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煒
乳腺癌診斷中超聲和X線鉬靶的應用分析
鄒煒
目的 對應用超聲與X線鉬靶2種技術對乳腺癌患者實施診斷的臨床價值進行對比研究。方法 選擇確診為乳腺癌疾病的患者96例,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n=48)。研究組患者在術前采用X線鉬靶技術進行診斷,對照組患者在術前采用超聲技術進行診斷。對比2組患者影像學檢查結果與術后病理學診斷結果的符合率、病情術前誤診率和漏診率。結果 研究組患者乳腺癌病情術前影像學檢查與術后病理學診斷結果的符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乳腺癌疾病的術前誤診率和漏診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X線鉬靶技術對乳腺癌患者的病情實施診斷的臨床價值較高。
X線鉬靶;超聲;乳腺癌;診斷
乳腺癌疾病是目前臨床和社會公認的對女性健康造成威脅最大的一種惡性腫瘤類疾病,其臨床發病率目前在我國正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且患者人群的年齡構成逐漸年輕化,對女性身心健康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因此,對患有乳腺癌疾病的患者病情在早期階段進行診斷和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3]。本研究對應用超聲與X線鉬靶2種技術對患有乳腺癌疾病患者的病情實施診斷的臨床價值進行對比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九江學院附屬醫院就診的術后病理學診斷確診為乳腺癌疾病的患者96例,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n=48)。對照組患者乳腺癌病史1~14個月,平均病史(3.1±0.6)個月;已婚患者33例,未婚患者15例;已產婦32例,未產婦16例;患者年齡37~84歲,平均年齡(56.9±1.3)歲;右側乳腺癌疾病患者27例,左側乳腺癌疾病患者21例。研究組患者乳腺癌病史1~13個月,平均病史(3.2±0.7)個月;已婚患者34例,未婚患者14例;已產婦31例,未產婦17例;患者年齡36~85歲,平均年齡(56.8±1.2)歲;右側乳腺癌疾病患者26例,左側乳腺癌疾病患者22例。2組患者上述自然指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方法 研究組患者在術前采用X線鉬靶技術對病情進行診斷,采用計算機X線鉬靶攝影儀進行檢查,取立體位,雙側乳房暴露,固定乳腺后攝取常規雙側乳房內外斜位、尾位的影像,是否需要進行局部加壓放大和切線位攝影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對乳腺病變的實際位置、大小、類型等情況進行觀察,判斷相關部位的鈣化情況,乳頭和乳暈周圍皮膚的改變情況[4]。對照組患者在術前采用超聲技術對病情進行診斷,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檢查,取仰臥位、半右側及半左側臥位,實施縱向、橫向、環向、跨越乳頭不間斷掃描,對病變部位聲像圖進行觀察,判斷病變位置、大小、邊界等情況。沒有發現區域異常回聲的患者各保存1張常規雙側乳腺圖像,并對腋窩進行掃查[5]。
1.3 診斷標準 乳腺癌超聲診斷標準:乳腺的內部存在明顯的低回聲,且回聲的均勻程度非常不理想;形態表現不規則;邊緣較為毛糙或有高回聲的暈環存在;發生微鈣化;阻力指數水平已經達到0.7以上;血管表現為穿入型。以上標準符合其中任意2項和2項以上者,就可以將病情診斷為乳腺癌[6]。乳腺癌X線鉬靶診斷標準:(1)直接征象:存在明顯的腫塊或結節影響;有微小鈣化灶出現;邊緣表現出毛刺或有牛角狀的改變;分葉征;邊緣表現較為模糊;(2)間接征象:皮膚發生相應的異常改變;血管表現也有所改變;生理結構顯示較為紊亂;導管征。以上直接征象標準符合其中1項或2項并符合間接征象2項以上者,可以將病情診斷為乳腺癌[7]。
1.4 觀察指標 選擇2組患者影像學檢查結果與術后病理學診斷結果的符合率、病情術前誤診率和漏診率作為觀察指標進行對比研究。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乳腺癌病情術前影像學檢查與術后病理學診斷結果的符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乳腺癌疾病的術前誤診率和漏診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影像學檢查符合率、誤診率、漏診率情況比較[n(%)]
乳腺癌是近年來最為常見的一種婦科惡性腫瘤類疾病,且每年死于該病的患者人數都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不僅實際發病率快速增加,且年輕人罹患該病的人數也不斷增多。在臨床工作中對乳腺癌疾病治療的關鍵主要在于在早期階段發現病理學改變,通過有效的方式對病情進行及時的診斷和治療[8]。應用X線鉬靶攝影技術對乳腺癌疾病進行診斷時,不規則的腫塊影的存在是其最主要和直接的1個征象。由于腫塊的密度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故不同病灶的X線攝影表現之間也會存在不同,不均質高密度影是其主要表現[9]。由于癌細胞會向存在于周圍的一些組織造成浸潤的侵襲,并使周圍的一些組織處于炎性水腫狀態,腫塊邊緣表現通常較為模糊或存在一些毛刺。在X線鉬靶攝影診斷中還應該對一些間接征象給予充分考慮,主要內容應該包括皮膚性狀的改變、血管性狀的改變、結構的紊亂及導管征等幾個部分[10]。
在本次研究中,本院對96例乳腺癌疾病患者進行隨機分組,研究組患者在術前采用X線鉬靶技術進行診斷,對照組患者在術前采用超聲技術進行診斷。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乳腺癌病情術前影像學檢查與術后病理學診斷結果的符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乳腺癌疾病的術前誤診率和漏診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這一結果可以看出,與超聲技術相比,X線鉬靶技術對乳腺癌疾病的臨床診斷率更高。
綜上所述,應用X線鉬靶技術對乳腺癌患者的病情實施診斷的臨床價值較高,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1] 吳樹強,趙兆華,李普查,等.超聲、X線鉬靶檢查及兩者聯合應用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J].現代腫瘤醫學,2010,18(7):1323-1324.
[2] 張裕勝,陳金春,吳煥林,等.58例乳腺瘍乳腺攝影X線征象回顧[J].當代醫學,2013,19(34):189-190.
[3] 丁瑩,郭瑞強.高頻彩超與相靶聯合應用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J].現代腫瘤醫學,2012,17(9):1708-1709.
[4] 錢曉莉,司蘋,黃聲稀,等.不典型乳腺癌的超聲征象分析[J].現代腫瘤醫學,2011,17(5):849-850.
[5] 余小琴,萬靜,張利,等.超聲和X線鉬靶直接及間接征象對臨床觸診陰性乳腺癌診斷價值的探討[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3, 23(3):416-419.
[6] 徐珊珊,葉芳燕.常規超聲在乳腺病灶良惡性鑒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4,24(3):487-489.
[7] 范曉芳,丁勇俊,王衛理,等.乳腺病變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超聲彈性成像與X線鉬靶的診斷價值[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0,20(10): 1459-1463.
[8] 德杰,李彩英,周艷玲,等.數字鉬靶X線攝影、彩色多普勒超聲成像及查體對乳腺腫塊性病變的診斷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0, 26(4):549-560.
[9] 趙麗.鉬靶、超聲、鉬靶和超聲聯合與MRI影像學在早期乳腺癌應用及價值探討[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學雜志,2011,22(10):728-730.
[10] 蔣學瑩,王霄英.正確發揮影像學在乳腺癌診治中的作用[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1,22(10):728-73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1.056
江西 332000 九江學院附屬醫院 (鄒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