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鋒 張偉強 陳燕升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就業競爭力是一種多層次的集合體,它既包括專業知識、學歷、學習能力、分析思考能力等“技術技能”,又包括職業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等因素決定的“概念技能”,又稱職業核心能力。高職學生就業競爭力是指在學生能力系統中起主導作用的一種綜合性能力,包含專業技術技能和職業核心能力兩個方面。
國家高職院校的建設從20 世紀80 年代起步,90 年代末發展步伐加快,高職院校的前身多為中專中職學校,高職院校建立后,學校的人才培養主要分流為延續中專中職模式及“本科壓縮餅干”模式。
針對高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不強,不能滿足用人單位需求的問題進行深入調查,發現問題的根源在于高職學生在校期間特別是在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的黃金時段缺乏對企業用人素質需求的了解,在校期間缺乏有計劃地進行各項能力的培養。
提升高職學生就業競爭力在理論研究和實際操作方面均具有促進作用,對學生就業、高職院校發展、企業用人乃至地方經濟發展都有積極的意義。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是指導中國今后十年教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第六章中關于職業教育的闡述,為我們指明了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從就業的角度研究高職學生就業競爭力等問題,提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職業教育、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對策和建議,能為教育管理部門開展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提升高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能令高職學生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充分了解社會需求,找準自己的職業“切入點”,適應就業競爭的挑戰。目前,在高職畢業生就業過程中有兩種錯位:(1)多數高職在校生只滿足以及格成績完成必修的課程,缺乏專業知識積累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綜合素質較低,思維狹隘,靈活性、創新性欠佳。(2)就業心態浮躁,眼高手低,盲目攀比,輕易跳槽。
大力發展高職教育已經成為我國當前教育部門重大而迫切的任務,但是高職教育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宏觀指導,否則其發展就會失去方向;另一方面,國家關于高職政策法規的制定也應以高職教育發展的現狀為依據,特別是高職畢業生就業的現狀,對于相關政策法規的制定尤其具有不可低估的現實意義。
服務區域經濟的發展是高職院校的主要職能之一。提高高職學生就業競爭力,不但能節省用人單位培養人才的時間和金錢成本,還能令高職學生具有良好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促進行業企業的發展,更進一步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提高高職學生就業競爭力可從三個方面進行,即從調查中獲得企業用人素質需求現狀信息,根據需求信息協同企業對高職學生進行素質培養,構建并不斷完善提升就業競爭力的模式。
選擇院校相關專業所在行業中具有代表性的企業進行調查,獲得行業企業各崗位的人員素質要求及職業晉升途徑,以之作為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依據。用人企業不同的崗位對員工的素質要求不同。
根據調查獲得的需求信息協同企業對高職學生進行素質培養分兩步進行,一是協同企業在素質培養的各個環節開展工作,二是在能力培養中進行分類培養。
高職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相對穩定而又不斷完善的培養模式。構建健康、高效的校企協同提升高職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模式,是保證高職學生獲得良好就業競爭力的必要條件。模式的構建以企業用人的素質需求為導向,以企業為依托,以項目為載體,發動專業建設的全體教師在學生在校期間進行全程培養,在不同的學習環節中全方位滲透。
提升高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主要有兩個目標:(1)解決高職學生的就業率問題。(2)解決高職學生就業質量的問題,因此,評估指標也包括此兩方面。在就業質量方面,因高職畢業生的服務對象主要是用人企業,故高職學生就業競爭力的評估應以用人企業的評價為主,學生自身的滿意度并重。故此,評估高職學生就業競爭力提升的效果可從高職學生的就業率、用人企業滿意度、學生就業滿意度、學生職業規劃實現或職業晉升情況等方面進行。
以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通信工程監理、市場營銷專業為例,在對學生進行素質培養前,學校充分調查了通信工程監理龍頭企業廣東達安項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建筑材料龍頭企業廣東建華管樁集團有限公司,獲得通信工程監理專業人員和市場營銷人員的人才素質需求和企業員工晉升途徑等資料。
武洪明,許湘岳.職業溝通教程[M].人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