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笑
(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物業部)
青年已經成為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工作的主力軍,在企業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青年人才是企業中最具創造性、可塑性的核心力量,正逐步實現從生力軍向主力軍的角色轉變,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和自身特點:
通過走訪與青年人座談、個別訪談了解到,對剛剛畢業進入企業的青年人來說,經過學校的專業學習,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在踏入社會參加工作后,都滿懷雄心壯志,希望能夠得到企業的重視,擁有良好的成長環境和發展平臺,相信通過自身努力會健康成長、快速成才;對已參加工作且累積了一定工作經驗的青年人才來說,工作上的認真學習和經驗積累,使自身具備了一定的生產、經營、管理能力,渴望獲得更加廣闊的舞臺以施展才華,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領導和同事的肯定,充分體現自我價值。同時,對于理論知識的深化和儲備也有更高的要求。
當前青年思想解放、精力充沛、感情豐富、工作熱情高、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強、對新生事物較為敏感,可塑性強,他們渴望獲得培訓教育機會,更傾向于具有挑戰性、創造性的任務。通過企業有計劃的培養鍛煉,他們可以在不同的崗位間合理流動,具備成為一專多能的多面手潛質。同時,青年人參加工作時間相對不長,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發展時期,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通過正確的思想教育、良好的企業文化熏陶和先進典型事跡加以引導和培養,對他們的健康成長非常有利。
物業系統青年人普遍關注行業發展動態,關注企業未來發展、經營形勢、安全生產、市場開拓、收入分配等情況,關注社會上的熱點、焦點問題,愿意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老員工的傳幫帶與青年人的思維開闊相結合,容易碰撞出創新的火花。
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圍繞企業戰略發展需要,按照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注重實際、群眾公認的原則和“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加強對青年人才培養工作的宏觀指導。緊密圍繞本單位“十二五”期間發展戰略目標,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和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制定了企業“十二五”期間人才發展規劃、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工作方案和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及人才庫實施辦法等制度文件。按照人才規劃指引,結合企業實際,統籌推進“五支人才隊伍”建設,特別是青年人才隊伍建設,為企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努力營造人才匯聚、人才輩出、人盡其用的生動局面。
1.搭建人才培養平臺,拓寬人才培養渠道,推動青年人才綜合素質水平提升
著力在推動青年項目經理、青年骨干隊伍建設上下功夫。一是搭建人才培養交流平臺。定期舉辦青年項目經理經驗交流會,項目經理就物業管理模式與管理經驗進行交流分享,為項目經理開闊思路與眼界、交流經驗與相互學習提供了有效的途徑與平臺。二是對標先進“走出去”。組織青年項目經理、業務骨干赴行業龍頭企業考察,學習交流項目管理經驗,組織召開專題研討會,推動成果轉化,激發了青年項目經理創新求變的內生動力。三是搭建內部培訓基地,打造內訓師隊伍。在優秀項目設立內部培訓基地,組建內訓師隊伍,成為培養和輸送青年人才的有效載體,通過現場參觀和經驗交流等形式,對啟發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起到了有效的推進作用,已成為青年人才培養的孵化器。
2.注重青年人才內部輪崗輪換流動,有效提升青年人才綜合能力素質
企業始終重視對人才的挖掘、培養、鍛煉,將適合的人才放在適當的崗位上,讓其發揮更大的作用,承擔更多的責任。通過選派總部管理人員到基層、外埠項目鍛煉、選派項目青年骨干到總部培養鍛煉、輪崗交流等形式,通過多崗位多層次的歷練,打造復合型青年業務骨干團隊。
3.共青團組織積極服務青年成長成才
一是為青年搭建展示平臺。企業團組織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本單位各項目廣泛開展“崗、號、手”創建活動,帶動青年立足崗位、建功立業,培養了一批青年崗位能手,走上管理崗位,成為各單位的骨干力量;4個項目獲評“北京市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1個項目獲評“全國青年文明號”榮譽。二是持續做好“推優”工作。加大“推優入黨”力度,凡28歲以下青年一律通過“推優”加入黨組織;做好“推優薦才”,由團委牽頭,經過組織推薦、個人推薦的形式,經過嚴格考察,建立了本單位青年人才庫,為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探索推進人才分級分類管理。三是發揮典型引路作用。將優秀青年典型事跡通過OA辦公平臺、宣傳欄等形式廣泛宣傳,發揮典型引路作用,營造“比學趕幫超”氛圍,有效激勵青年員工崗位立功的熱情。
在調研中發現,青年管理干部、技術骨干數量偏少;政工類、復合型管理人才數量偏少;技術精湛的技術人員不足。
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把青年人才培養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納入目標考核管理范疇,在企業內部大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持續推進人才強企戰略,大力營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政策環境。根據企業“十三五”發展規劃,認真研究人才需求數量、素質和結構,科學制定企業“十三五”人才規劃,統籌做好青年人才選拔、引進、培養、使用和儲備等工作。組織、人事部門要研究制定考核、評價、激勵機制,加強目標考核管理,并對青年人才培養工作進行督促檢查,確保工作落到實處。
一是要創新人才理念。牢固樹立“人人能成才、 處處有舞臺”的人才工作理念。二是要完善用才機制。將企業各類人才都納入通道之中,不斷拓寬青年人才成長發展方式。三是要優化選才辦法。做到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選人用人標準。四是要全面引入競爭機制,讓“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把有志向、能開拓、懂經營、善決策、精技術、會管理的優秀青年人才推到重要崗位。
一是進一步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多層次、寬渠道吸納各類企業發展需要的人才。二是立足大項目,實施大培訓,依托優秀項目作為內部培訓基地,定向培養青年骨干,充分利用內訓師隊伍,推進企業自主培訓,特別是廣泛開展崗位技能培訓。三是創新人才培養方式。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方式相結合,選派具有發展潛力的青年骨干到行業先進企業交流學習,同時聘請專家開展講座、培訓等,不斷拓展人才培養方式。
進一步加強績效考核嚴肅性,充分體現激勵作用,發揮個人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按照德、能、勤、績、廉5個要素,將定性考評與定量考評綜合考量,進一步細化考核內容和標準,體現員工工作的真實狀態。通過績效考核,使青年人在聘用、薪酬、晉升、培訓等方面形成有機結合,使績效考核與青年人才培養和青年人才發展形成更加緊密的聯系,促進企業人力資源水平的整體提高,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于企業青年人才思想工作各個方面,大力開展理想信念、社會公德、職業道德教育,引導青年人才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時講解企業的決策部署、目標任務、主要措施,幫助青年人正確認識形勢、堅定信心、扎實工作。同時要加強企業文化教育,增強青年人才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