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汪洋
新型肥料發展巧解“減肥增效”新難題
《中國農資》記者汪洋
“嘉磷丹”亮相2015黃腐酸生物肥高峰論壇

天津嘉磷丹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剛(左)與南京工業大學生態肥料助劑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馮小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在國家大力提倡化肥“零增長”、落實“減肥增效”的方針和背景下,新型肥料產業迎來了健康、持續發展的黃金時期,同時為更多新型肥料企業在產品研發、生產和推廣等方面帶來了更多新機遇。
近日,由農資導報主辦、天津嘉磷丹肥業有限公司協辦的2015黃腐酸生物肥高峰論壇暨“嘉磷丹”新產品、新模式發布會在天津薊縣舉行。來自行業主管單位、行業協會、廠商合作伙伴等參會領導、嘉賓共計近400人應邀參會。與會代表圍繞未來肥料行業發展、新型肥料產業轉型升級、廠商合作共贏等熱點話題進行了交流與探討。
近年來,隨著肥料行業部分優惠政策的逐步取消,化肥“零增長”、“減肥增效”等政策及目標的推出,對傳統肥料企業產生了不小的沖擊,一些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這樣的背景下,如何突圍,求取生存,是業內人士都在思考的問題。
此外,2015年為“國際土壤年”,關懷土壤安全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土壤肥力下降,大量土壤出現板結、酸化、退化的現象,作物對肥料的利用率也越來越低,土傳病害不斷出現,集中影響了農產品品質。”天津市化肥工業協會會長高賢彪坦言,糧食安全、產量安全和農產品安全儼然已成為新形勢下社會公眾最為關注的幾大熱點話題。他認為:“糧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關鍵在質量。科學施肥是保障糧食高產、農產品優質、資源高效、生態環境安全的一門農作物耕作技術。開展化肥‘零增長’行動,對化肥行業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行業一個不可回避的挑戰。首先要減去因不合理施肥造成的不必要浪費,實現化肥利用效率的提升;其次要充分創新研發、推廣技術,通過新產品、新技術的轉型升級為行業發展、糧食穩產高產帶來積極的貢獻。”
2015年,農業部出臺《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強調實現有機無機相結合,提升耕地基礎地力,用耕地內在養分替代外來化肥養分投入,生物肥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國比任何國家都需要發展和使用生物肥料。”會上,國家微生物肥料技術研究推廣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孟慶偉表示,由于長期使用化肥肥料,導致農業生產出現一系列問題,加上耕地復種指數高和連作生產,土壤持續生產能力下降,肥料利用率下降,土壤質量、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日益嚴重,而解決這些問題,離不開微生物肥料。
新形勢下,眾多傳統肥料生產企業都在尋找轉型升級的生機。而生物肥料作為一種能夠改良土壤、提質增產的肥料種類,其重要性日益凸顯。嘉磷丹肥業在生物肥料方向的探索,便順應了這一趨勢。據了解,為了強化新型肥料的科研力量,嘉磷丹肥業與南京工業大學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會上,雙方簽訂了合作協議,其推出的黃腐酸生物肥就是嘉磷丹肥業與南京工業大學共同的科研成果。
南京工業大學生態肥料助劑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馮小海坦言:“當下,政府對于生物肥料的發展持鼓勵的態度,不論從政策支持、產業發展方向上,還是目前農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都決定了生物肥料會在將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嘉磷丹肥業董事長張志剛也表示,微生物肥料的功能特點與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相吻合,是國家戰略的必然選擇。公司與各方合作共同推出的黃腐酸生物肥、土壤調理劑和水溶肥將以全新的形象亮相業界。“我們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幫助更多農民在種植過程中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化肥用量,實現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張志剛說。
本次會議,嘉磷丹肥業還特邀與會嘉賓及經銷商參觀新型肥料生產廠區,對黃腐酸生物肥研發技術、規模和特點進行了逐一介紹。嘉磷丹肥業總工程師李強介紹,黃腐酸生物肥是近年來農作物產量增幅緩慢而病蟲害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利用現代高新技術把生物菌同黃腐酸科學的融合在一起開發生產出來的新型肥料,其又稱為“生物有機肥”,兼有菌肥和有機肥的共同特點,因而對多種作物都有良好的增產效果。
吉林省德惠市的農資經銷商劉經理與嘉磷丹肥業已建立了6年的合作關系。他坦言:“以往傳統肥料銷售靠量取勝,現在更多的是注重品牌營銷、網絡營銷、知識營銷,更看重差異化產品尤其是新型肥料的推廣和銷售,從合作到共贏,從發展到壯大,與嘉磷丹的合作讓我有信心在自己的舞臺上發揮得更好。”
關于于未來廠商之間的合作,張志剛說:“未來公司將通過產品示范試驗、終端創新營銷、農技進村下鄉等措施加強嘉磷丹與經銷商之間的合作關系,構建廠商戰略合作聯盟,與更多經銷商實現共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