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忠芳
摘 要:該文主要分析了安徽省實施歐洲投資銀行貸款林業發展項目的可行性,確定了項目布局和范圍,計劃5a時間完成新造林23 558hm2,森林質量提升33 518hm2,總投資79 544.69萬元人民幣。項目實施對于改善安徽生態環境,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將提供示范和樣板作用。同時提出了項目實施的環保對策。
關鍵詞:安徽省;歐洲投資銀行;林業項目;可行性;環保措施
中圖分類號 F326.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14-135-02
Fea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of Anhui Forestry Development Project of the European Investment Bank Loan
Tao Zhongfang
(Forestry Surve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Anhui Province,Hefei 230001,china)
Abstract:The feasibility of Anhui forestry development project of the European investment bank loan was analyzed to make sure the layout and scope of project.The project will plan to complete forestation 23 558hm2,improve forest quality 33 518hm2,the gross investment is 795 446 900 Yuan .The project will provide demonstrations and role model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forestry development.At the same time proposed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Key words:Anhui Province;European investment bank;Forestry project;Feasibility;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1 歐洲投資銀行貸款項目概況
歐洲投資銀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簡稱EIB)成立于1958年,總部位于盧森堡,是歐盟成員國家根據“歐盟羅馬條約”成立的區域性國際金融組織,旨在通過成員國家認繳股本金和在國際金融市場融資進行中長期投資,助推歐盟目標。其最高權力機構“董事會”由歐盟12個成員國財政部長組成,負責制訂總體政策;常設、非駐留的決策機構“理事會”的成員由董事會任命,負責貸款、擔保、借貸的決策;常設執行機構“管理委員會”由理事會提議,董事會任命,負責日常業務[1]。
2009年至今,我國共實施和準備實施8個歐洲投資銀行(以下簡稱:歐投)貸款項目,以及若干已明確投資和項目省的新項目,項目在我國14個省(市、區)開展;累計總投資72.27億元人民幣,其中歐投貸款4.5億歐元,各級配套資金34.65億元人民幣;項目預計新增造林面積12.78萬hm2[2]。
根據2012年2月13日中國政府與歐洲投資銀行在京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歐洲投資銀行中國林業專項框架貸款協議》,財政部“財際〔2012〕40號”《財政部關于利用歐洲投資銀行中國林業專項框架貸款有關事項的通知》精神和安徽省發改委“皖發改外資〔2012〕134號”《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利用歐洲投資銀行林業專項框架貸款規劃的通知》,安徽省林業廳決定申報歐洲投資銀行貸款安徽省林業發展項目。
2 項目實施的可行性分析
2.1 項目基礎條件良好 項目區域主要位于安徽省南部、西南部以及長江流域部分地區,自然地理環境優越,地形地貌復雜多樣,以山地、丘陵和崗地為主,東北部主要為長江支流的沖積平原和崗地,西南部主要為長江沖積平原和湖泊濕地,其余部分主要為山地、丘陵和崗地,間有斷陷盆地分布。項目區域流經的河流有長江干流和屬于長江水系的青弋江、水陽江、皖河、秋浦河,淮河水系的淠河,新安江水系的練江、橫江。項目區域處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林業用地土壤主要為黃棕壤、黃壤、紅壤、石灰土、紫色土等。項目區域農村勞動力465.808萬人,交通便利,勞動力充足。項目區林地面積占項目區土地總面積的57.0%,林地面積占主要比重,林地資源優勢明顯,其中宜林地面積46 962hm2,項目規劃建設新造林23 558hm2,具有充足的宜林地資源。而且林業經營管理機構健全,形成了從造林、撫育、防火、病蟲害防治等一整套的營(造)林管理體系,足以勝任項目的實施和管理等工作;項目區及其附近區域有各類苗圃445家,其中國有苗圃108家,年生產苗木能力達19 000萬株,可以滿足項目建設對苗木的需求量。
