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工作法治化,就必須進一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憲法、工會法及相關法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去開展工作。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運用科學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是人民民主權利和意愿的直接反應,是全社會必須嚴格遵守的最高行為準則。所以我們講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基本原則、重大方針、重要政策在國家法治上的最高體現。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國家把每年12月4日定為國家憲法日,在全社會普遍開展憲法教育,宣傳憲法,弘揚憲法精神。工會組織作為黨和政府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作為職工利益的代表者維護者,一切工作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并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要增強廣大干部職工忠于、遵守、維護和運用憲法的自覺意識,樹立起對憲法的信仰和敬畏,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兵團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工會干部要帶頭維護憲法尊嚴,樹立憲法意識,培養憲法思維,嚴格依憲法辦事。在廣大職工中廣泛開展憲法教育,形成濃厚的學習憲法氛圍,讓憲法家喻戶曉,使廣大職工群眾,成為憲法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指出:“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聯系的廣大人民群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力量,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基本依靠。”新形勢下,工會組織不僅要嚴格遵守憲法,而且要嚴格按照《工會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規開展工作,不斷提升法治化水平。要實現工會工作法治化,關鍵是要增強工會干部法治思維和用法治方式開展工作的能力,從而不斷提升工會工作整體的法治化水平。要按照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要求,聚焦發揮兵團維穩戍邊特殊作用,緊緊圍繞著力擴大覆蓋面,增強代表性;著力強化服務意識,提升維權能力;著力加強隊伍建議,提升保障水平的要求,推動改革發展,維護職工權益,協調勞動關系,促進社會穩定。各級工會組織,要緊密結合單位實際,要在牢固樹立法治觀念上下功夫。要樹立法治意識,增強法治觀念,提升依法辦事的能力,各級工會領導干部要帶頭學法、模范守法,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擁護者,
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要在努力掌握法治知識上下功夫。各級工會組織要把學法用法放到重要位置,落實到實處。要切實掌握法治基本知識,熟悉理解法治規則和方式。善于運用法律手段開展工作。要在夯實法治宣傳上下功夫。職工的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的權威要靠職工群眾維護。各級工會要認真組織廣大職工群眾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自覺學習各種法律知識,通過形式豐富、扎實有效地宣傳活動,才能真正在基層形成和營造一種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要在加強法治理論研究、培養法律人才上下功夫。要從兵團實際出發,針對新常態下勞動關系領域和工運事業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圍繞工會工作法律建設新任務新要求,積極研究法治理論,指導工作實踐。要充分利用工會自身資源和社會資源,有計劃地培養法律專業人才,建設工會專門人才隊伍、搭建社會化職工法律服務平臺,更好地為職工服務。要在依法推進工會組建下功夫。要依法完善工會組建制度,轉變工會組建方式,引導和動員職工依法行使憲法,工會法賦予的結社權利,探索實踐在師市合一,團鎮合一模式下,建設工會路子,幫助和指導職工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參加和組建工會,要依法組建和完善工會機構、依法維護工會干部合法權益和依法履職。要在依法管理工會事務上下功夫。要依法健全工會會籍、工會活動、工會經費和財產管理等規章制度,構建完善、科學的內部管理體系,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開展工作,切實提高工會依法開展工作的水平。要在依法履行工會職責上下功夫。各級工會組織要牢記自己的使命與職責,全面推進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根本方針的落實,把維護職工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權益,落實職工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作為根本任務。要在依法維護職工權益上下功夫。要在加強工會法律監督,努力維護職工群眾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積極推進職工群眾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權利得到落實。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促進職工舒心工作,體面勞動。
法治是一個國家走向現代文明的標志,也是我們實現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的必由之路。我們要凝心聚力,聚焦更好地發揮穩定器、大熔爐、示范區作用,著眼著力于抓基層、強基礎,抓維穩、強根本,抓維權、強服務,抓素質、強隊伍,抓作風、強能力,抓創新、強活力,扎實推進兵團各級工會工作法制化建設,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偉大實踐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