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離不開實驗。實驗是探求未知的基本手段,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和嚴謹的科學態度。一堂高效的初中生物實驗課教學需要具備幾個關鍵環節:一是事前準備 是組織生物實驗教學的基礎工作;二是規范操作是有序開展生物實驗教學的前提;三是發揮小組合作優勢,實現學生的自我約束與管理,四是教師充分發揮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五是運用多媒體輔助生物實驗課教學;六是要始終保持實驗室整潔衛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178-01
生物學是一門自然科學,自然科學離不開實驗。實驗是探求未知的基本手段,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和嚴謹的科學態度。但上好一節實驗課卻非常不容易,要么整節課鬧哄哄,要么學生畏首畏尾,不敢動手。怎樣才能做到活而不亂呢?我通過大量的學習和實踐,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 、事前準備 是組織生物實驗教學的基礎工作
(一)制定詳盡的實驗教學方案。在做實驗之前,教師應將實驗目的、實驗器材、組織程序、實驗步驟詳盡列表,對不確定 對象要準備多個預案,對季節性強的實驗要做好時間差,并根據客觀條件對實驗內容進行調整 。如每逢暑假開學,那時花還很多,我就先讓同學學習教材后面的《花的結構》《開花結果》等內容 ,前面的內容放在后面學。
(二)實驗前為學生搭好臺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實驗前,讓學生掌握實驗原理、實驗目的、實驗步驟、主要程序、可能出現的現象等。 學生只有掌握了這些相關知識,才有可能在實驗中正確操作。例如在學習《用顯微鏡觀察人體細胞》時,先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在載波片上滴一滴生理鹽水而不是清水?為什么用消毒牙簽在口腔側壁上刮幾下?為什么要漱口?為什么要染色,怎樣染色等。這樣做能讓學生克服行為的無意識性和情緒化,把注意力集中在目標上。
二、規范操作是有序開展生物實驗教學的前提
(一)實驗步驟是規范學生動手操作的要領,只有理解掌握了才能成功。實驗操作以及操作 的規范性由教師進行演示或學生互動增強演示實驗的效果。如在練習使用顯微鏡時,就要特別強調其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領。如順時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慢向下,這時頭應向左側偏下,眼光與裝片在同一水平面上,眼要特別注意物鏡下降的位置,當物鏡靠近裝片時停止。這時用左眼從目鏡觀察,同時右眼也要睜開,用右手逆時針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慢慢上升,直到對準焦點,看清物像為止。再轉動細準焦螺旋,來回調節,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千萬不能違反操作規程,下降鏡筒時,一定要從旁注視物鏡,防止物鏡碰到蓋玻上,損壞玻片標本和物鏡。教師也可以用兩臺顯微鏡示范,一臺是已經對好光的,另一臺則是已找到標本清晰圖像的,讓學生觀察后做模仿。
師生共同演示《測量胸圍差》《模擬膈肌運動》《人體呼出氣體中含較多CO2》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正確的實驗方法是規范學生動手操作的前提。在實驗教學中,主要有三種實驗方法。
1.由面到點的方法。如在觀察《魚鰭在游泳時的作用 》時,先讓學生觀察魚的外形、體表結構。游動情況同時確定胸鰭、背鰭、尾鰭所在的位置。然后通過將各鰭剪掉,觀察游動時的變化。這樣比較,學生明顯的發現剪掉背鰭后魚失去平衡而側翻,剪掉胸鰭后魚只能朝前游而無法轉彎,剪掉尾鰭后魚游泳速度減慢。
2.由表及里的方法。如在觀察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結構中讓學生先觀看外部形態,在看內部結構。
3.由淺入深的方法。如在〈觀察根毛和根尖的結構〉中要先用肉眼觀察根,再觀察根毛,找到根尖,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接著用低倍鏡觀察根尖永久切片,分清根尖四個部分,最后用高倍鏡觀察。
三、發揮小組合作優勢,實現學生的自我約束與管理
合作學習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 一種常見形式,小組成員在進行實驗時,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相互依賴,又相互制約,所以編排實驗小組很重要。我根據學生自愿的原則組成小組,四人一組,并選定一人為組長,學生學會了自主管理,課堂會秩序井然。
四、教師充分發揮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主導,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因此教師在學生實驗時不斷巡視每組的實驗情況,要以一個平等者、參與者的姿態給學生以指導,教師對操作準確、紀律良好的學生及時表揚,可根據學生的表現、收獲、情感體驗等給以客觀、公正的評價。
五、運用多媒體輔助生物教學
運用多媒體輔助生物教學整體連貫、直觀清晰、節奏快、容量大和效率高。在培養學生實驗技能的時候,常常需要老師進行實際示范操作。學生在生物實驗教學,所能使用的器材有時是比較小的,教師即使在學生都能看見的地方進行示范演示,坐在后面的學生往往也不能看清楚。如過去我們教學“臨時裝片的制作和植物細胞的觀察”實驗時,在實驗前教師雖進行了示范和講解,后面的學生仍不能看清實驗過程和方法,實驗中教師還需要到各實驗小組分別示范或作具體指導。而現在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將這一實驗在實驗展示臺上操作并投影到大屏幕上,讓每個學生都能清楚的看到該實驗操作步驟、方法;或者將該實驗的過程拍攝下來,制作成教學軟件,實驗前在學生預習實驗內容的基礎上多用多媒體播放讓學生觀看,教學實踐證明:僅幾分鐘,就能使大部分學生掌握,這樣就大大縮短了訓練時間,而且實驗正確率大大提高。體現出了傳統實驗課無可比擬的長處,這樣基本改變了過去的雜、亂、差,并且也減輕了教師的負擔。
六、要始終保持實驗室整潔衛生
要養成整齊清潔的實驗習慣。實驗過程中不得亂丟紙屑、雜物。實驗結束后要清理實驗儀器,把儀器放回原位,清潔實驗桌(臺)凳。對于貴重儀器如顯微鏡要求學生做到,實驗完畢用軟布認真擦凈其各個部分,鏡頭(目鏡和物鏡)必須用擦鏡紙輕輕地擦,擦完后轉動轉換器將兩上物鏡置于兩則,再將鏡筒下降,目鏡、物鏡放入鏡頭里的規定位置,反光鏡鏡面要直立,以免落灰塵,罩上鏡罩,把顯微鏡放回箱內,固定螺絲要擰緊,鏡箱要鎖牢,最后由值日生做好整個實驗室的安全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