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勇 孫 芳
(鹽城市亭湖區南洋鎮農村經濟經營管理服務中心 江蘇 鹽城)
如何從制度上進一步規范鎮直事業單位和農村財務管理行為,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提高資金使用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南洋鎮根據上級要求,結合實際,從進一步強化會計核算服務入手,對鎮直事業單位和農村財務管理體制進行了大膽改革,變 單純管理型 為 綜合服務型 ,變 分散監管為 集中監管 ,變 松散監管 為 緊密監管 。充分發揮農經機構人才集中、管理規范的優勢,于2002 年10月成立了鎮農經管理與會計服務中心,專門負責鎮直事業單位和村級財務核算代理,并建立健全了一系列適應改革形勢的財務管理制度。通過幾年的運行,這種會計核算體制得到逐步規范,保證了農村各項經濟活動的正常開展,使鎮村財務管理工作走上了規范化的道路。2014 年度,鎮農經管理與會計服務中心實現會計核算代理服務收入27.32 萬元。
(1)統一思想認識,解決害怕失權的顧慮。對村賬鎮代理、事業單位會計代理及對水利工程水費實行代理核算,起初阻力較大,各代理單位反映最多的是增加了資金開支方面的管理環節,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資金使用的自由權。針對種種不同意見,我們主動出擊,解決代理單位的思想顧慮。通過政策學習和細致的思想工作,使他們認識到實行會計集中代理核算服務是新形勢下加強會計核算工作的需要,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需要,是促進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同時確立了 三權(所有權、收益權、使用權)不變的原則,從而解除了思想顧慮,促使相關代理單位的賬目順利移交,為實行會計集中核算打下了基礎。
(2)推行微機管理,提高代理核算的質量。鎮會計代理服務中心先后共投入3 萬余元,購置了記賬用微機6 臺,激光打印機3 臺,并組建了內部局域網。由于本鎮各項會計核算代理實行電算化管理,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實現了財務透明公開,有效地改變了財務管理混亂的局面,實現了由 事后管理 向 事前監督、事中把關、事后審核 的轉變,杜絕了坐收坐支、截留收入、私設 小金庫、公款私存等現象,節省了非生產性支出。
(3)實行集中管理,強化會計核算的監督。主要實行了三個 集中,即集中辦理資金結算、集中進行會計核算、集中管理會計檔案。目前納入會計代理服務中心集中核算的鎮直事業單位和行政村共35 個核算單位,按照不同的資金性質設立核算賬戶42 套,平均每天處理原始憑證420 余份,銀行資金撥付量130 余萬元。由于財務收支都必須通過會計中心賬戶,在會計代理服務中心的公開監督下進行,各代理單位遵守財經紀律的意識也明顯增強,一些超標準、不合理的支出明顯減少。據統計,會計中心自2002 年10 月份成立至今,共拒付各種違規支出128 次,不符合規定的補貼、補助以及各種違規罰款等共計金額1389.6 萬元;拒付不符合規定向二級單位甚至無撥款關系的單位撥款8 次,金額556萬元;糾正各種不規范原始憑證93 份,涉及金額1963.3萬元;糾正私自增加的農民負擔金額311.28 萬元;對超標準接待以及用途不明確的支出也提出了整改要求。
(1)實行村賬鎮代理,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將村級財務收支管理在 三權 不變的前提下,在全面清理的基礎上,由村委會委托,鎮會計代理服務中心進行代理。將全鎮農業村居分成四個片,明確四名代記賬員分別記載核算村級全部收支賬務。代理內容包括收支審核、代理記賬、票據管理、資金管理、財務輔導、村級財務公開等內容。代理過程中,我們規定不得以任何借口和形式平調挪用村級集體資金,不得阻撓資金所有者的合理開支。鎮通過代理服務行為參與村級財務監督管理,具體指導、監督、審計村級財務活動,確保了集體資產實現保值增值。
(2)實行事業單位會計代理,強化預算外資金管理。農村稅費改革以后,鎮直事業單位普遍存在資金運轉困難的問題,為提高資金運用效率,保證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轉,我們借鑒財政部門組建會計結算中心的做法,將鎮直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納入鎮會計代理服務中心,實行集中統一代理。目前,由鎮直接管理的21 個事業單位全部進入了會計服務中心,實行集中代理核算。鎮直事業單位的會計代理,核心是實行 收支兩條線,著重建立兩個機制:一是建立預算約束機制。將各事業單位的預算外收入納入部門預算,并嚴格按照收入進度和支出預算撥付資金。二是建立票據管理機制。將票據管理與資金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杜絕收入不入賬的現象。
(3)實行水利工程水費代理核算,規范農民負擔行為。水利工程水費征收工作,面廣量大、政策性強。過去負擔項目計算口徑不一致,征收部門自行操作,多頭收費,既增加了村組干部的負擔,又得不到群眾的理解支持。我們根據這一實際情況,建立了南洋鎮為農服務大廳,對全鎮水利工程水費、一事一議籌資、以資代勞款等農民承擔的所有項目,都由鎮會計代理服務中心統一把關扎口,實行代理核算,從而率先探索出一條農民負擔微機化管理的新模式,得到了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省、市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從農民負擔監督卡、水費公示卡打印、各戶賬務記載到各村實征費用全部轉入相關賬戶,鎮會計代理服務中心完全按政策辦事,實行 一條龍 服務,既方便了群眾按時、足額繳納各項費用,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維護了農民負擔政策的嚴肅性。
會計核算代理服務工作能否健康有序地運行,關鍵是要建立一套科學、規范的規章制度作保證。我們在會計核算代理服務上,著重實施了四項制度。
一是嚴格的財務審批制度。村級組織1000 元以上的大額經濟開支須經 兩委 討論,交村民大會、代表會議表決,經鎮會計服務中心審核后,報鎮分管負責人批準;500 1000 元的開支經 兩委 和村務公開監督小組集體討論決定,由村支書和村財務主管領導聯批;500 元以下的小額開支由財務主管領導審批。鎮直事業財務收支必須堅持一支筆審批的原則,實行包干使用,分級把關,統一結算。一次性支出在1000 元以下的由單位負責人審批;一次性支出在1000 元以上的報分管領導審核把關后,再由單位負責人審批。
二是規范的憑證審核制度。村級所有進賬的原始憑證都必須先經民主理財小組集體討論,對憑證的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進行初審,審核同意后加蓋民主理財專用章;會計代理服務中心代記賬員依法再審,凡符合原始憑證 六要素 的單據方可進賬,不合格的一律作退回處理。
三是完善的內部崗位責任制度。完善財經主管領導、村務公開監督小組、代賬員、出納員的崗位責任制度。實行權利與義務對等原則,提高法律責任意識,規范財務管理行為。鎮會計代理服務中心按照職位不兼容的原則設置會計崗位,制定嚴格的崗位責任制,加強業務監督,每年組織兩次內部賬務觀摩活動,并幫助代理單位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及時整改相關問題。
四是科學的年度項目收支預決算制度。各村的財務收支,每年年初由各村按鎮統一口徑編制預算,報鎮會計代理服務中心備案,年終由鎮會計代理服務中心會同相關村,編制決算,并將預決算方案在村務公開欄中向全體村民進行公開。鎮直事業單位年初根據收支情況編制本單位的收支預算,平時由鎮會計服務中心與相關單位共同監督,控制開支,年終由會計代理中心負責決算,并將決算資料報送相關代理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