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群 (安徽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總站,安徽 合肥 230001)
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標準化是為科學組織工程施工和保證建筑產品質量,對施工現場質量管理人員、質量管理程序和質量控制方法等做出的管理和技術方面的標準化規定。
施工現場質量標準化管理根本目的是全面改進現場管理方式,提高工程質量管理水平,工作重點是突出抓好施工環節,有效預防工程質量常見問題,切實提高實體質量和功能質量。
標準化工作重要的是“標準”的制定,有責任主體質量行為的“標準”,還有施工材料“標準”,還有工程實體質量控制的“標準”。毋庸置疑,所有的標準最后都是為提高工程實體質量服務的。筆者曾參與了“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現重點對于施工材料“標準”及工程實體質量控制“標準”,略作總結以供參考。
——解決行為規范的問題。
——解決技術交底問題。
——解決常見質量問題防治和精品工程創建問題。
項目部要加強對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的質量管理。材料的進場驗收、存放、管理、檢測、留樣等環節要符合有關規定的要求。
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的進場驗收過程、記錄和標識符合相關規定,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共同參加并簽字確認,建立進場材料質量驗收臺賬。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不得用于工程。
材料驗收在施工現場內進行,主要核查材料的質量證明文件、產品合格證、隨行技術資料等。對需要復驗確認的材料應及時現場取樣,送有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檢驗。
建筑材料使用前按照規定的批次、檢測項目進行檢測,檢測報告中代表批量、檢測結果等信息應齊全,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檢測不合格的,不得用于工程。對驗收或檢測不合格的材料、構配件應進行處理,并記錄處理結果。
項目部對材料堆放、使用進行管理,按照現場平面布置圖儲存、運輸、加工,鋼筋加工區、水泥庫房、砂石堆場、標養室等位置合理,規范設置。
各種材料、半成品、成品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并設置明顯標識牌。
①標識牌大小:0.4m×0.3m。
②鋼筋原材料標識牌標注下列內容:材料名稱、型號、規格、生產廠家、進貨(進場)日期、檢驗日期、檢驗狀態、驗收人。其他原材料標識牌參照標注。
③鋼筋半成品標示牌標注下列內容:名稱、規格、使用部位、圖形尺寸、操作人、檢驗日期、檢驗狀態、驗收人。
建筑材料質量證明文件上注明材料型號、進場時間、進場數量、具體使用部位、具體使用數量、采購人和項目技術負責人簽字。原件存放其他單位的,由存放單位經辦人簽字,并加蓋存放單位公章。
見證取樣檢測和實體檢測滿足以下要求:
①見證取樣檢測、實體檢測、樁基檢測等應簽訂書面委托合同,見證取樣檢測應由建設單位委托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承擔,原則上一個工程項目只委托一家檢測機構承擔見證取樣檢測業務;保障性安居工程、校舍工程等國有資金投資建設項目,結構實體質量檢測應由建設單位委托檢測;
②施工單位根據工程情況,編制見證取樣送檢計劃并報監理單位審批;
③見證取樣數量和檢測項目符合設計和規范規定,涉及結構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的試塊、試件和材料,比例不少于有關技術標準規定取樣數量的30%,重點工程、國有資金投資的公共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執行見證取樣和送檢的比例為100%;
④見證取樣人員應取得安徽省建設管理部門統一頒發的崗位證書,具備相應資格;每個工程項目的取樣員、見證員最低配備均各不少于1人;建筑面積5萬m2以上或工程造價5千萬元以上工程項目,取樣員、見證員最低配備均各不少于2人;
⑤取樣員和見證員明確后,要書面告知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檢測單位和該工程的質量監督機構,在施工過程中,不得隨意更換;
⑥見證員按技術標準進行見證取樣,對試樣進行唯一性標識,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唯一性識別標識,鋼筋和混凝土等重要原材料見證取樣,要留存影像資料;
⑦材料信息,項目部要設立建筑材料、構配件樣品留樣室,留樣的材料、構配件要標注名稱、規格、型號、生產廠家等信息,標注清晰,樣品要歸類,以備核查后期進場材料質量。
項目部對施工過程的質量標準化實施情況進行檢查,檢查內容包括技術交底、樣板引路、三檢制、檢驗批、分項、分部工程和隱蔽工程驗收、材料質量管理、成品保護、質量問題處理、質量改進等。
施工前,項目技術負責人根據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方案的要求,向質量管理人員、班組長逐層進行技術交底,并辦理簽字手續。
技術交底要圖文并茂、淺顯易懂,具有可操作行和針對性,便于落到實處。建筑面積3萬㎡以上的項目,在樣板集中展示部位設置班前講評臺,現場依據樣板進行技術交底。有條件的制作標準工藝視頻交底教程。
工程施工實行樣板引路制度,做到樣板先行。工序施工前,在施工現場做實物樣板、工程樣板、圖片樣板等。樣板包括模板安裝、鋼筋綁扎、混凝土成型、砌體組砌、建筑防水、外墻保溫、常見質量問題防治等。混凝土結構重點展示梁、板、柱、墻鋼筋接頭和交叉處理、保護層控制、模板支設方法、混凝土成型質量等,墻體重點展示砌筑排磚、構造柱和圈梁設置、拉結筋設置、梭磚斜砌和墻梁、墻柱部位構造處理等,并留有影像資料,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大面積施工。
