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琴
(河北省秦皇島昌黎縣直第一學區后兩山小學)
復習對提高小學數學知識的掌握水平,進一步發展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畢業總復習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分層復習,促進全面提高,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在六年級的數學復習階段開始前,老師要首先明確數學教學的目的、教學任務、知識范圍、順序與結構,教學重點與難點,這些一定要讓學生掌握。其次,要全面了解全班情況,知道每一位學生現在學到了什么程度,還需要加強哪些方面的知識;要針對學生的特點,明確應該用什么方法去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起來,使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最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結合六年級知識特征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
在六年級的數學復習中,首先要抓好五個方面的基礎知識運用:一是概念。要讓學生真正理解每部分的知識點,把容易混淆的內容一一區別開來。比如,讓學生判斷等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能不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嗎?等等。二是開拓視野。在數學復習中,老師要注重開拓學生的視野,不斷反饋教學。比如,a 的3/5與b 的1/4 相等,比較a、b 大小(a、b 都不為零)。解答完這個題,再給學生出一道題:甲班的4/5 同乙班的3/4 的人數相等,那么,甲班同乙班人數誰多誰少?稍微這么一改,有的學生就無從下手了。教師應提示學生a、b 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那么甲班和乙班是班級的名稱,它同a、b 有何聯系?這時候有的學生就明白了。三是公式推導。比如,圓的面積、圓柱的體積等計算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讓學生進行回顧,親自實踐、親自品嘗。四是知識對比。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的意義,尤其是小數、分數的乘法意義,學生們容易混淆。要從整數乘法入手,看學生是不是寫成幾個數相加的形式,讓學生動手動腦去探索,真正理解他們的意義。五是計算能力。很多學生到了六年級,連基本加減乘除計算都算錯,更談不上應用題了。老師普遍認為是學生太粗心、不認真。追根溯源,原因還是在老師。我們要培養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首先要讓學生觀察式子,進行分析,看是否能用簡便方法,其次結合四則混合運算進行計算。學會了做題方法,還要讓學生反復練習,檢查結果。在此基礎上,教師不斷地反饋教學,讓學生把知識掌握了,應用更靈活,計算準確率就高了。
一要注意培養學生合理、靈活地應用簡便方法進行計算的能力。在復習量的計量和幾何初步知識時,注意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鞏固畫圖和測量的技能。二要培養一題多變的能力。重點是要抓住母題,使學生知道題目源于母題,萬變不離其宗。通過改變條件、問題和情境,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還必須注意對學生進行解題思維靈活性的培養,啟發學生多思考,從而達到善于思考,逐步提高學生的應變及解題能力。三是是培養操作實踐的能力。如八寶粥公司請包裝公司設計一個能裝12 罐八寶粥的盒子。[八寶粥罐子為圓柱形,底面直徑6 厘米,高13 厘米]你準備怎樣設計?(提示:包裝盒一般可設計成長方體,要求需要多少硬紙板是求長方體的表面積,所以我們應該想辦法知道長方體的長、寬、高,即先確定八寶粥罐子怎么擺)這時不急于讓學生做,讓學生找易拉罐擺放。通過親身實踐可以獲得直接感受把題解出來。但有的同學做得不切合實際,確定的長、寬、高不適中。所以教師必須把學生做的幾種方法都一一列出來讓學生比較。通過比較學生們選用最省料的方法。
作為教師要善于分析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到底困在哪里?用什么手段解決?我認為除了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備課外,還要根據記憶和遺忘的規律,重視信息反饋原理的運用,及時鞏固當堂效果;要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堅持科學訓練,進行查漏補缺,提高學生的知識素質,在這方面應做到:細水長流逐一補,以新帶舊分散補,突出對象個別補。在班里成立幾個小組,每小組選擇一個學習好的負責,成績好的學生教成績差的學生,這樣成績差的學生進步了,成績好的成績更好了,整個班掀起你追我趕的學習氣氛,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轉變為主動的學習。
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搞好畢業班復習工作的保障。畢業班的教師在指導學生復習知識的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如部分學生認為老師沒有講授新知識,于是經常聚在一起玩耍、游戲,個別學生寫一些早戀方面的信或紙條等,對這些不利于復習的思想行為,老師都要及時給予幫助、教育。
教師還應經常與家長聯系,利用家長會或家訪的機會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家長時刻注意子女的異常表現,配合老師共同教育,使其全身心投入復習,健康成長。
對學生的疏導要有針對性,善于把握不同類型的學生的心理特點。如優等生一般都較自傲。有時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可采用提醒式,在肯定他們成績的同時,用委婉、含蓄的語言指出其缺點,使他們領會老師意圖,正確估量自己;后進生在班級中往往較自卑,表現對抗心理,應采用對話談心式,用道理來說服他們,令他們心服口服,特別要挖掘他們的閃光點,樹立起他們的自信心。中等生自認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缺乏前進的動力,對什么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應采用觸動式的談心方法,在掌握分寸的前提下,以“剛”克“剛”,促其猛醒。對犯錯的同學,不能一味地狠批猛罵,而應當采用“參照式”的方式找他們談心,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犯錯誤的原因,引起反思,增強改過的信心。
復習一定要注重質量,要在重溫舊知、強化技能的基礎上向外延伸擴展。通過對已有知識的再認識與再應用,以及對知識的拓寬延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為未來初中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