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清 馬麗君 張 燕
(三江學院商學院 江蘇 南京 321013)
裝備制造業可以分為傳統裝備制造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其中高端裝備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先導產業,在國務院2010年10月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被列為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在《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江蘇省“十二五”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和《江蘇省“十二五”工業轉型升級綱要》中都提出將高端裝備制造業作為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重點發展電控裝備、高檔數控機床、航空裝備、軌道交通和海洋工程裝備、大噸位工程機械等,加快提高裝備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向大型化、成套化方向發展。然而,江蘇省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筆者通過對其發展現狀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政策措施,以期促進江蘇省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更好發展。
(1)工業生產總值
江蘇高端裝備制造業主要涉及航空航天裝備、軌道交通裝備、智能制造裝備、高端專用裝備和關鍵零部件等領域,現有企業近3000家,銷售收入過萬億元,整體發展水平居全國前列,是我國最大的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生產和出口基地。
從圖1可以看出,江蘇以及全國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工業總產值一直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除2013年外,江蘇占全國的比重也一直在不斷增加。
(2)勞動生產率
全員勞動生產率反映的是勞動者的生產效率,在計量分析中,本文采用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從業人員一年內生產出來的產品總值,即用高端裝備制造業工業總產值與高端裝備制造業年均從業人數之比來計算。
從圖2可以看出,2004—2013年江蘇高端裝備制造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
(3)產業積聚

圖1 江蘇省高端裝備制造業工業總產值及其占全國比重

圖2 江蘇省高端裝備制造業勞動生產率
區位熵由哈蓋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用于區位分析中,是產業的效率與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又稱專門化率,可以用來衡量某一區域要素的空間分布情況,用來反映某一產業部門的專業化程度,專業化程度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地區的產業集聚程度。區位熵指數是從行業角度來分析集聚狀況。本報告用區位熵的方法來計算江蘇省裝備制造業產業集聚狀況。區位熵的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βij表示j區域i行業對于高層次區域的區位熵指數,qij表示j區域i行業的產值,qj表示j區域工業總產值,qi表示i行業高層次區域的產值,q表示高層次工業總產值。如果βijffgt;1,說明j區域i行業的集聚程度大于高層次區域行業的集聚程度,βij越大,表明產業集聚程度越高。
根據統計資料,計算所得的2004—2013年江蘇高端裝備制造業產業集聚指數如表1所示。從江蘇高端裝備制造業分行業來看,產業集聚指數大小依次為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智能裝備、軌道交通設備、航空航天裝備。2004—2013年,大部分產業地方專業化指數都有下降趨勢,說明產業集聚在減弱。
(1)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高檔全地面起重機、高空作業車等國內市場占有率排位第一;城軌和動車牽引制動系統、車輛和門系統、通信與信號控制系統、售檢票系統、內裝飾等軌道交通裝備,交流電動機、變壓器、電力電纜、光纜等新型電力設備的產量居全國首位;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在全國的市場占有率為44.4%,數控金屬成形機床產量占全國的41%,儀器儀表總產值占全國的40%,金屬切削工具產量占全國的75%。
(2)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江蘇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建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6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49家,分別占全省國家級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總數的38.8%和41.8%,位居全省各新興產業首位。在新型航空材料制造技術、高速軌道交通車輛牽引制動技術、高速大型精密數控機床制造技術、超大型施工機械設計制造技術、智能化網絡化機器人生產線集成技術等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率先實現研發突破。
(3)各產業初步形成相應的產業集聚區
江蘇已形成以徐工集團為龍頭的工程機械產業鏈,以南車浦鎮車輛、戚墅堰機車為龍頭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以華恒焊接機器人、天乾科技等為龍頭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鏈等;已形成以南京、無錫、蘇州、鎮江為中心的航空裝備產業集聚區,以南京、常州為中心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聚區,以南京、常州、蘇州、揚州為中心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聚區,以徐州、常州、無錫、南京、揚州、蘇州等為中心的專用設備產業集聚區。

