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崔海濤 通訊員上官建社
治“酸”打擂 天脊土壤調理劑獨占鰲頭
□《中國農資》記者崔海濤 通訊員上官建社
重慶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舉辦土壤酸化改良技術培訓班
培訓班學員在觀摩施用土壤調理劑的示范田。
12月3日,一場激動人心的現場觀摩會在重慶市九龍坡區召開,來自重慶市各區(縣)土肥站的工作人員到現場觀摩。而在這場觀摩會中,天脊土壤調理劑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據了解,由于持續多年高強度的耕作,加上農戶大量施用化肥,造成了重慶地區土壤酸化,耕地質量嚴重下降。pH值5.5以下的耕地超過全市耕地總面積的30%。為了扭轉土壤酸化的趨勢,重慶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舉辦2015年土壤酸化改良技術培訓班,通過觀摩試驗區,推廣治理酸化土壤的經驗,天脊土壤調理劑由于治“酸”效果突出,得到了重慶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的高度肯定。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了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員教授王正銀作了《土壤酸化及其調控》的報告,他表示,全球土壤酸化形勢極為嚴峻,西歐、北美和我國西南部的土壤酸化都很嚴重。全世界約27%土壤為酸性土壤,而我國的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14個省區,面積203.5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21%。由此可見,治“酸”已經成為阻礙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作為土壤酸化的重災區,重慶市下了大力氣進行土壤酸化治理。據重慶市九龍坡區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彭文學介紹,從去年啟動土壤酸化改良工作以來,九龍坡區積極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土壤酸化改良等項目,采用一手抓土壤檢測,做到底數清;一手抓酸化治理,做到見成效。通過這些措施,目前該區土壤酸化現象得到了緩解,蔬菜水果產量及品質得以提升。
而在這場治“酸”戰中,天脊土壤調理劑表現卓越,不僅提升了土壤pH值,還實現了作物增產。據金鳳鎮凈慈村村民唐文軍介紹,在施用了天脊土壤調理劑后,蔬菜爛葉現象明顯減少,抗病蟲害能力增強。該村另一位農戶牟代平則告訴記者,在施用了天脊土壤調理劑后,每季每畝蔬菜可增產10%以上,約400公斤。按目前市價2元/斤計算,每季每畝地實現增收800元左右。
在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金鳳鎮的土壤酸化改良技術示范現場,參加此次培訓的學員可以看到,經過對土壤改良后,作物長勢明顯好轉。相關數據顯示,農作物產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眾多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的產品中,天脊土壤調理劑的效果最為突出,平均每畝地每施1公斤該土壤調理劑的增產率為0.2%,每畝施用50公斤可增產10%左右。
重慶市九龍坡區農業委員會土壤肥料專家研究員向華輝在向學員講解時表示,天脊土壤調理劑在改良酸性土壤方面十分有效,增產效果明顯。
據了解,天脊土壤調理劑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同時含有氮、磷、硅、微量元素和硝酸稀土(總量約為8%)。碳酸鈣呈弱堿性,應用于酸性土壤,可以提升土壤pH值,同時還具有肥沃土壤的作用。
據該公司農化人員介紹,酸化(酸性)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氫離子(H+)和水溶性鋁(Al3+)(土壤pH值低于5.0時為主要致酸物),兩者是土壤酸化的直接后果及對作物產生危害的主要因素。在酸化土壤和酸性土壤中添加天脊土壤調理劑后,碳酸鈣參與土壤化學環境變化,在土壤水環境中(H+偏多)中釋放鈣離子(Ca2+),置換土壤顆粒/膠體吸附的氫離子/活性鋁,從而達到調酸與降低重金屬危害的目的。
通過試驗示范,在小麥、花生、蔬菜等作物上都有良好的表現,都不同程度地改良了土壤,實現了作物增產。
在肥料行業中,天脊集團一直以硝酸磷肥系列產品聞名,然而此次在重慶土壤調酸的試驗中,天脊卻以土壤調理劑大放光彩,這或許會讓很多同行意外,但是對天脊集團來說,推出土壤調理劑則是產品創新、轉型發展的重要一筆。
據天脊煤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暢學華介紹,由于我國近年來土壤酸化形勢嚴峻,這已經妨礙了我國農業的發展。天脊集團以“改良土壤,從我做起”為己任,建成了年產20萬噸的土壤調理劑項目,為土壤治“酸”做貢獻。
天脊煤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義表示:“在一些地區,不管施用什么化肥,莊稼都長不好,就是因為土壤出了問題。在重慶,當地政府非常重視土壤的治理,希望通過政府來推廣我們的土壤調理劑?!?/p>
據了解,天脊土壤調理劑已經多次出現在不同地方的政府采購名錄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土壤酸化已經成為我國區域農業生產突出的問題,制約著我國農業的發展。天脊集團從我國農業實際出發,著力研究土壤問題,通過土壤調理劑產品提升土壤pH值,從而營造健康的農業生產環境,為農業生產提供持續動力。這不僅是企業轉型發展的需要,也是一心為農服務的現實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