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玲
(甘肅省皋蘭縣城北幼兒園)
創造性思維是以感知、記憶、思考、聯想、理解等能力為基礎,以綜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級心理活動。幼兒時期關于創新能力的拓展,對成長教育過程中的思維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最珍貴的東西從人才轉變為信息,又從信息轉變成為創造的能力。誰能奪取先機在未知的領域做出成就,開辟出他人不曾發覺的商機或機遇,誰就是時代的引領者。一個孩子將來能在事業上生活上發展到何種境界,關鍵就在于他的創新能力。
幼兒的游戲主導著他們的認知和社會性發展,幼兒的各種學習多是通過游戲活動進行的,游戲是幼兒教育的最佳途徑。而游戲中通過運用與現實物相仿的代替物,想象建構虛假游戲情景,使游戲本身富有濃厚的創造氛圍。象征性的主題游戲需要選擇主題、創編情節、角色協調,各種現實物的替代符號的創想和靈活運用以及人際矛盾的協調等,這都能激發幼兒的創造想象,激勵他們提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游戲對幼兒心理發展的促進作用不容小覷,具有其他活動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游戲是促進幼兒認知發展和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渠道,要求兒童擁有與他人進行言語溝通,自我控制,理解他人和理解游戲規則的能力,這些能力對幼兒創造性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寬松的氛圍可以釋放孩子的創造潛能。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的過程中,為幼兒營造一個寬松愉悅、安全和諧的環境和氛圍是至關重要的。在寬松良好環境里長大的孩子一般較有自信心,愛冒險,善于嘗試新事物,喜歡以創造性的方式表現自己。孩子喜歡動手,喜歡探索未知的世界。作為家長或老師,如能在合適的時間,適當地干預、指點、示范,就能促進孩子的創造行為。
父母應給孩子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孩子自由游戲,在游戲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此時父母應盡量袖手旁觀,不急于發表自己的意見,也不要急于宣布結論或提供答案。只有在孩子缺乏信心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辦時,父母才可伸手幫一把,提一些方向性的問題,如:“還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嗎?為什么不這樣試試看呢?”以拓展孩子的思維空間,重新激發孩子的創造熱情。這類活動一般每次持續時間在一個小時左右為宜。
幼兒階段在人成長的一系列階段中,扮演著“好奇寶寶”的角色,從3歲至6、7 歲,兒童記憶力會有顯著的提高,邏輯思維也開始萌芽。在這里要特別注意的是,幼兒階段,兒童的無意想象經常出現,而有意想象日益豐富。隨著幼兒知識經驗的積累、觀察能力的提高和表象的豐富,幼兒的想象活動發展出創造性成分,而隨著各種知識的不斷豐富,腦中儲備的大量表象以及思維發展的抽象概括能力水平得到提高,創造能力便得到明顯的發展。
作為家長或老師,應不時啟發孩子勤發現,多思考。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及尋求答案、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孩子在日常生活、學習、游戲中,從多角度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逐漸養成自身的思維模式,創造模式。比如,父母給孩子買了一個電動玩具小汽車,可以適當詢問孩子“這跟你原來的玩具有什么不同之處?”“這跟平時我們家里的小轎車有什么不同?”“怎么樣才能讓玩具小汽車往前跑,往后倒,往左轉彎?”再比如,孩子喜歡吃紅燒魚,可以在吃飯的時候詢問他“魚還有什么不同的做法?”“紅燒魚和清蒸魚在味道方面有什么不一樣?”“紅燒魚的味道是甜的,酸的還是辣的?”
通過這種適當的引導,可以引導孩子多問問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創造。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每一個事物,都可以作為啟發孩子多角度思維的內容。而發散性思維的訓練則是培養創新能力的前提。
幼兒進行學習的環境基本是幼兒園的課堂和家中。在幼兒園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珍惜孩子們的好奇心,通過實踐活動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引導和訓練。
例如,美術的發散訓練,可以讓孩子們自由繪畫自己想畫的東西,可以是天空、太陽、云彩、溪流、大樹、家和爸爸媽媽,通過繪畫的線條及涂鴉了解孩子們的性格及內心感受。比如,一個幼兒大部分涂鴉的色彩都是紅色和黃色,則能反映出他熱情的性格;但如果是綠色和藍色為主調,性格則偏沉靜。
再例如,音樂創造性的培養,可以給予孩子們一些簡單的樂器,如豎笛、小鼓,培養幼兒的結構感及音樂感,也可以彈著鋼琴讓孩子們自由的哼歌吟誦,對思維的發散具有極大的效果。
除音樂美術這些基礎的素質教育環節之外,家長還可以在家買一些提高孩子創造能力的教具,如七巧板、沙畫、算盤等,教會孩子們使用,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可以通過操作過程及最終成品了解孩子豐富而復雜的內心世界。
參加社會活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孩子的創造能力和創造激情。例如帶領孩子們參觀當地的科技館,了解科技作品,激發科學探索的興趣,從而進一步培養熱愛科學的情感。或是參與幼兒園等教育機構組織的各類公益活動,增加愛心的同時,接觸社會百態,為創造能力的發展打下基礎。
幼兒的創造想象能力具有新穎性、神奇性、超越性和前瞻性。愛因斯坦認為,想象可以超越一切。創造想象的性質是科學思想發展的前奏,兒童的創造想象蘊含著理想性,潛在著指向未來的方向性。
孩童時期的異想天開在成人世界看來過于虛幻,但卻代表著未來科學幻想的先聲,保護和發展幼兒的創新能力,成為世界教育史上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1]郭璇.論自我意識在兒童個性和潛能發展中的培養價值[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2002,(04).
[2]陀婷.論兒童的潛能與兒童的教育——關于幼兒參加興趣班的思考[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2009,(01).
[3]趙穎.教師創新思維對幼兒創造潛能發展的影響[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