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夢想是個美好的詞匯,它存在于每個人的心中,是激勵人們不斷前行的動力。每個人的夢想都不盡相同,但是大家逐夢的熱情都是相似的。中國夢的內涵即匯聚千千萬萬普通人的夢想,讓每個人在實現自身人生價值的同時,促進國家的繁榮與復興。
——康馨信用管理公司 王興武
225.最近讀到《臺聲》雜志對熊天平和楊洋這對海峽夫妻演唱組合的專訪,不僅了解到他們跨越海峽喜結良緣背后的故事,更感受到了這對夫妻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及他們對于促進兩岸和平交流所做出的努力。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兩岸夫妻像他們一樣,盡自己所能,促進兩岸同胞感情交流。
——韋博英語培訓 羅永娟
226.來大陸交流學習之前我設想了許多在異地生活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但是當我懷著忐忑的心情步入校園之后卻發現班上的同學都非常友善,老師也很了解兩岸高校課程的差異,為我提供了很多好的學習建議。人民大學良好的學習環境、融洽的師生關系、濃郁的學風,都讓我感到我的交換之旅非常充實與幸福。
——人民大學(臺生) 張辛旭
227.關于臺灣,我之前已經在網絡上看過太多小清新的照片,碧藍的海景、特色的建筑以及鮮艷的花海。臺灣的景色、人文、美食無一不令我向往不已。今年的年假,我一定會收拾行囊,去臺灣體驗期待已久的“小確幸”之旅!
——奧飛動漫有限公司 王新月
228.臺灣是一個帶入感很強的地方,即使你不熱衷臺劇,不喜歡臺灣歌手,在了解她之前,對這里的一切都很不以為然,但當你踏上這片土地,依然會被油然而生的親近感震驚。臺灣與我們生活的城市文化相近,不論是語言、飲食還是整體的感覺,都讓人覺得非常放松。
——恩和傳媒 魏亞超
229.大陸擁有美麗的山水與悠久的歷史,每個角落都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民俗風情,我想這是大陸如此吸引我的原因吧!以前我自以為對大陸的歷史和地理了解很多,但實際上,這幾年大陸的進步很快,方方面面的變化需要我更加用心去感知與學習。
——臺灣臺中教育大學 王妍
230.廖信忠先生撰文《我們臺灣這些年》,算是兩岸交流的一個重要窗口。隨著兩岸的交流互動,越來越多的陸生有機會走進臺灣,在臺灣高校生活學習,與當地學生交流交往。相信這種交流的經驗會讓他們看到一個與印象中大不相同的臺灣,也會讓他們成為臺灣普通民眾了解大陸民眾生活狀態的窗口。
——北京建設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劉航
231.為紀念臺灣光復70周年,《臺灣抗日叢書》近期在臺灣與大陸舉行了新書發布會。這套叢書讓我們再次從不同的角度回顧歷史,了解臺灣民眾抗日的珍貴史料,對廣大讀者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
——華品文創出版公司 杜悅
232.在臺企實習期間常與同事交流、探討兩岸學生的相似與不同之處。從他們口中我得知,大部分臺灣學生畢業的時候簡歷上都會羅列長長的兼職或者實習經歷。臺灣學生這種勇于實踐的精神,是大陸青年應該潛心學習的,在完成自身學業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多多參與社會實踐,讓自己與社會更好地接軌。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劉棟
233.之前經常聽臺灣交換學生抱怨北京與臺灣地區飲食習慣的差異,說他們不是很習慣這里重油重鹽的料理方式。隨著越來越多的正宗臺灣小吃在北京落地開花,他們也能隨時品嘗到家鄉的味道了。這些臺灣美食不僅能夠緩解臺胞的思鄉之情,還可以讓更多的大陸民眾了解臺灣獨具特色的美食文化。
——北京城市學院 韓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