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建榮 邱欣良 俞志茹 呂志強 婁長禮 羅序森
ICU獲得性肌無力早期認識干預的臨床觀察
鐘建榮 邱欣良 俞志茹 呂志強 婁長禮 羅序森
目的 探討ICU獲得性肌無力早期認識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80例ICU獲得性肌無力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治療方案,觀察組患者治療的同時,給予早期認識干預,對2組患者臨床效果進行觀察評定。結果 觀察組患者經早期認識干預后,其患者臨床病情得到明顯的改善,觀察組患者并發生發生率為10.0%,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5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臨床ICU獲得性肌無力早期認識干預下,患者獲得性肌無力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有效降低了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了疾病治愈率。
獲得性肌無力;ICU;早期認識干預;臨床效果
ICU獲得性肌無力屬ICU病房患者群體中常見的神經肌肉并發癥,據研究統計,ICU病房中75%以上的患者神經肌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異常,例如出現四肢乏力、呼吸肌運動能力缺乏等癥狀,對患者日常生活自立能力造成了負面影響,甚至增加患者病死率[1]。因此,在提高ICU病房患者生存率的同時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恢復身體肌肉功能是目前重癥護理中的重要研究項目。本研究對80例ICU獲得性肌無力(ICUAW)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統計分析,觀察探討ICUAW早期認識干預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在2010年4月~2014年10月江西省興國縣人民醫院ICU收治的80例ICUAW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這些患者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15例,女25例,年齡19~60歲,平均(36.5±10.3)歲。對照組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齡18~58歲,平均(36.7±10.2)歲。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給對照組患者治療中,予以加強基礎護理、ICU常規治療,及每天1次100mg維生素B1肌內注射、1mg維生素B12肌內注射。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中,在給予患者進行常規對照組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實施早期認識干預,有針對性地滿足患者臨床需求,并提早做好預防措施,預防院內感染,早期診治,早期集束化治療嚴重感染、膿毒血癥、多臟器功能不全(MODS),避免發展為多臟器功能衰竭(MOF);予以胰島素泵注,嚴格控制患者血糖,早期為患者提供適當的飲食營養;予以適當的鎮痛鎮靜治療,貫徹早日喚醒計劃,盡早實行自主呼吸試驗及撤停呼吸機[2-5];調控可能導致ICUAW的相關藥物的用量,并在臨床治療中,配合神經康復治療,對患者采用可以增加肌肉力量的電刺激,進行康復訓練。
1.3 觀察指標 對2組患者的病情變化等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和比較,依據患者臨床癥狀,根據標準化的評價方法,應用SOFA評分,早期動態監測,包括6個器官,每項0~4分,每天記錄最差值。進行分級:輕型:總分為0~6分;中型:總分為7~17分;重型:總分為18~24分。比較2組在治療后的臨床療效[6]。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患者例數用“n”表示,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7]。
2.1 2組患者的SOFA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輕型患者12例,中型患者23例,重型患者5例;對照組輕型患者7例,中型患者16例,重型患者17例,2組重型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ICUAW患者的SOFA結果比較(n)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2組患者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四肢無力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ICUAW患者治療后并發癥情況比較[n(%)]
對于ICUAW患者實施早期認識干預,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8]。(1)應該嚴密監測患者神志、體溫、脈搏、血壓、體質量、血糖、中心靜脈壓(CVP)、電解質、尿量等,關注水腫、感染情況,加強對ICUAW的早期認識;并對患者對家屬進行宣傳教育,向患者家屬介紹有關ICUAW疾病知識,減輕患者家屬對疾病治療的疑惑。(2)ICUAW作為一個綜合征,在臨床工作中,對重癥感染以及MODS發展為MOF患者,應盡早認識并干預,重癥感染、MODS、MOF與ICUAW互為因果,早期預防院內感染,早期診治,早期集束化治療,避免惡性循環,可以減少對患者免疫系統的損害,減少臟器功能損害,降低病死率。(3)為ICUAW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并早期為患者提供適當的營養,限制患者日常對糖分的攝入,強化血糖控制,強化胰島素治療,避免低血糖,降低患者病死率及危重病多發神經病(CIP)的發生率。(4)予以適當的鎮痛鎮靜治療,貫徹早日喚醒計劃,盡早實行自主呼吸試驗及撤停呼吸機;在臨床的鎮靜劑使用方面,可以運用小劑量的勞拉西泮,這對于危重病ICUAW患者極有益處,可以提升肌膜興奮性,故此臨床中可以為患者制訂最小劑量鎮靜使用方案,能有效提高患者早期恢復意識,改善患者心理情緒,以便促進患者早日活動與機體恢復。
本研究結果充分證實了早期認識干預能夠顯著改善ICUAW患者癥狀,觀察組患者經早期認識干預后,其患者臨床病情得到明顯的改善,觀察組患者并發生發生率為10.0%,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5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患者進行早期認識干預,其臨床效果好于常規治療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發癥、嚴重感染、MODS、MOF的發生率,值得在實際中推廣。
[1] 高楓,梁芙茹,郝洪軍,等.重癥肌無力患者血清抗Titin抗體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志,2013,13(1):15-17.
[2] Judemann K,Lunz D,Zausig YA,et al.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weakness in the critically ill :critical illness polyneuropathy andcritical illness myopathy[J].Anaesthesist,2011,60:887-901.
[3] 李保華,唐愛萍,姜海平,等.小兒重癥肌無力1381例臨床綜合分析[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1,15(4):283-284.
[4] 周水珍,李文輝,孫道開.兒童重癥肌無力77例臨床研究[J].中華兒科雜志,2012,42(4):6-259.
[5] 叢志強,李海峰.重視重癥肌無力的早期規范化診斷[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3,19(6):401-402.
[6] 馬錚,蔣耀光,王如文,等.美國重癥肌無力協會臨床分型的臨床應用[J].重慶醫學,2011,33(2):165-168.
[7] Yoshikawa H,Satoh K,Yasukawa Y,et al.Analysis of immuno-globulin secretion by lymph organswith myasthenia gravis[J].Acta Neurol Scand,2010,103:53-58.
[8] 胡惠娟,魏紅云,徐杰,等.早期活動干預對ICU獲得性肌無力病人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4(27):3378-337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1.052
江西 342400 江西省興國縣人民醫院 (鐘建榮 邱欣良 俞志茹呂志強 婁長禮 羅序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