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陽 王 莉
(黃河科技學院,河南 鄭州450063)
淺談項目的施工質量管理
馬明陽 王 莉
(黃河科技學院,河南 鄭州450063)
質量是一個建筑的核心,也是當前社會比較關注的熱點話題。建筑工程施工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影響其質量的因素有很多。施工質量管理,對于整個工程的質量控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控制
目前,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建筑本身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在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卻是越來越明顯。
我國質量管理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將之劃分為兩大階段。從1949年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的經濟處于計劃經濟時期,我國的質量管理也基本上是在政府主導下進行的,企業則基本上處于一種被動和從屬的地位。自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逐漸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企業開始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政府的職能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從對企業的直接管理逐漸轉變為間接地管理和宏觀指導。
建筑工程的特點概括起來包括以下幾點:(1)產品的固定性、多樣性、形體龐大、高投入、生產周期長、具有風險性;(2)生產的流動性、社會性、生產的外部約束性。由上述建設工程的特點,形成了建筑工程質量本身具備了以下特點:建筑工程質量受設計者的水平高低、材料質量好壞、施工方法正確與否、技術措施是否到位、人員素質的高低、工期等多因素的影響。
人是施工過程的主體,工程質量的好壞受到所有參加工程項目施工的工程管理人員、施工人員、監理人員共同作用。他們是形成工程質量的主要因素。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質基礎,材料的質量是工程質量最起碼的保障,材料的質量如果不符合要求,那么工程質量就不可能達到要求。
施工過程中的方法,指在工程項目整個建設周期內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工藝流程、組織措施、檢測手段和施工組織設計等。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往往是比較多的,直接影響工程質量。
影響工程項目質量的環境因素較多,工程技術環境,如工程地質、水文、氣象等;工程管理環境,如質量保證體系、質量管理制度等;勞動環境,如勞動組合、勞動工具、工作面等;人文環境,如當地的風土人情、社會治安、富裕程度等。環境因素對于工程質量的影響,具有復雜多變的特點,如氣象條件變化萬千,溫度、濕度、大風、暴雨、酷暑、嚴寒都直接影響工程質量。
1)針對工程的工期要求、質量要求,建立健全項目經理部的組織機構,成立由項目經理、項目總工程師、五科一室的各職能部門、形成層層負責的質量保證體系。
2)圍繞生產管理,確立工程質量目標,成立生產技術科、工程科、質量安全科、設備材料科、財務核算科和綜合辦公室,確保質量目標的實現。
3)建立質量責任制,項目經理是工程質量的第一責任人,項目部各部門按照公司的《質量手冊》,負責各自的質量管理工作,簽訂質量保證書。
1)建立質量目標的分級責任保證體系,將質量指標分級下達,形成由項目經理、項目總工程師、職能部門、工長、班組和每一個參與施工的人員層層負責的質量保證體系。
2)嚴格按照《質量手冊》的要求,對施工過程中的合同評審、物資采購、檢驗和試驗等要素制定質量預控措施,將影響工程質量的各種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
3)結合設計、質量、工期等要求,針對工程的每一個重要部位、關鍵部位依據國家施工驗收規范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術保證措施,作為施工質量指導書。
4)認真熟悉圖紙,按照設計要求精心組織施工。實行三級技術交底制度。
5)設置工序質量控制要點,施工中項目專職質量檢查員和各工種質量檢查員加強對各控制點的檢查。
6)實行原材料進場復驗制度,鋼材、水泥、防水材料必須先復驗后使用。
7)測量工作由專人負責,要及時辦理記錄及驗收,并注意保護好測量標志。
8)裝飾工程施工前必須先做樣板,樣板經各方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大面積施工。
9)做好成品保護工作,非施工人員和車輛不經允許不得進入現場。裝飾完后的房間應鎖門,不得隨意進入。
10)水電安裝應注意與土建配合,按工序及時穿插施工,不得損壞土建成品。
1)嚴格執行“三檢”與“專檢”相結合的質量檢驗制度。“三檢制度”,即自檢、專檢和互檢。
2)堅持召開質量例會,定期由質量安全科召開質量專題會議,針對施工中所出現的問題,加以研究,尋找克服的辦法,在以后的施工中避免同類問題重復出現。
3)實行質量否決權制度,上道工序質量問題一經發現,專職質量檢查員有權下令下道工序停止作業。
4)認真做好砼試配、試塊抗壓、鋼筋試驗等各項試驗工作。
5)執行隱蔽工程檢查驗收制度,不合格的項目不允許進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1)組織有關職能部門及主要施工技術人員參加圖紙會審,接受設計院的設計交底,掌握工程結構特點和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藝。
2)根據工程的平面特點,結合施工條件,繪制施工平面布置圖,并組織有關部門準備實施。
3)根據招標文件的規定及工程的結構特點,并結合企業的技術水平、管理能力及機械設備、周轉材料等條件,進行統籌安排,確定施工方案,編制施工組織設計。
4)對主要施工部位、關鍵過程和特殊過程的質量控制,要編制施工工藝文件,由企業的總工程師進行一級交底,項目主任工程師組織二級技術交底,并指導項目部技術部門完善三級交底。
5)編制外加工、外購件需用計劃,并協助編制工程材料、地方材料和市場物資的需用計劃。
6)編制鋼筋成型料單及各種配件的需用量計劃,并提出有關技術指標和質量標準。
1)材料及設備的采購
對即將進場的材料、構配件、設備嚴格按標準檢查,材料要按規定取樣復驗,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材料堅決不能進場。
2)施工班組選擇
首先考慮選擇有經驗、有技術的施工班組作為施工隊伍,并及時對他們進行技術和安全交底。特殊工種人員一律持證上崗,杜絕無證上崗現象。
3)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質量預控,從“三工序”、“三檢查”入手,把好“三關”,堅持“三個不準”,做到“五個一樣”,使施工全過程處于受控狀態,對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施工結果,堅決不予驗收。
4)嚴格技術復核、隱蔽工程驗收制度
技術復核人,要有明確復核內容、部位、復核人員及復核方法,隱蔽工程未經業主、監理等有關人員簽字認可,一律不準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1)各施工班組應及時、準確、真實地進行預檢、隱檢、觀測和試驗工作,作好班組質量檢驗及工程使用功能的測試。
2)每月四次對工程質量進行全面檢查、總結,施工員、各班組長每日都要進行現場質量檢查,杜絕質量隱患發生。
3)資料員負責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和保管,實事求是的進行資料整理。
4)相關單位和部門做好工程質量的驗收和評定工作。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水平的不斷提高,許多新的質量問題也突顯出來,我們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首先應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然后再解決這些質量問題,使我國的建筑行業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1]焦叔斌,陳運濤.質量管理學[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9.
[2]廖品槐.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8.
[3]馬呈陽.論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
鄧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