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創業的道路千萬條,找到能充分利用創業者身邊資源的那條最重要。“揚優成勢,變廢為寶”,是每個成熟創業者思考最多,也是成本最低的創業之道。在實際生活中,往往是同樣的項目、同樣的地點,不同的人卻創出了完全不同的天地。有人說:“沒有不賺錢的生意,只有不賺錢的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養鴨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但卻有人靠著養鴨實現了致富夢想,美滋滋地數著嘩嘩作響的鈔票;也有人卻在鴨子的凄厲叫聲中飽嘗創業的艱辛,苦澀澀地流著滑滑無聲的淚水。本期我們要向讀者介紹的是養鴨大戶周建兵的成功之道,我們的記者通過對周建兵的深入采訪,試圖向讀者烹出一道香氣四溢的養鴨致富大餐。歡迎關注。
被采訪者簡介:周建兵,江西省豐城市筱塘鄉安坪村黨支部書記, 1975年出生,從事養鴨長達16年之久,是筱塘鄉第一養鴨大戶,人稱“鴨司令”。他,熱情豪爽,出手大方。據鄉干部介紹,作為村里的能人和富人,只要周建兵知道了村里誰家有困難,他總會在第一時間前去慰問并慷慨解囊相助。周建兵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村民的稱贊和信任。
記者:您什么時候開始養鴨的,現在養殖規模多大?
周建兵:提起養鴨,我算得上與鴨子有點緣分。在我很小的時候,家里就養了鴨子,只不過那時養鴨不是為了賣錢,而是供自己家里過年過節時作為肉食的補充,當然也就談不上規模,一般僅養幾只,最多時養十幾只而已。到了1989年,我父親開始了小規模養鴨,這樣在與父親一起照顧鴨群的過程中,也讓我學到了不少的養鴨知識,對鴨子的生活習性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真正將養鴨作為一個創業項目來做是從1999年開始的,也是在我外出打工數年之后的事了。那時我承包了幾畝地,養了1000只蛋鴨,在當時來說,規模也算是不小的了。通過十幾年的發展,我現在有鴨棚38個,占地面積約22.5畝;池塘15個,面積約800畝。一年養蛋鴨5萬只,出欄公鴨50萬~60萬只;魚塘養魚,年出魚10余萬公斤。
記者:當時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讓您想到了養鴨呢?又是什么因素堅定了您的這個想法?
周建兵:我很小就跟隨老鄉南下深圳去打工,主要是當建筑裝修工。 有一次,我為一個農業專家的家里裝修,在聊天時專家建議我,如能利用好農村的田地,多包些山地和水田,回家鄉搞種植養殖可能比在城市打工更好。我聽了他的建議后,就開始思考回家鄉做什么好的問題。前面說過,我對養鴨有過接觸也算比較熟悉,感覺如果去養鴨的話心里比較有底。事情也真是這么湊巧,有句話:“機遇總是垂青于有準備的頭腦。”正在我考慮回去養鴨的事情時,又剛好在電視上看到有個農業節目播放某個村有許多農民靠養鴨子致富的新聞,這就更讓我萌生了養鴨創業的念頭。為了進一步了解鴨子的習性和養殖技術,我又去買了許多這方面的圖書和報刊。通過學習,我發現養鴨具有投資少、疾病少、利潤高的特點,算是一個不錯的養殖項目。這樣,我就堅定了去養鴨的想法。1999年是我人生路上難以忘記的年份,正是這年開始了我的養鴨創業之路。
記者:您認為養鴨難不難,成活率高嗎?
周建兵:養鴨其實不難。在養鴨過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幾方面:一是飼料。小鴨時期喂小鴨料,成鴨時期喂成鴨料。在選擇供料廠家時一定要謹慎,要從可靠的正規飼料廠家進料,不可輕易相信銷售人員的片面介紹。不管你選用哪家的飼料,一旦選定了廠家,除非發現有質量、信用等大問題,一般不宜中途隨意變更供料廠家。否則,鴨群會產生飼料應激,影響生長。二是技術。技術主要是聘請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鴨子一旦發病了就請他們上門指導,以便對癥下藥。技術人員的費用千萬不能省,有了專門的技術支持,可省卻養殖戶很多麻煩,也可避免造成大的損失。鴨子的成活率和產蛋率都是與飼料和技術密切相關的,只要飼料、技術、管理、衛生等方面過硬,一般鴨子的成活率可達到95%以上。三是冬季保暖措施要做好。目前我的養殖場主要是采用溫室大棚的方式來保溫,冬天適當使用增溫設備。
現代養殖業,要想賺錢,離不開“科學”二字。善于學習、發現別人的優勢,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是不斷完善自己的養殖技術和保障產品品質的關鍵。前不久,我去浙江(鴨子養得比較好的地方)參觀養鴨廠,就發現他們的鴨舍幾乎沒有異味,鴨舍被隔成了多個小間,每間鴨舍地上都鋪了條格狀木板,木板與木板之間距離約5厘米,木板上面再鋪網格狀塑料片,鴨舍里還安裝了噴淋設備。安裝噴淋設備一是為了給鴨子沖洗,二是為了沖洗鴨糞。夏天到了,打開噴淋設備往鴨子身上噴水,既降溫又消毒;沖洗下來的鴨糞往池塘里流,既提供了魚飼料,又打掃了鴨舍。我覺得這樣的方式很好,準備借鑒他們的做法。
記者:要把鴨子養好,要注意哪些問題?
