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平
摘 要:該文介紹了安丘市構建和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標準化體系,建立健全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組織領導、控制管理、質量標準、檢測監控、科技服務、查詢追溯、多元化市場和誠信管理等“八個標準化體系”,全面推行“一個標準,兩個市場”,有效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做法、經驗及成效。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體系;工作推進機制;安丘市
中圖分類號 F326.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14-07-02
安丘市位于山東半島中部,市域總面積1 760km2,耕地面積8.7萬hm2,總人口95萬。安丘農業資源豐富,外向型發展優勢突出,是一個農產品出口強市。近年來,安丘市以發展“安全優質生態高效”現代農業為目標,積極構建和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體系,全面推行“一個標準,兩個市場”,努力打造農產品特色品牌,帶動產業提升,成為首批國家級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國家級農業綜合標準化優秀示范市”,并通過了中韓共建國際食品安全示范區驗收。工作中建立了組織領導、控制管理、質量標準、檢測監控、科技服務、查詢追溯、多元化市場和誠信管理等“八個標準化體系”,有效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
1 健全組織領導標準體系,實現管理無盲區
整合政府和社會資源,建立了政府主導、科學指導、部門聯動、龍頭帶動、全民行動的“兩導三動”標準化工作推進機制。市里成立了由市長掛帥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副縣級規格的管理辦公室,各鎮街區設立監管站,各村、社區設立監管員和動物防疫員。市政府與鎮街區、鎮街區與村、村級監管員與種養業戶全部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書或承諾書,以“軍令狀”的形式明確各級責任,形成了層層監管、上下聯動、左右配合的參標準化工作格局,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橫到邊、縱到底、無盲區。
2 健全控制管理標準體系,實現投入無違禁
抓住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牛鼻子”,對農業化學投入品實行全過程、全封閉標準化管理。一是實行告知備案。對所有進入安丘市經營的農獸藥生產企業和產品嚴格落實告知備案和市場準入制度。二是推行連鎖直營。全市農獸藥批發企業和鎮村連鎖直營店全部實行封閉式管理,落實實名購買制度,確保農獸藥來源可確認、去向可查詢、質量可追溯。三是堅持聯合執法。從農業、畜牧、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抽調人員,成立聯合執法檢查隊伍,不間斷地對全市農資市場進行檢查整治,始終對農資違法行為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四是建立有獎舉報制度。鼓勵群眾舉報經營使用禁限用農獸藥行為,對舉報屬實的,一次性獎勵舉報人2 000~10 000元。
3 健全質量標準體系,實現生產標準無空白
成立了農業綜合標準化研究所,按照“有標貫標、無標建標、缺標補標”的原則,積極做好農業生產標準的制定完善工作。參與起草的《初級農產品安全區域化管理體系要求》國家標準已在全國施行。同時,制定了安丘大姜、安丘大蔥、安丘肉雞等6大類標準綜合體,農業操作規程33個,生產技術標準200多個。建設了集檢測監控、農技服務、告知備案、聯合執法等職能于一體的農業綜合標準化管理中心,大力推進標準化種植養殖園區建設,引導企業積極開展ISO、HACCP、GAP、GMP等質量安全認證,嚴格遵守生產技術標準,推行農業生產標準化管理,在種植養殖、收獲貯存、生產加工、包裝運輸、物流配送等環節全面普及農業綜合標準化。
4 健全檢測監控標準體系,實現檢驗監測無死角
整合政府、企業和社會檢測資源,建立以市級農產品質量檢測機構為中心,出口龍頭企業和鎮街檢測資源為主體,農業、畜牧、市場監管等部門檢測機構共同參與、分工協作、覆蓋廣泛的檢驗檢測網絡。制定出臺了《安丘市食用農產品抽檢辦法》,確定了市直有關部門和各鎮街區所負責的抽檢監管區域,年初下達抽檢監測計劃。市農業局、畜牧局、市場監管局抽調抽檢人員,組成了市級抽檢隊伍;各鎮街區抽調專業檢測人員,組成鎮級抽檢隊伍,同時,全部建成2處以上種植類食用農產品固定檢測點,配備1~2臺流動檢測車,用于流動快速檢測;市畜牧局在基層獸醫站建設畜禽產品檢測室。對抽檢發現的問題類食用農產品,分別送交相關職能局立案,徹查違禁農化品源頭,依法追究違禁農化品經營者和使用者的責任。通過抽檢,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評估,對出現的問題,按照制定好的應急預案進行糾偏控制和處理。
5 健全科技標準服務體系,實現服務無縫隙
一是健全科技標準服務組織。建設成立了農業標準化管理中心,設置了農業遠程教育中心、網上視頻莊稼醫院、土地流轉中心、違禁農獸藥有獎舉報中心等標準化服務窗口,組建了“農業110”專家顧問組,開通了“12316”三農服務熱線,配備了“農業110”服務車,為農民提供便捷的農業技術服務。二是加大科技標準培訓力度。定期對部門業務骨干、鎮村干部和農村帶頭戶進行培訓,普及農業綜合標準化知識。三是推行農業標準化社會服務。大力培育多元化農業標準化社會服務組織,建立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托、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干、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覆蓋全程、綜合配套的農業標準化社會服務體系,采取“套餐式”、“菜單式”等模式,為農戶提供“耕種管收”全方位服務,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