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曼·吐爾遜 艾尼瓦爾·買買提
(新疆農業(yè)科學院《農村科技》編輯部,新疆 烏魯木齊 830091)
農業(yè)科技期刊是傳播農業(yè)科技信息、推廣農業(yè)新產品、新技術的重要載體,是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為現(xiàn)實生產力的橋梁和中介,兼有學術和技術兩重性,負有普及和提高雙重任務。因此,對其內容和編校質量要求很高。農業(yè)科技期刊的編輯加工在不違背《著作權法》下,必須遵守“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以及“文責自負”和“編輯把關”的原則。高質量的編輯加工是確保科技期刊質量水平的基石[1]。
論文的題名是一篇論文中心內容的集中表現(xiàn),對文章的內容起著概括和提示作用。題名所用每一詞語必須考慮到有助于選定關鍵詞和編制題錄、索引等第二次文獻可以提供檢索的特定實用信息。加工題名要注意以下問題:
論文題目要力求準確具體,切忌過分夸大。題目太大,涉及范圍過廣,而實際內容少,會造成題名與文章內容不相符的傾向,使讀者有文不對題之感[2]。
論文題名一般要求不超過20個字。有些作者過分追求題名內容的詳細,把次要內容也反映在題名中,使其冗長繁瑣,使讀者難辨主次。題名應在高度概括論文內容的前提下,宜短而精,使讀者一目了然[2]。
科技論文講究單刀直入,能不用副題名的盡量不用,力求題名簡潔明了,同時也可減少排版中的麻煩[2]。
有些不確切的詞句諸如“初步探討”、“一些想法”等套語,可從文題中略去。學術性研究還應少用疑問性標題,如“有無……”、“如何……”等。
摘要是對全文的高度概括和濃縮,是論文的縮影。要改好論文摘要,首先要掌握摘要的定義、特點、作用類型及寫作要求,同時應特別注意:要用第三人稱的寫法,避免開頭冠以“本文”;不得簡單地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避免結構要素的殘缺。用語簡練、高度概括[2];注意摘要的準確性,不可加進解釋和評論,避免使用非通用的縮略語;不用疑問句和感嘆句;不得使用圖表;不能有參考文獻的角碼[3]。
作者的來稿中文字方面的問題是最常見的。對文字性問題的加工,一要按照國家的標準,使改動之處符合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二要注意文稿內容表達的準確性,使改動之處符合作者的原意[4]。在編輯實踐中,發(fā)現(xiàn)稿件中用字不規(guī)范的現(xiàn)象不少,主要有:
3.1.1 形似字和同意字容易混淆致誤,如,天-夭、千-干、磷-鱗、酯-脂,出錯原因可能是作者在電腦上輸入錯誤造成的。
3.1.2 義近字容易混淆致誤,如,作-做、練-煉,因這些字含義接近,作者容易把兩者混淆而出錯。
3.1.3 錯用簡化字,如,副-付、齡-令,實際上他們不是繁體字與簡化字的關系,而各自都是規(guī)范字,各有各的適用場合。出錯可能是作者書寫時習慣用后者代替前者,而根本未注意到它們之間用法上的區(qū)別。
作者稿件中文字出錯的情況還有很多,作為編輯,應該把好語言文字關,加強語言文字修養(yǎng),從識字質量上下功夫,弄清字的含義,掌握字的讀音,進而了解形、音、義的內在聯(lián)系,正確地使用語言文字[5]。
農業(yè)科技期刊的語言文字表述,最基本的要求是準確、簡明。用詞不當、文理不通就不能把所要表述的科學內容恰如其分地表述出來。農業(yè)科技期刊中使用的名詞術語要統(tǒng)一、規(guī)范。作物名稱最好用學名,地方語言應改為專業(yè)用語。
語法常見的錯誤有成份殘缺、搭配不當、詞序混亂、結構混亂等。編輯必須用心查出并修改這類錯誤。閱讀時出聲朗讀是查出這類問題的途徑之一。發(fā)現(xiàn)了問題,可以對句子做直接成分分析與句法成分分析。通過句法成分分析可以凸顯成分殘缺和主謂賓搭配不當的錯誤以便改正,直接成分分析可凸顯定中、狀中關系中的搭配不當、詞序混亂、結構混亂等錯誤以便改正[6]。
農業(yè)科技期刊的數字用法,應嚴格執(zhí)行《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guī)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的地方,均應該使用阿拉伯數字。