2.2 經濟效益顯著,風險可控 經測算,項目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11.09%,靜態回收期15.2a,說明項目的直接經濟效益是相當顯著的,同時投資回收期較短,經濟上是可行的。項目在成本變動10%時候內部收益率大于8%,產量或價格變動10%時候內部收益率亦大于8%,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產量或價格變動20%時,收益率略低于基本收益率8%,但是本次經濟林樹種選用的香榧、油茶、山核桃等均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價格上升空間很大。
2.3 社會、生態效益明顯 項目實施后,一是可以使項目區的土地利用結構得到合理調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可為922.9萬人口地區社會勞力提供就業機會,為308萬農戶增加經濟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創造了條件;三是可為當地增加森林立木資源、竹材資源及綠色果品食品(竹筍)資源,給地方林產工業發展提供原料保障,為社會商品市場提供物資產品;四是項目產品可為當地社會經濟增加76億元以上的銷售收入,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此外,項目實施在科技培訓與推廣過程中,可使林業科技在項目區得到普及。
2.4 布局合理 根據項目市縣選擇原則、建設目標和各市縣申報項目的情況等,確定金安區、裕安區、金寨縣、舒城縣、岳西縣、懷寧縣、南譙區、東至縣、青陽縣、績溪縣、寧國市、旌德縣、廣德縣、銅陵市、徽州區和蕭縣16個縣(市、區),166個鄉(鎮、場),657個村列入項目范圍。
2.5 建設內容及規模因地制宜
2.5.1 人工造林 通過對無林地、疏林地、灌叢地和其它適宜于發展林業的土地進行人工造林,發展和培育多功能人工林。對于立地質量好的造林地,營造用材林,總面積14 573hm2,主要的樹種為杉木、馬尾松、黃山松、楓香、鵝掌楸、光皮樺、麻櫟、木荷、南酸棗、泡桐、青檀、楊樹、濕地松、銀杏、毛竹、雷竹等。對于立地質量好、不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造林地,營造經濟林,總面積8 985hm2,主要的樹種為油茶、香榧、山核桃等。
2.5.2 現有林質量提升 用材林提升對象一般為立地條件優越,種苗來源清楚,幼齡林或中幼齡林,通過相應技術措施可提升其質量的用材林分,總面積26 667hm2;經濟林提升對象一般為由于缺乏資金或管理技術落后等原因造成產量低的經濟林分,總面積6 851hm2。
2.6 資金籌措、轉貸、還款等均有保障 貸款由財政部負責向歐投借入并轉貸給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財政廳作為安徽省人民政府的債權債務代表人,具體辦理轉貸手續,將貸款轉貸到項目市縣人民政府,縣人民政府轉貸給項目債務人。安徽省財政廳負責以歐元現匯向財政部還本付息,貸款的最終償還責任由債務人承擔,項目實行“誰借誰還”,政府轉貸的形式,建設期內的利息進入建設期投資。項目市縣區按照歐投項目要求提供項目配套資金和還本付息,項目建設資金是由歐投行貸款和國內配套資金組成,項目建設總投資為79 544.69萬元人民幣。其中:申請歐洲投資銀行貸款占總投資的50%;國內配套占50%(省市縣政府配套20%,項目單位自籌30%)。本項目貸款期為25a,寬限期為5a(寬限期內只付利息不還本),按綜合年利率3.5%進行估算,只要能嚴格按項目有關規定進行實施和管理,不僅能還本付息,而且有相當可觀的盈利。
3 環境資源保護措施
本項目的實施,有利于充分發揮森林的多種功能和效益,特別是將明顯增加項目區森林面積,增加森林蓄積量,改善森林結構,提高森林質量,改良區域生態環境,發揮森林的碳匯效益。但如果設計和施工措施不當,也會給生態環境帶來負面影響,因此,要考慮用造林、營林措施預防森林病蟲害的發生,及時做好病蟲鼠害的預測預報工作。
3.1 設計階段 造林地既不能選擇郁閉度大于0.2的現有林或35°以上的坡地,也不能選擇能發揮當地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和避難所作用的灌木叢和次生疏林地群落;造林樹種優先選擇鄉土樹種,多樹種多品種搭配布局,控制單一樹種或品種連片栽植的規模;補植樹種充分考慮樹種的多樣性和適應性,補植后的林分和原有林分要形成多樹種結構的混交林。
3.2 施工階段 林地清理時,嚴禁煉山,保留好原生植被,溪流兩側要區劃一定范圍的保護區;整地時,視造林地的坡度大小決定整地方式,15°以上坡地營建經濟林采用梯級整地;撫育管理時,要做好林木管護及田間管理工作,及時澆水、除草、除萌、松土、補植,對經濟林及時進行合理施肥、整形修剪、疏花疏果。
3.3 運營階段 抗病蟲品種,使用世衛組織規定的3類以上的殺蟲劑,采用科學合理的配方施肥,對林農或工人進行農藥和化肥安全使用培訓;采伐和集材時,禁止皆伐,竹林采伐時,應采用擇伐的方法,保持合理的立竹數和林齡結構,盡量采用原木集材,少用原條集材。
參考文獻
[1]王宏.歐洲投資銀行林業項目評估政策及在中國的應用[J].世界林業研究,2010(4):5.2]宋磊.林業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三十年[J].林業經濟,2014(8):14.
[3]周景玉.歐洲投資銀行貸款建平縣生態造林示范項目實施的可行性及環境保護對策[J].防護林科技,2014(3).
[4]萬杰,宮麗彥.林業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建設回顧與思考[J].林業經濟,2011(5).
[5]吉鵬飛.歐投行貸款林業項目的前期工作研究[J].綠色科技,2012(8).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