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飛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七研究所,沈陽110032)
一種抗單粒子翻轉的D觸發器
楊玉飛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七研究所,沈陽110032)
以互鎖存儲單元(DICE)結構為基礎,采用0.35μm CMOS工藝,設計了一種具有抗單粒子翻轉的帶置位端的D觸發器。通過將數據存放在不同節點以及電路的恢復機制,使單個存儲節點具有抗單粒子翻轉的能力。通過Spectre仿真,測試了觸發器的抗單粒子翻轉能力。在版圖設計中采用增大敏感節點距離和MOS管尺寸的方法進一步提高了D觸發器抗單粒子翻轉的能力。
集成電路設計;單粒子翻轉;雙互鎖存儲單元;D觸發器
數字電路芯片在輻射環境中,周圍的能量粒子會滲透到芯片內部,并發生電離輻射,在能量粒子的運動軌跡上產生一定數目的電子和空穴對。這些由于單個能量粒子電離輻射而產生的電子和空穴有可能在電場的作用下被電路的內部節點吸收,吸收了電子或者空穴的節點有可能改變原有電平。上述效應稱為單粒子翻轉效應。
隨著集成電路工藝技術的發展,晶體管特征尺寸越來越小,電路中表征電平的電量也隨之減小,導致數字集成電路越來越容易發生單粒子翻轉效應。在輻射環境中工作的集成電路,容易受到單粒子翻轉的威脅。1975年,美國通信衛星所用數字電路中的JK觸發器,由于重核粒子的作用被觸發,發生誤翻轉,這是第一次有記錄的單粒子翻轉現象。即便在不認為有輻射的環境中,也有發生單粒子翻轉的可能性。D觸發器是數字電路中使用最多的時序器件,所以本文設計了一種抗單粒子翻轉的帶置位端的D觸發器。
2.1 抗單粒子翻轉技術
D觸發器一般由兩個相同的鎖存器構成,所以對觸發器抗單粒子翻轉的設計就是對鎖存器的加固設計。目前國內外抗單粒子翻轉鎖存器的設計已經很成熟,常用的加固技術有:空間冗余技術、時間濾波技術、電荷補充技術、編碼技術和雙重互鎖存儲單元技術(Dual Interlocked Storage Cell,DICE)等[1]。相比與其它的加固方式,DICE在面積、速度和功耗方面比較有優勢,所以我們使用DICE技術來設計D觸發器。
2.2 DICE單元原理
DICE采用新穎的四節點冗余鎖存結構。其基本設計思想是采用冗余結構備份存儲的數據,當存儲單元中單個節點由于單粒子轟擊發生翻轉時,備份的數據能通過反饋及時恢復翻轉的數據。圖1所示為DICE單元原理,單元中有4個邏輯狀態分別存儲在4個節點中,其中每個節點的狀態都由相鄰的節點控制,而對角的節點并不相互聯系。節點Xi(i=0-3)通過晶體管Ni-1和Pi+1控制相鄰的兩個節點Xi-1和Xi+1(i為以4為模的1位整數)。

圖1 DICE原理圖
事實上,由于反相器中有一個MOS管并不起作用,因而圖1中反相器可用P型晶體管或N型晶體管替換,替換的原則是Pi都替換為PMOS,而Ni都替換為NMOS。它們形成兩個相對的反饋環:一個是順時針的P型晶體管環,即P0-P3;另一個是逆時針的N型晶體管環,即N3-N0。如果把節點X0-X3=0101作為邏輯狀態“0”,由晶體管N0-P1和N2-P3形成的橫向反相器環將導通,形成兩個鎖存器,且節點X0-X1和X2-X3上存儲了同樣的數據。此時,豎直方向上的反相器環N1-P2和N3-P0處于關閉狀態,隔離兩個橫向鎖存器。對于邏輯狀態位為“1”的情況,X0-X3=1010,豎直方向的反相器對N1-P2和N3-P0導通,起鎖存作用,同樣地,橫向晶體管對N0-P1和N2-P3關閉,隔離兩個豎直方向的鎖存器。
當一個負的翻轉脈沖出現在任意一個當前狀態為“1”的節點Xi(i=0-3)時,都會通過P型反饋晶體管Pi+1在節點Xi+1上產生一個正的脈沖擾動,但不會影響到存儲在節點Xi-1上與Xi+1相同的存儲狀態。因為負的翻轉脈沖不會通過反饋晶體管Ni-1(NMOS)傳遞,而傳遞到節點Xi+1的正脈沖擾動不會通過晶體管Pi+2進一步傳遞到節點Xi+2。因此,節點Xi-1和Xi+2被隔離,保持著它們的邏輯狀態不受影響。由此可見,單粒子對節點的轟擊僅僅是在節點Xi和Xi+1上引起暫時擾動。這種擾動在單粒子事件之后很快就會消除,因為其他兩個節點Xi-l和Xi+2的狀態將通過晶體管Pi和Ni+1的反饋作用強迫翻轉節點恢復到之前的狀態。對于正瞬態擾動脈沖,也可以做類似分析。
2.3 基于DICE結構的觸發器設計
基于DICE結構,采用0.35μmCMOS工藝,設計了帶置位端的抗單粒子翻轉的D觸發器,電路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帶置位端的DICE結構D觸發器電路
DICE單元抗SEU的基本原理在于其內部存在4個相互耦合的存儲節點。假如由于某種原因其中一個存儲節點發生了翻轉,其余存儲節點便會將此錯誤翻轉的數據糾正過來,使得電路輸出仍然保持正確。本文所設計的抗單粒子翻轉的D觸發器是針對4個存儲節點同時進行的,N1、N2和P1是為了滿足置位功能而設計的,它們受信號C和C1控制,其中C1表示置位信號C的相反值。節點n1和n2相同,n3和n4相同。當C為1,C1為0時,電路為一個正常工作的鎖存器單元,輸出端Q的存儲狀態受輸入端D和時鐘CK控制。數據D傳輸時,若節點n1信號發生單粒子翻轉,節點n3可以將錯誤數據糾正并反饋到n1;若節點n2信號發生單粒子翻轉,節點n4可以將錯誤數據糾正并反饋到n2,保持電路輸出結果正確。
目前,單粒子效應的電路級仿真一般采用經驗公式,其方法是以Messenger等人提出的描述單粒子入射瞬時電流脈沖的雙指數函數模型作為基礎[2]。該模型的表達式如下:

