聘任(聘用)具有實踐經驗的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到職業院校擔任專業課教師或實習指導教師,使職業院校有一定比例專業教師來自企業。讓更多“能工巧匠”走進學校,讓更多行業企業優秀人才到職業教育教學一線,努力改善和優化職業院校教師隊伍結構。
三、按照現代職業教育的要求強化學生業務技能素質培養
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僅占就業人員的19%,高技能人才的數量不足5%,所以迫切需要現代職業教育創造人才紅利,培養數以億計的一線技術技能人才,讓享譽全球的“中國制造”升級為“優質制造”。
1.積極推進現代學徒制。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是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切入點,
(上接第37頁)
史》等,每天有意識的增加一點閱讀量,充實自己的知識庫。教師在生活中要多搜集一些素材,運用到課堂上,理論聯系實際,知識更加生活化,通俗易懂,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2.事備而后動。孫臏指出:事備而后動,主張必須有充分的準備才能用兵作戰。教師教書也是這樣,進課堂前,要充分備好課。有些教師因為這樣那樣的事情,縮減備課時間,上課前只是從別的教師那邊拿來課件。在教師不熟悉課件的情況下,用課件教書,會讓學生跳躍的理解,不符合認知規律,聽的云里霧里,不能很好的達到教學效果。教師要備一節課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不斷的磨課,不斷的修改。而一節普通的常態課備課時間,可能不足十分之一。
教師要尊重課堂,尊重學生,做個有備而來的老師,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這樣才能在備資源時,更有效的利用資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學的輕松,學的快樂,學的有味道,在緊張的學習中,真正做到輕負高質。
優化課堂教學是不斷探索的過程,緊密結合學生實際,樹立“以學定教”理念,每堂課增加一點點亮點,積少成多,讓學生不僅愛歷史,也愛歷史與社會課,在課堂中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快樂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