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編自9月11日香港《中評網》
9月4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對邀請臺灣各界人士參加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發表談話,兩岸同胞對抗戰歷史的評價等問題還存在分歧,但不應因此影響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進程和氛圍。面對這些分歧,兩岸學者可以通過共享史料、同修史書的方式加強交流研討,求同存異、聚同化異,逐步化解分歧。
在抗日戰爭的問題上,海峽兩岸不應該有實質性的分歧,面對國家民族矛盾,國共兩黨同仇敵愾、眾志成城,譜寫了全民族抗戰的壯麗篇章。海峽兩岸的抗日老兵完全可以平心靜氣地共同討論抗日戰爭的歷史,海峽兩岸的學術界也可以在尊重歷史規律的基礎之上,就國共兩黨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作用進行深入研究,并且發表共同的研究成果。換句話說,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不應成為海峽兩岸關系發展的障礙,而應成為促進海峽兩岸關系發展的歷史機遇。海峽兩岸的執政者完全可以而且應該組織歷史學家召開專門的研討會,就中國抗日戰爭歷史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以詳實的資料和嚴密的邏輯論證,向世界各國展現抗日戰爭史上波瀾壯闊的歷史偉大功績。
抗日戰爭是一場偉大的民族戰爭,抗日戰爭是一場反對法西斯的戰爭;抗日戰爭也是國家團結的戰爭,抗日戰爭更是洗去中華民族百年恥辱的偉大戰爭。紀念抗日戰爭是海峽兩岸關系發展的歷史機遇,只要回顧抗日戰爭的光輝歷史,總結抗日戰爭勝利的經驗,那么,海峽兩岸就一定能捐棄前嫌,攜起手來,應對可能到來的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