周建兵:養鴨要有水、有塘,而且要活水,所以選址很關鍵。除了對水源的要求外,還要求鴨棚干凈、衛生,根據所養鴨子的品種選擇合適的飼料,注意按照免疫程序免疫。具體要求如下:一是要搞好鴨舍衛生。對鴨舍內外的運動場要經常打掃干凈,食槽、水槽要經常洗刷消毒,飼料一定要新鮮,切忌飼喂霉變飼料,飲水要清潔。鴨舍要加強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清新,防止氨氣對鴨的刺激。墊草要勤換,確保干凈、干燥。鴨子愛好清潔,羽毛弄臟后,就應立即將鴨群趕入水中清洗,否則鴨群容易因羽毛污損而感染發病,甚至停止產蛋。二是要定期消毒。每周可用20%的新鮮石灰乳、2%的氫氧化鈉或3%的復合酚(消毒靈)對鴨舍運動場進行消毒,飼槽及用具可用百毒殺等消毒。對飼喂的青飼料和飲水可采用0.02%高錳酸鉀溶液進行處理。三是要定時、定量、科學喂養。在投喂上,堅持做到“三定”“一不”“一保證”,即定時、定量、定質投喂,不喂霉變料、隔夜料,保證供給充足的清潔飲水,以確保鴨群有良好的食欲。四是按免疫程序對鴨群進行免疫。預防鴨瘟可用鴨瘟弱毒疫苗,雛鴨20日齡后接種,每只腿肌注射0.5毫升;成鴨每次每只胸肌注射1毫升。
記者:目前,您養的鴨子和鴨蛋都主要銷往哪些地方?
周建兵:現在來說,我養的公鴨主要供應一個做鴨子熟食品的大企業,也等于是他們的原料供應基地,與他們也簽訂了長期的供銷合同,鴨苗由這個企業提供,我養出來的鴨子由他們回收。一年可以出欄5~6批成鴨。鴨蛋主要有三條渠道銷售:一是賣給月餅制作企業制作月餅。二是賣給加工企業加工成咸蛋和松花蛋,這都是人們喜歡吃的食品。三是供應鮮蛋市場。中醫認為,鴨蛋味甘、性涼,有大補虛勞、滋陰養血的功效,除對水腫脹滿、陰虛失眠等癥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外,外用還可以治療瘡毒。目前,鴨蛋的銷路很廣,銷售地點也沒有固定,哪里價錢好就賣到哪里,主要是銷往廣東、湖北、浙江、上海、北京、江蘇等需求量比較大的幾個省、市。
記者:大多養鴨者好像是單純養鴨不養魚,您是鴨魚共養。請問:鴨魚共養模式有哪些優點?
周建兵:池塘水面養鴨、水體養魚,鴨魚共養有許多好處:第一,可以充分發揮池塘的綜合效益,實現“一水兩用”。第二,可以降低養殖成本,發揮“一料雙效”的作用。喂鴨的飼料,除了一部分養分供鴨子生長外,還有大量未被鴨子吸收利用的營養成分以鴨糞的形式排入水體,這些鴨糞就成了鳙魚(花鰱)的上等餌料和水中浮游生物的營養源,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又間接為鳙魚提供了餌料。第三,魚塘養鴨可以為水體免費增氧。魚類的生長,需要足夠的氧氣。鴨子在水面不停地游動、嬉戲,有利于提高魚塘中下層水體的溶氧量。因此,養鴨的池塘不需要安裝增氧設施就是這個道理。第四,有利于減少魚類的寄生蟲病。鴨是雜食性水禽,能及時攝食漂浮在魚塘中的病死魚、小雜魚和魚體病灶脫落物,從而減少了水中病源的擴散蔓延;鴨還能吞食很多水中害蟲和因清塘不徹底而生長的青苔、藻類,起到改善水體環境的作用。另外,魚塘中有鴨群活動,有害水鳥也不敢隨意在水面捕食魚類。
記者:您一年的養殖收入有多少?
周建兵:我一年的養殖收入主要分兩塊:一塊是養鴨的收入,另一塊是養魚的收入。15個魚塘專養鳙魚,年產鳙魚10余萬公斤,收入在100萬~110萬元。因為魚基本不用人工喂料,所以養殖成本很低,只需要魚苗的投入。一只公鴨從出殼到上市,成本(購苗費、人工費、飼料費)約為18元。一只母鴨從出殼到完成一個產蛋周期,成本約為105元。一只母鴨一個產蛋周期,一般可產鴨蛋310個(約21公斤),以每公斤鴨蛋8元計算,可賣到170元錢。另外,淘汰一只母鴨還可以賣到20元左右。如此算下來,我一年養鴨的純收入有500萬~600萬元。
記者:您認為創業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對于那些想創業的朋友,您有什么建議?
周建兵:創業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和堅持的毅力,信心也是可以通過很多渠道來增強的,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學習,尤其是對自己所從事行業的認知與科學知識的學習。現在是科技水平飛速發展的時代,不學習就會落后。對于想通過養鴨致富的朋友,我建議他們要積極參加培訓,要相信科學,掌握好技術是確保養鴨成功的基礎。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查閱相關網站、各類報紙書刊,主動聘請畜牧專家作為技術指導,堅持在干中學、在學中干,積極摸索和積累養鴨經驗。只有對自己從事的行業有充分了解,對技術有充分把握,信心才會自然而然地增強,堅持的底氣也才能越來越充足。
(本刊記者 黃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