應使用阿拉伯數字的有兩種情況:一是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和時刻;二是記數與計量。
應使用漢字的有兩種情況:一是數字作為詞數構成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時,二是鄰近的兩個數字并列使用連用,表示概數時,且連用的兩個數字之間不應用頓號隔開,如二三米、七八月等[5]。
作者在使用標點符號過程中最易出錯的是當斷不斷,一逗到底,頓號、逗號常錯用。有的作者將中、英文標點符號混用。編輯在加工過程中應根據作者寫作意圖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以幫助讀者弄清句子的結構,辨明語氣,正確理解文字的含義。
表示數值(量值)起止范圍的符號必須使用浪紋線“~”,不用一字線“—”,以避免與文中或公式中的減號“-”混淆[5]。
農業(yè)科技期刊應嚴格執(zhí)行有關量和單位的國家標準和規(guī)定,全書必須加以統(tǒng)一,不允許漢字與符號混用。農業(yè)科普類期刊可以用漢字表示法定計量單位,但技術類期刊在表達量值時,無論是在公式中,還是在圖表及文字敘述中,都應一律使用單位的國際符號。
法定計量單位應該用小寫正體書寫,但是L(升)是例外,要用大寫正體字母書寫[5]。
內文的層級標題是文章的綱領,也是作者行文思路完整表達的體現(xiàn),是導引和促使讀者閱讀全文的動力,一定要簡潔、醒目,盡量避免轉行和標點符號頻頻出現(xiàn)[7]。文章的標題應注意前后照應,保持全書統(tǒng)一,標題層次應清晰,編號不應混亂。科技論文的標題一般不超過4級。同一級標題應反映同一層次的內容,其結構相同,意義相關,語氣一致。
的編輯加工
參考文獻是學術論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按標準著錄的好處是:寫、讀方便;所占篇幅少,能提高錄排工效,便于計算機存儲、檢索和輸出,從而有利于文獻管理和學術交流。
文后參考文獻的標準著錄應該包括作者、文題、期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起止頁碼等。目前很多數據庫都可以檢索到文獻原文或者摘要,編輯在加工過程中可方便地將必備項目補齊。
編輯規(guī)范化是提高農業(yè)科技期刊編輯質量的重要前提,也是衡量期刊質量的重要方面,編輯要認真學習和貫徹執(zhí)行國家有關科技期刊編排技術標準規(guī)范,掌握國家的有關出版政策和法規(guī),發(fā)揚無私奉獻的精神,克服厭倦、消極心理,以高度的責任感、飽滿的熱情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開展工作,使期刊編輯規(guī)范化,從而提高期刊的總體質量。
【參考文獻】
[1]翁志輝.論科技文稿編輯加工的度[J].編輯學報,2007,19(5):334.
[2]許易琦.論林業(yè)科技期刊編輯加工中的若干問題[J].云南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設計,1999,24(4):55-57.
[3]田在善.做好審稿工作 提高刊物水平[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外科雜志,2004,10(2):129-130.
[4]岳東方,伍宗韶.科技期刊編輯加工在期刊可持續(xù)發(fā)展中的地位與作用[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6,17(專刊):1017-1018.
[5]蘭景華,王勝,陳紹蘭.農業(yè)技術類期刊編輯規(guī)范探討[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2):138-140.
[6]徐國紅.加強責任編輯工作制度建設 提高學報編輯質量[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7,9(2):99.
[7]姚杰.農業(yè)科技期刊文稿及文字加工中常見的問題[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4,15(6):75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