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媛紅
(四川省南充市西華師范大學)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來源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授,其要求全國的各大高校深入貫徹落實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基本方針,以此來培養社會上更多的高素質型人才。其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身負重任,以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目的。鑒于此,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培養教師的綜合素質等已成為各大高校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重點關注方向。其中,分析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素質構成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從以下幾個不同的方面來分析教師的素質構成。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黨對學生的教育重點,其實質就是一種為實現社會主義思想政治目的實踐活動,帶有著非常濃重的政治氣息,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具備足夠的政治素質和思想素質。
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力度既可以實現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的價值,同時也保證了學生政治素質的提升。政治素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關系著思想政治理論教師對黨、對人民以及國家的根本態度,同時也關系到國家高等院校教育成果的成敗。另外,政治素質決定了一個人的政治立場和方向,需要教師深入了解馬克思主義,并做到堅持馬克思主義,才能做好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這項持久性較強的事業,最終將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傳授給學生。如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政治素質達不到標準,就容易將政治方向偏移。因此,只有提高教師的政治素質,才能使馬克思主義真理得到有效傳播,并幫助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去觀察分析國內外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的各種新問題。
思想素質就是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為核心的思想路線,要求教師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有一定的造詣,在工作中要具備一種崇尚科學的創新精神。人類的思想決定各種行為的產生,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該具備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思想觀念。
我國社會處于轉型期,任何人都容易產生一些不良思潮,例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難免會挑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底線。而作為一名政治思想理論課教師,必須使自己的政治頭腦時刻保持清醒,使自己的心理與行為符合政治思想的要求,并且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時刻保持著一種良好的思想境界以及正確的思想觀念。
教師的業務能力素質一般是由教師的教學行為所決定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需要練就多種本領,從而加強培養自身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能力。教師的業務能力素質主要包括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
教學能力是衡量每個教師素質水平的主要參考值,也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最基本的能力素質。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學能力體現在多個方面,例如教師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計劃能力。另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具有一定的實踐性,一旦教師的社會實踐經驗不足,在課程講授過程中就會出現抽象而有空洞的重復理論教學,不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因此,教師在具體授課過程中,一定要對學生難點問題實施有針對性的講解,特別是當涉及社會敏感問題的時候。而要想提高對教學課堂的掌握程度,則要求教師能夠廣泛接觸社會,掌握大量社會信息,并且用鮮活的教學實例來感染和教育學生。
現階段各高校都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這主要是由馬克思主義理論、國內外科學發展形勢以及當代大學生學習特點所決定的。一方面要樹立嚴肅的科研態度,促進科研式教學的發展;另一方面,教師還應該在教學中搞科研,養成濃厚的科研興趣,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科研能夠有機結合,開創以科研促進教學,以教學開展科研,教學與科研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同時,還要基于思想政治理論來指導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研精神,訓練學生的理論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
人格魅力屬于教師素質的內在因素,主要反映在言行舉止、風度氣質等方面,并且高尚人格魅力可促進發揮積極、健康的感召力和影響力。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取決于教師深邃的學識魅力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并且能夠在教學中做到“教”與“行”的和諧統一。以下為教師人格魅力的體現要點。
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理想信念往往處于精神的最高層面,引領著人的精神發展。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師要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設定為自身的理想信念,堅定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仰,并把這種信仰上升為堅定不移的信念。
事業心對于一位思想政治理論教師來說極為重要,它體現了教師對于教育事業的決心和耐心。教師只有對這份事業充滿了信心,才會有旺盛的精力和積極的態度來完成國家賦予的教育使命,將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授予學生,堅定其信念,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責任心則是現代社會教育對教師的一種行為要求,同時這也是作為一名合格教師所必備的素質。所謂教師的責任心一方面表現在將自己對國家和黨的滿腔熱愛轉化為一種培養國家棟梁的動力和實際行動。另一方面體現在教師的教育行為促使了大學生堅定地承擔起建設壯大中華的使命,培養社會責任意識,維護社會秩序,自覺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權益,遠離一切違法行為,并能守紀守法、嚴格要求自己,不斷追求真善美。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體現在教師應調動師生之間的真實情感,使學生的思維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內容產生共鳴。教師與學生相互之間坦誠真摯的情感主要表現為下列兩點:
(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啟發式教學,誘導學生自行領會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意識,以平等的態度與學生共同探討理論的熱點、難點問題。(2)在教學之外,教師要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這樣的師生感情是純真的、無私的、不計任何回報的。
師德可謂是教師的內心靈魂,優秀的師德風范可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樹立良好的形象,因此,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做到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有利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當今社會上很多人的社會責任感淡薄,急功近利,職業道德匱乏。因此,若要培養出祖國的棟梁,身為教師必須起到帶頭作用。注重職業道德的自我修養,徹底改變傳統的師道尊嚴氛圍,尊重學生的人格,積極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個體之間的差異,對每一個學生做到公正公平。同時,教師的道德主要還體現在生活當中,只有在生活中注重道德品質的自我修養,才能將道德風范內化為教師的真正意識,進而養成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綜合素質,離不開學校對教師的精心栽培,更離不開教師自身修養的提高,這兩者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方都會影響到教師綜合素質的發展。為此,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素質構成分析顯得格外重要,可有效促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各大高校急需打造一批對學生負責、事業心和責任心強、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以及高尚的品德等高素質的教學團隊,加快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
金曉明,葉利軍.論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質的基本途徑[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