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娥
摘 要:在初中教學體系中,生物學在初中教育體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初中學生正處于身心健康發育的重要階段,由于對任何事物都抱有一種好奇心,興趣比較廣泛,學習的目的比較盲目,只有深入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在生物教學實踐中去著手,才能更好地增強初中生物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生物;興趣教學;培養
在初中生物的學習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將學習的被動式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這就成為初中生物教師必須考慮的問題之一。為此,本文筆者認為,只有充分意識到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并加以利用,才能使生物教學效果達到最好。為此,就簡要探討如何在生物實踐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興趣,實施高效的生物興趣教學。
一、直觀生動地展示教學活動
經過多年的教學分析,學生對生物的活體或者是標本有著濃厚的興趣,還對幻燈和投影以及電視等方面的現代教學手段更加感興趣。為此,要想實現我國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提升,就必須加強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從而不斷提升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能夠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可以讓學生由被動接受逐步轉向主動探求知識。
例如,在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中,可以在教學課堂上播放《動物世界》等一些影視作品,同時,為了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可以在課堂上展示一些生物標本,并進行詳細講解,讓學生可以近距離地觀看動植物標本,講述其形態和生理以及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在生物教師的講述下逐漸明白其生活的各個方面,通過教師有聲有色的講述,可以讓學生逐步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
二、靈活運用各種手段
有的學生對生物學科不感興趣,但是有的學生對各種文學藝術和諺語等方面的興趣和愛好,生物學教師可以將這些興趣和愛好逐步引導到生物學習中,才能使初中生物的個性逐步開放,從而可以更好地引導和幫助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對生物學的相關概念和理論上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引導到現有的知識中,雖然說花費大量精力,但是在教學成果上有著非常明顯的影響。例如,在《憫農》中對于詩句的領悟,可以將其逐步引導到生物學習中,通過提問方式來引導學生,“田地里為什么要翻耕呢?”生物教師可以講述這一根本原因,這是因為田地必須要經常進行翻耕,這樣能夠使土壤松軟,讓田地中的空氣更加流通,只有這樣才能讓植物的呼吸作用更加明顯,更好地幫助植物生長,同時還能夠除去雜草。從這一方面不僅僅可以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生物知識,對植物各方面的知識都能得到強化,還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珍惜糧食和熱愛勞動的情感,在講述同化作用的相應概念時,就可以通過魯迅的名言“牛吃進去的是草,擠出來的卻是奶”切實掌握好同化作用的實質。通過這樣的方式,利用生物學和其他學科之間進行相互聯系,進一步引導學生知識上的轉移和深化,讓各門學科的知識都融入生物學,從而可以更好地提升生物學對學生的吸引力。
三、以參觀培養興趣
針對當前初中生的特征,生物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的各種特征,有意識地帶領學生參觀初中學校的生物標本室,只有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和教師的逐一分析進行相應介紹,這樣才能讓學生對生物學有初步的學習興趣。
另外,初中學生有單純、熱情、迷戀的心理特征,一些學生從小喜歡捉昆蟲,生物學教師則可以充分認識到這一心理特點,帶領學生就近參觀,利用節假日時間組織初中學生積極參加春游,或者是參加秋游活動,教師組織班集體來野外實地考察,這樣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采集和制作生物標本,才能逐步開拓學生的生物學觀念,使學生的興趣激增。
四、探究式學習的興趣培養
通常情況下,初中學生一般都喜歡一問到底,尤其是對一些日常生活相關的問題產生了很多疑惑,這樣就能夠引起初中生對學習知識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為此,生物學教師可以在生物學課堂上提出相應的生活實例,誘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究,幫助學生更好地探究日常生活的生物現象,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生活各方面的興趣,在這一過程中,生物學教師可以在一旁加以指導,從而可以讓學生體驗到創造性學習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從上述情況分析得知,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初中學生對生物的樂趣,就必須要直觀生動展示相應的教學活動,靈活運用各種手段,以參觀來培養興趣,同時,還要以探究式學習的興趣培養,才能更好地提升初中生物學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羽.生物興趣小組與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J].引進與咨詢,2014.
[2]吳瑞仙.生物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4.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