表1 2004—2013年江蘇高端裝備制造業產業集聚指數
一直以來,江蘇省的高端裝備制造業都走在全國前列。未來,在軌道交通、海洋工程、航空航天、智能裝備等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引領下,江蘇省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將迎來新一輪黃金發展期。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在江蘇省高端裝備制造業逐步向園區集中的過程中,形成了一批高端裝備制造業產業集聚區,促進了產業的發展,但在部分地區的園區建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中,出現了低層次的重復建設。
江蘇省重型機械工業的經濟總量雖然名列全國首位,但重大裝備的成套能力仍然較弱,在涉及國民經濟的重大關鍵、高端裝備方面,如大型電站、石油機械、礦山設備、核電裝備、航空航天等領域,江蘇省仍然是處于配套地位。
江蘇省很多基礎零部件和關鍵通用機械的經濟總量,在全國都處于領先地位,但很多重大裝備的關鍵基礎零部件和通用機械都要依賴進口,如機床行業的產業規模全國領先,但機床的數控系統幾乎全部要依賴進口和外省。我國高端機床市場95%以上被國外品牌占據,關鍵技術、核心技術高度依賴國外。目前,江蘇一些機床企業主要借用美國、德國、荷蘭、瑞士等國家的技術開展整合組裝,產業創新性較低,競爭力較弱,這種局面最終會大幅提高高端裝備制造成本,從根本上限制了江蘇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綜合競爭力的有效提升。
在促進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同時,要加強行業的宏觀調控力度,盡可能避免新的重復建設。在政策扶持方面,既要用足國家關于進口設備關稅減免、國產設備抵扣稅及財政扶持等投資政策,又要充分發揮國家、省、市各級政府在扶優扶強大中小企業和科技創新方面的政策優勢,調動企業積極性,充分激發企業的投資熱情。大力實施新產品開發扶持政策,推動企業自主創新,加大新產品開發及產業化的投資力度。鼓勵企業自主創新、保護自主知識產權、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優化現有的產業集群。現有基本形成的產業集群主要有:南京、蘇州、鎮江等重點航空產業集群;常州、南京、蘇州、揚州、泰州、南通等重點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群;南京、常州等重點軌道交通產業集群;徐州工程機械、常州新型農用機械、泰州醫用診斷醫療儀器儀表、金湖井口石油機械、建湖采油石油機械、宜興電力電纜等一批特色產業集群;南京齒輪、無錫內燃機配件、常州刀具、泰州車用精鍛齒輪、昆山模具等特色產業集群。鼓勵國內外企業進入產業集群園區內新辦企業或新上項目,在土地或廠房使用方面給予優惠,企業所得稅方面也給予一定減免,促進產業集群的發展。
大力培育骨干龍頭企業。鼓勵龍頭企業做強、做大主業。龍頭企業集中精力抓好產品升級換代的研發設計、產品營銷和品牌推廣以及關鍵零部件生產和整機組裝,從而提高專業化生產、社會化協作的水平。鼓勵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向上游的科技研發、工業設計和下游的營銷網絡、售后服務、為客戶提供安裝調試等鏈節延伸;由制造業向生產性服務業延伸,以自身的主導產業為基礎,發展總集成、總承包、專業維修、檢維修等生產性服務業。鼓勵龍頭企業組建戰略聯盟,龍頭企業應選擇上下游企業、研發機構中實力較強的合作伙伴組建戰略聯盟,實現優勢互補,提高產業整體競爭力。
大力發展與主機技術水平相協調的專業化、規模化配套企業,鼓勵配套企業向“專、精、特”方向發展,提升基礎元器件、核心零部件及關鍵系統的配套能力,滿足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需求。打造一批具有優勢的專業化、特色化的生產和服務企業。建設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體系和服務網絡,發展具有高端裝備特色的現代制造服務業,形成制造與服務相互促進的機制,形成以具有總承包資質、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為核心,若干具有完整配套能力的中小企業為輔助的高端裝備制造業配套產業集群。
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加強高端裝備制造業企業管理、研發、技術、行銷、品管、專利等相關人才的引進、培養和使用。建立人才引進基金、創業扶持基金,對人才給予政府專項津貼。高端技術人才對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尤為重要,要加強技術工人的技能培育和素質提升,籌集技術工人培養專項資金,對相關企業的技術工人培訓提供資金補貼。依托國內外高校、大型企業集團,加強高端裝備制造業技術工人和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完善人才激勵機制,推動企業通過持股、技術入股、提高薪酬等方式,吸引優秀企業家、經營管理人才和技術骨干。
[1]張軍生、范黎波:我國機電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內生演進[J].國際貿易問題,2010(10).
[2]朱海就:長三角蘇、滬、浙三地制造業競爭力比較[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