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紅
(上杭縣衛生局 福建 上杭)
在基層醫療單位推行會計集中核算,其目的是增強對基層醫療單位的財務管理及監督,公允反映基層醫療單位的全年收支狀況,使基層醫療單位的財務活動全面規范化,提高基層醫療部門的財務核算水平。
在此之前,國家雖然陸續制定推行了有關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會計及財務核算制度,但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財務工作仍一直存在著突出的問題,表現為:第一,會計核算缺乏有效的監督,會計工作效率低下,賬務混亂;第二,內部職權劃分不夠清楚,缺乏有效的輪崗制度,這使得基層醫療機構的財務工作一直成為醫療系統管理工作的難點和重點。針對這種混亂現狀,醫療衛生管理部門果斷在基層醫療單位推行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對改善基層醫療機構的會計核算工作產生了積極的作用:第一,使基層醫療機構的日常核算工作實現了統一的賬務處理,各項核算工作更加規范、正規化;第二,加強了會計監督的作用,避免了資金的隨意支出,從源頭上控制了醫院的收入流失情況,同時通過對基建項目和醫療設備采購的監管,減少浪費。推行會計集中核算工作雖然起到了相當大的積極作用,但目前基層醫療機構的集中核算工作實務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還有著很大的提升空間。
(1)缺乏清晰的會計責任主體。基層醫療機構在推行會計集中核算工作實際中,普遍存在會計核算和報賬工作相脫節的情況,醫療基層單位的日常業務收入支出,如果不及時、規范的報賬到集中核算中心,不按時地進行往來賬項的核對工作,很容易引起會計數據的失真化。由于會計集中核算遠離實際經濟業務的發生,很容易導致核算中心財務人員變成單純的核算、記賬人員,而無法起到對各單位經濟業務的監督功能。如果基層醫療單位自身缺乏完善的內控制度,很有可能出現報賬人員的報賬工作是經過粉飾處理的,會計核算中心在不知曉實際業務的情況下,僅能夠審查票據是否真實、合法,是無法對經濟業務的合理性進行監督的。如果出現失真的會計信息和相關的會計責任糾紛,很容易在集中核算中心和基層醫療單位之間出現互相推諉的現象。沒有明晰的責任主體,對會計集中核算工作的廣泛實行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2)財務管理和監督工作弱化,難以落實到位。基層醫療單位廣泛實行會計集中核算之后,其經營中所有資金收支報賬核算均通過集中核算中心來進行,這使得各基層單位的會計業務活動普遍依賴于集中核算中心,而集中核算中心發揮的又僅僅是 集中核算收支、進行事前監督 的作用,難以取代基層醫療單位的各項會計工作活動。集中核算制度對于核算中心工作的過度依賴,使得基層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弱化,難以發揮其應有的管理及監督職能。同時由于推廣集中核算后,基層單位領導的權力被大大削弱,這導致部分領導片面認為會計核算不再是本單位的事,本單位只需每月把收支進行整理,去集中核算中心報賬就行了,導致單位忽視了日常的財務管理工作。不僅是基層醫療單位無法發揮其管理監督作用,由于集中核算中心實施賬務處理核算的依據是下面機構的上報數據,導致了核算中心對于各類實際業務活動及經費的開支情況了解局限于報賬人員的報賬情況,而缺乏對經營業務活動實際情況的了解,這直接導致核算中心人員無法實際發揮其職務監督作用。
(3)財務報賬人員業務素質不高,管理落后。實行財務集中核算制度后,業務素質較強的衛生系統會計都被抽調到了會計核算中心,加上各基層單位也不再設置專門的會計崗位,只有報賬員這一職位;許多報賬人員由于自身會計業務能力存在不足,難以實際開展好本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比如對收入中資金方面的管理,單位財務人員對于機構內病人欠費及欠保的資金無法及時收回,管理也存在諸多漏洞,并且缺乏對相關責任人員的考核情況,結果就出現單位的收入數據持續向好,但實際資金出現了緊張局面,甚至出現缺口。
(1)明確崗位責任,落實會計責任主體。在基層醫療單位及集中核算中心,要明確各崗位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度,同時使會計責任主體明晰化,以分清相關違規違法行為的責任劃分。在明晰相關責任的同時,還應加強基層醫療單位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完善單位自身的收支核算制度、會計檔案保管、相關的績效評價制度,為會計集中核算和劃分權責提供基礎保證。核算中心也要制定出詳細制度,確保核算中心及時向各基層單位報送會計報表,根據核算中發現的問題按時向基層單位提出切實可行的財務管理改進建議,要服務于基層單位的日常管理,在服務中實現監督功能,使集中核算中心和各基層機構的財務活動聯系更加緊密。
(2)提高思想認識,強化管理和監督工作。在推行集中核算工作之后,許多單位的領導層都顯得心灰意冷,因為他們的職權受到了削弱,對單位的財務活動開始做起了甩手掌柜,這種認識具有非常大的片面性。有關部門應當正確宣傳會計集中核算的積極意義,這是提高基層單位財務管理水平、預防職務犯罪的重要舉措;同時,在實行集中核算后,單位的領導人仍然是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須對單位的各項會計工作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同時基層單位自身也要減少對核算中心的依賴,不僅要做好上級規定的定期報賬工作,還應強化本單位內的財務管理,達到財務工作從以核算為目標到以管理為目標的轉變。具體可以有下述方面:第一,研究制定各項經費支出的標準。通過制定合理適當、可行性較高的經費開支水平,尤其是有關值班工資、福利補助、績效獎勵等方面,可以使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對于一些政策性較強、支出數額較大的項目,在實際執行前須得到上級的批準。第二,要強化單位的內部監督工作,切實改變當前工作重核算輕監督,使工作轉向重預算執行約束、重監督管理上面去。核算中心也要加強對各核算單位的預算管理工作,結合各單位的實際情況合理科學地編制預算,認真進行各筆業務活動的開支審核工作,嚴防違規支出。
(3)加強財務人員培訓學習,提升財務管理效率。國家雖然陸續制定推行了有關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會計及財務核算制度,但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財務工作仍一直存在著突出的問題。層單位財務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直接決定基層財務工作開展的效果,因此提升廣大財務人員的職業素質對于提高會計集中核算實際成果有著重大的實際意義。應對集中核算中心和基層報賬員加強定期的財務審批報賬程序學習、財務管理專業知識的強化、自動化辦公軟件的操作、集中核算要求的認識。同時,要提升基層報賬人員的待遇水平,從而吸引更多的具有較強業務能力的財務人員加入到這一崗位上來。
1.靳夢超.試論基層醫療機構實施財務集中核算的相關問題.新經濟,2014(Z2).
2.康學忠.淺析會計集中核算制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運用.河南科技,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