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明
(黑龍江省安裝工程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隨著國家經濟不斷發展和實力的壯大,現在基本的高層公共建筑和高檔的一些多層建筑都廣泛采用中央空調系統。目前中央空調已成了建筑物的總體能耗的大戶,為此,國家相關部門制定了很多的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的規范和規章制度,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擴大和發展,空調工程的設計水平和總體能耗還很難從根本上得到控制,從而導致一系列的相關問題的產生。
通常建筑物的空調設計,分為方案設計、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三個階段,對規模和復雜程度不高的空調工程設計,可以只進行后 2階段的設計工作。在南方,由于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大量私人性質的團體迅速發展,很多民用建筑的開發均為私人和外資性質,他們為了爭取盡早取得投資效益,往往要求縮短建設周期。有時一些專項工程也由承包商承擔,他們往往是陸續介入,于是邊設計邊施工已成為一種通用的操作方法,盡管這是違反正常基建程序要求的,在這種情況下,經常會出現一些工程中意想不到的情況,以至于出現大量的工程隱患和工程的不完善。
隨著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推廣和普及,工程設計逐步由勞動密集型轉變為技術密集型,由多人勞動轉化為個體的技術勞動,導致大量的工程設計,通常由少數的設計個體承擔,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設計人員的個體炒更現象,這種設計行為往往存在設計周期短、考慮問題不周和各個工種的配合欠缺,常出現粗糙的工程設計,而導致大量的質量問題和能耗問題,甚至出現不合格的工程設計。開發商由于知識面和考慮問題的側重面不同,往往對此現象置之不理,甚至根本不知道。我國是一個地廣、人口眾多和資源短缺,特別是能源短缺的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們對安居住房的迫切要求,往往助長了這種缺乏精密考慮的市場經濟行為,對于民用建筑各專業的設計成果,常常出現能耗大,運行不經濟的不良產品,既損害了國家和個人的利益,又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
民用建筑的中央空調是屬于一種較高奢侈性的耗能產品,人們對于它的認識又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感性認識,大量的用戶和業主均認為夏季使用空調,只能降低室內的高溫,能讓人感覺清涼,就已達到效果。甚至出現空調越冷,就認為空調設計越好的錯誤觀點。其實就空調二字來分析,其專業解釋為空氣調節,進一步解釋則是在滿足降溫升溫和除濕加濕的前提下,滿足室內負荷變化的氣體調節和調節設備。現存的高層和多層建筑的中央空調中,普遍存在空調設計負荷計算不準(往往不計后果的偏大)導致裝機負荷較大,缺少空調因負荷而調節的措施,設備選擇不當,以及運行管理費用偏大,缺少空調的自控設計,經常成為人為的簡單操作。
隨著科技的發展,暖通空調設備、技術、產品更新較快。由于節能減排的需求,系統的設置趨向集成化、系統化、智能化,過去單純的專業設計己經不能滿足工程的要求,必須轉變傳統的簡單設計模式,從系統論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迅速掌握新技術、新設備的有效應用,為客戶提供一個節能的全而解決方案。
空調設計師作為建筑工程設計的一份子,他所要做的是在單位時間內選擇空調系統的方案,盡快地確定其空調系統如何落實于具體的建筑物,并且滿足建筑物的基本功能要求。隨著市場經濟的沖擊,設計人員對金錢的過分需求,以及發展商為了工程的更快進行,對建筑物的空調工程的后期運行不計后果,盲目粗糙設計和施工,導致現在的大量空調工程裝機過大,甚至成倍放大。以前設計可以說是設計師的經驗不足,可現在的設計同樣存在過去的理念,設備進步了,設計師的技術和經驗卻相對落后。縱觀現有的空調工程和現有設計師的技術裝備以及現有的空調成套設備,可以說這中間存在的問題,不是設備方面的問題,而是設計師本身的技術和設計理念的退步,當然也可以說是一個合格與不合格的設計師本身的職業道德的問題。
在實際設計中,可以說大部分地區的空調設計是采用簡化的單一計算模式進行空調負荷計算,而且只計算單位面積的冷負荷,是根據設計師個人和所在單位同事的經驗進行設計的;甚至相當大的一部分空調設計是施工單位自己設計,自己施工;有些還套用家用分體空調器的使用范圍來估算中央空調的設計負荷。所以作為建筑工程的一部分,其設計不能只憑個人的知識、經驗而簡單地得出設計計算的結果。空調系統作為一個成套的機械系統,它的運行不是簡單到人員個體就可以控制的,其本身存在自控系統,而作為一個合理的空調系統,必須有自己完善的自控系統。目前在大多數地區,基本上全部的空調系統均未設計和安裝,或者可以說根本意識不到自控系統的重要性。
在暖通空調領域圍繞可持續發展理念進行綠色、生態、健康建筑的設計,與以往傳統設計相比,更注重考慮對環境的尊重與適應,考慮如何高效使用可再生能源,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這就需要暖通設計師,建立高效使用能源和保護自然生態的設計理念,而不應滿足一般的功能要求。在建筑類設計院所暖通專業一般被認為是輔助性專業,工程設計中與其他專業進行分工與合作,但地位卻有差異。建筑師為滿足業主對建筑物的需求,特別注重新潮的外表以至美學的體現,往往容易忽略建筑物的基本功能,致使支持建筑美學發展的建筑技術在建筑這個產品中無法有效體現。
工藝技術的應用、工程技術的優化、新設備新材料的采用,是確定節能減排內容的關鍵階段。因此,必須加大節能減排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比如太陽能供熱供暖、熱泵技術、復合能源系統等的開發利用;新型墻體、保溫材料等新型材料的開發利用;能源節約、回收利用等資源優化技術的開發利用等等。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綠色和低碳,以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加快,由于天氣和人們消費上的原因,相當多的建筑物均設計和安裝了大量的中央空調系統,而且此部分空調系統是整個民用的能耗大戶,作為現有的空調系統存在著相當大的設備虛置浪費和巨額的運行費用,如何整改以及今后新的設計項目如何控制,必須在當地政府的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以及在社會各方面的技術支持下,尋求恰當的符合最大經濟效益和功能要求的空調工程的設計,施工與運行管理之路。
[1]江億.我國供熱節能中的問題和解決途徑[J].暖通空調,2006,36(3):37-41.
[2]彥啟森.建筑熱過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30-31.
[3]簡毅文,江億.北京住宅房間內熱源逐時發熱狀況的調查分析[J].暖通空調,2006,36(2):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