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框架剪力墻結構在高層建筑施工中得以廣泛的應用,這對提高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也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本文對框架剪力墻結構受力及變形的特點、框架剪力墻主要施工技術及高層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質量控制進行了探討。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141-02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為了有效節約城市有限的土地,高層建筑開始在建筑項目中不斷的增多,而在高層建筑施工中,框架剪力墻結構在高層建筑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所以針對其施工技術進行具體的分析和闡述,從而打造出優質、高效的建筑工程。
一、框架剪力墻結構概述
框架結構屬于一種承重體系結構,它主要由柱子和梁子一同鏈接組成,簡單來說就是由柱子和梁子共同組成的一種能夠抵抗各種荷載力的框架。框架結構的布置非常自由,工作效率比較好,工程質量也比較高,特別適合使用在大規模的一些工業施工建筑中。剪力墻結構具有抵抗各種各樣的荷載內力的功能,能夠很好地對水平控制結構進行控制,因此它使用的梁柱材料是剛性比較好的鋼筋混凝土墻板。這種結構既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是在室內空間的時候,會比梁柱的結構更加寬大,缺點則是這種剪力墻一旦建起來了之后就沒有辦法拆除,想要破壞也比較困難,用戶的自主改造力度不夠高。
二、框架剪力墻結構受力及變形的特點
(一)受力特點。
框架結構有著比較獨特的受力特點: 首先將荷載傳輸給樓板,接著再一層一層地往次梁、柱子、主梁、基礎以及地基等地方傳輸。這種結構的受力體系主要是由柱子和梁子共同組成的,用它來承受豎向的荷載是最明智的選擇,但是用來承受水平荷載卻無法取得這樣好的效果。在框架剪力墻結構中,剪力墻和框架是一同受力的,其中水平荷載主要由剪力墻承受,而豎向荷載則由框架承受。因此,使用框架結構的樓層剪力,能夠更大地提高施工效率。
(二)變形特點。
在水平荷載的影響下,框架結構主要使用的側向變形曲線是剪切型曲線,而剪力墻的側向變形曲線主要是彎曲型的曲線。如果樓板的水平面剛度比較大的時候,能夠將兩種結構連接在一起,就能夠形成一種特有的反S 型彎剪變形曲線。
(三)框架剪力墻結構剛度特征。
框架剪力墻的剛度并不是無限大的,當其受力較多時,其剛度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這與基底彎矩所占比例有直接的關系,一旦框架剛度處于最小值時,其基底彎矩則會占到百分之八十上下,因此需要設置相應的抗震等級,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減震和抗震。
(四)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抗震特征。
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抗震性能則需要通過剪力墻剛度和框架剛度之間的比例關系來確定,具體還要參照相關的抗震及施工設計規范來進行。
二、框架剪力墻主要施工技術
(一)放線測量技術。
放線測量可以使用激光經緯儀或全站儀等測量儀器。測量過程中要依據工程的施工設計圖紙,按照施工測量放線的相關實施要求,對建筑工程進行放線測量,在放線測量中要注意軸線控制網的建立,為了保證建筑工程放線測量結果準確,對測量結果要多次檢查,及時標注。
(二)鋼筋工程技術。
鋼筋是框架剪力墻常使用的材料,鋼筋工程技術主要是面向鋼筋的選取和布置。鋼筋的質量關系到建筑的質量,鋼筋的施工技術高低關系到施工的工期。鋼筋材料的使用必須要有鋼筋材料試驗報告,以保證其質量符合相關施工標準。鋼筋的搭接技術主要有綁扎搭接,電渣壓力焊焊接技術等。直徑不同的鋼筋需要不同的安裝技術,對于直徑小于12cm 的鋼筋,綁扎連接時為了減少對鋼筋的損害,要在其下面放上一定的墊塊。墻體用的鋼筋都比較細,所以上下層的鋼筋接長通常用綁扎的方法。在鋼筋澆筑時,鋼片容易晃動,可以把水平鋼筋焊在鋼筋搭接的范圍點上,保證其穩定性。
(三)混凝土工程技術。
混凝土工程技術是對混凝土的要求和使用技巧。混凝土是由砂石、水泥等組合而成的,在施工必須按照嚴格砂石,水泥,砂子的順序,根據規定的比例投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減少裂縫的產生。在混凝土澆筑的振搗過程中,振點應布置均勻,振搗要做到快插慢拔。振搗時間一般到混凝土表面出現汽泡即可。在施工中以選用低收縮且低水化熱的水泥,混凝土入模溫度應該在3O℃之下,而且應該分層散熱澆注,以避免由于溫度和濕度的變化導致混凝土裂縫。另外,可以考慮通過溫度鋼筋的作用減少剪力墻的收縮應力和溫度應力。
三、小高層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質量控制分析
(一)施工前的技術準備工作。
第一,要會審好每一種設計圖紙,圖紙是否規范,是否標準,都需要一一審定,接著再一同結合自身的工程建設經驗,對施工圖紙的結構進行詳細的核對,找出錯誤的地方,要將圖紙中經常存在的一些常見問題進行核對;結構的配筋是否合理,節點比較復雜的部位是否能夠順利地進行,振搗的要求厚度是否能夠滿足等,為日后的工作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梁柱節點的鋼筋綁扎工作。
站在梁柱節點的角度來看,如果有多于4 個方向的梁在此穿過,就很有可能導致一部分的梁面筋的保護層厚度出現無法負荷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相關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應該向上級負責人反映,并且重新對梁柱的承載力進行計算,根據梁面筋的實際情況開
(下轉第1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