施工過程中認真落實三檢制。砌體結構的承重墻、柱和框架結構(框-剪結構)的框架柱、剪力墻、填充墻,每施工完一個檢驗批,要進行實測實量,并將結果如實地填寫在質量檢查標識內,標識粘貼在受檢部位,公示檢查結果。質量檢查標識標注內容包括墻、柱垂直度、平整度、軸線位移、截面尺寸、外墻上下窗偏移等,并有檢查日期和操作人、檢查人姓名。
工程施工前,要制定檢驗批劃分計劃,經監理確認后不得隨意更改。檢驗批、分項、分部工程按規范要求程序組織驗收。
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由施工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填寫,監理工程師組織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等進行驗收,并填寫驗收記錄。
分項工程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項目施工員、質量檢查員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組織驗收,并形成驗收記錄。
分部工程由項目經理組織技術負責人、質量檢查員、施工員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報總監理工程師組織建設、設計、勘察、施工等單位進行驗收,并形成驗收記錄。
項目部建立質量問題處理制度和質量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對質量問題的分類、分級報告流程作出規定,明確對質量問題處理的職責、權限和工作流程,保存質量問題的處理和驗收記錄。
項目部針對工程的具體情況,制定質量常見問題的防治措施,并符合安徽省《住宅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技術規程》的要求,積極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消除工程質量通病。
項目部按照PDCA循環的方式進行質量改進。及時搜集和整理檢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對產生質量問題的主要方面進行原因分析,制定對策,加以實施;對實施后的效果加以驗證,并將有效的措施加以鞏固,應用到下一階段的工程施工。PDCA循環應有相關的記錄。
4.1.1 實體質量抽測項目
①混凝土強度;
②現澆樓板厚度;
③鋼筋保護層厚度;
④混凝土構件截面尺寸、垂直度、表面平整度;
⑤砌體垂直度、表面平整度。
4.1.2 實體質量抽測項目
4.1.2.1 混凝土強度
①混凝土強度抽測以梁、柱、墻等構件為主,具體抽測構件根據施工圖紙隨機抽取。房屋總建筑工程面積5萬m2以下的抽測3個構件,每增加2萬m2增加1個構件。市政基礎設施項目按照工程實際情況確定抽測數量。
②被抽測的建筑物、構筑物或市政橋梁的砼養護齡期應達到等效養護齡期,即日平均養護溫度逐日累計應達600℃·d。
③混凝土強度代表值不小于設計值,也不宜超過設計值的130%。
4.1.2.2 現澆樓板厚度
①現澆樓板厚度抽測部位根據施工圖紙隨機抽取。房屋總建筑工程面積5萬m2以下的抽測3個構件,每增加2萬m2增加1個構件。
②樓板厚度檢測采用超聲法或鉆孔實測法。
4.1.2.3 鋼筋保護層厚度
①鋼筋保護層厚度抽測以梁、板類構件為主,具體抽測構件根據施工圖紙隨機抽取。房屋總建筑工程面積5萬m2以下的抽測3個構件,每增加2萬m2增加1個構件。
②保護層厚度檢測主要依據《混凝土中鋼筋檢測技術規程》(JGJ/T152),采用電磁感應法檢測,必要時可采用剔鑿的方法驗證。
③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允許偏差:梁類構件為+10mm,-7mm;板類構件為+8mm,-5mm。
4.1.2.4 混凝土構件截面尺寸、垂直度、表面平整度
①混凝土構件截面尺寸、垂直度、表面平整度抽測部位根據施工圖紙隨機抽取。房屋總建筑工程面積5萬m2以下的抽測3個構件,每增加2萬m2增加1個構件。
②截面尺寸宜在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的位置測量。
③垂直度宜在一面墻距邊角300mm左、右的兩處測量,柱的相鄰兩個面測量。
④表面平整度測量宜在一面墻按45°角斜放靠尺測量。跨洞口部位優先選測。
4.1.2.5 砌體垂直度、表面平整度
①砌體垂直度、表面平整度抽測部位根據施工圖紙隨機抽取。房屋總建筑工程面積5萬m2以下的抽測3處墻,每增加2萬m2增加1處墻。
②垂直度測量宜在一面墻距邊角300mm左、右的兩處測量,測量部位選擇正手墻面。
③表面平整度測量宜在一面墻按45°角斜放靠尺測量。優先選取帶門窗、過道洞口的墻面,測量部位選擇正手墻面。
4.1.3 不合格情況處理
當實體質量抽測出現異常值或嚴重不合格時,由工程所在地質量監督機構責令建設單位委托具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復測,根據復測結果督促處理,確保工程不留質量隱患。
包括混凝土觀感和砌體觀感。
4.2.1 觀感質量檢查
在具備檢查條件的結構層中抽取3個層數目測。
4.2.2 觀感質量檢查項目要符合下列規定
4.2.2.1 混凝土觀感
混凝土外觀不得有蜂窩、麻面、疏松、孔洞、露筋、夾渣、開裂等質量缺陷。
當混凝土出現嚴重缺陷時,由施工單位提出技術處理方案,并經監理(建設)單位認可后進行處理,對經處理的部位要重新檢查驗收。
當混凝土出現一般缺陷時,由施工單位按技術處理方案進行處理,并重新檢查驗收。
4.2.2.2 砌體觀感
砌體組砌正確、排磚合理、頭縫密實、表面平整、外觀清潔、灰縫平直均勻、馬牙槎留置規范、構造滿足要求,不得出現瞎縫、假縫、透縫、通縫的現象。
實施質量標準化管理,推動施工現場標準化管理和施工,將激發廣大工程技術人員主動性,積極投身于工程質量常見問題防治工作,推動工藝工法的開發、應用,推動建筑科技成果轉化,加速人才培養和經驗積累,從而為全面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建立一套長期有效,切實可行的工作機制。
[1]建質〔2013〕141號,安徽省建設工程施工質量標準化示范工程管理指導意見[S].
[2]王來賓.實施質量標準化管理有效預防常見質量問題[J].工程質量,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