式中,α為電荷收集的時間常數,β為建立粒子軌跡的時間常數。根據表達式,并結合不同單粒子入射的經驗數據,可得到單粒子瞬時脈沖的波形,如圖3所示。通過改變電流峰值,可得到不同LET的單粒子脈沖。Gadlage的試驗表明,該模擬方法與測試數據能很好地吻合。
在電路仿真中,通過將雙指數函數電流源接入敏感節點,可以模擬單粒子入射造成的瞬態效應。敏感點處的電壓將被降到0V以下,或者推高至電源電壓以上,這是一種較壞情況的單粒子翻轉收集電荷模型[3]。觸發器在單個數據存儲節點加入脈沖電流源模擬單粒子入射(LET=100MeV×cm2/mg)的仿真波形如圖4所示。

圖3 Spectre仿真得到的單粒子瞬時脈沖波形

圖4 DICE觸發器一個節點受單粒子轟擊的響應
可以看到,某個敏感節點在受到單粒子轟擊后發生了翻轉,但干擾脈沖在經過大約1.1ns后即被冗余結構的反饋消除,原來的存儲狀態能及時恢復而不發生改變。可認為電路的單個節點具有抗SEU的能力。
在DICE結構中,如果相鄰的兩個節點同時發生翻轉,那么輸出也會發生翻轉,因此在版圖設計中,我們將相鄰的兩個敏感節點盡量遠離,把MOS管的尺寸設計的比較大,以增大敏感節點的寄生電容,從而實現電荷補充,達到進一步提高抗單粒子翻轉能力的作用。同時,在版圖中采用了其它技術增加了單元抗單粒子鎖定的能力。DICE結構的D觸發器版圖設計如圖5所示。

圖5 DICE結構的D觸發器版圖
設計基于DICE結構,采用0.35μm的CMOS工藝,設計了一個帶置位端的抗單粒子翻轉的D觸發器。理論分析及單粒子效應仿真表明,該觸發器具有單個節點抗單粒子翻轉的能力。并且在版圖設計中采用增大敏感節點距離和MOS管尺寸的方法進一步提高了D觸發器抗單粒子翻轉的能力。
[1] 陳盤訓.半導體器件和集成電路的輻射效應[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5:230-231.
[2] GADLAGE M J,SCHRIMPF R D,EATON P H,et al.Single event transient pulse widths in digitalmicrocircuits[J].IEEE Trans Nuel Sei,2004,51(6):3285-3290.
[3] 李玉紅,趙元富,岳素格,等.0.18μm工藝下單粒子加固鎖存器的設計與仿真[J].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07,24(12):66-69.
Study on A SEU-Hardened D Flip-Flop
Yang Yufei
(The 47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Shenyang 110032,China)
:Based on dual interlocked storage cell(DICE)architecture,0.35μm CMOS process is used to design a D flip-flop which is immune to single-EVENT upset with set control.Through recovery mechanism of the circuit single eventeffect,the single event upset(SEU)immunity is achieved by storing data on different nodes.SEU of the circuit is simulated by Spectre.In the layout design,the methodology such as increasing distance between sensitive nodes and size of MOS transistors,is used to further improve ability immune to single-EVENT upset.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SEU;DICE;D flip-flop
10.3969/j.issn.1002-2279.2015.01.004
TN402
A
1002-2279(2015)01-0010-03
楊玉飛(1982-),女,遼寧臺安人,碩士研究生,工程師,主研方向:集成電路設計。
201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