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創營
(臨猗縣第一職業中學)
目前,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工作,但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同度還不高,特別是職業學校的生源大多來自于農村,學生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吃苦能力差,創業意識不強,有的中途退學。因此,做好新形勢下職業學校德育工作非常重要。我們結合職業高中學校德育工作的新特點、新觀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了學生健康成長。
要樹立正確人才觀,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要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必須保證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成才觀,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人生出彩。
1.進行成才觀教育。我們臨猗縣第一職業中學9月新生入學,就組織學生學習職業教育有關文件精神,了解黨和國家領導人對發展職業教育的指示,利用板報、廣播、櫥窗介紹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趨勢,讓學生感到在職業學校讀書不但不低人一等,而且能夠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贏得社會尊重,從而激勵他們甩掉思想包袱,克服自卑心理。
2.在成長中強化成才意識。我們學校開設了音樂、舞蹈、書法、美術、體育等課外活動小組20 余個,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可以自由選擇參加各項活動,爭取德育積分。通過廣泛開展課外興趣活動,學生體會到了成長的快樂,強化了成才意識。
3.專業活動中確立正確成才觀。我們開設了汽車、烹飪、攝影等專業第二課堂活動10 余個,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和動手能力。我們與企業聯合,將企業研發機構建在學校,由企業確定研究課題,建立科研小組,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擔任組長,強化學生主動參與企業技術改造和新產品的研發意識。通過參與技術研發,學生感受到了學習專業技能、進行技術創新的快樂,進一步樹立了正確的成才觀。
職業學校德育工作者,要積極配合專業教師、班主任,通過多種活動鞏固學生的專業思想,讓學生樹立起遠大理想,達到我們思想道德教育及職業教育的目的。
1.組織學生開展人才需求狀況調查。我們以專業組為單位,專業教師帶隊,深入企業、廠礦,走入農村、社區,走訪廠長、經理,了解用人單位人才需求,讓學生明白廣大企業缺乏的正是具有一技之長的人才,企業想要的不是高學歷,而是一大批高技能人才。通過組織調查,學生確立了自己所學專業知識有用武之地,更深刻理解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道理。
2.舉辦畢業生事跡報告會。我們開展了職業學校優秀畢業生追蹤調查,組織近10年來職業學校畢業生成才的優秀典型,介紹自己在職業學校的學習經歷和進入社會后的創業經歷,介紹他們用所學專業知識服務于社會和創業致富的體會,使學生看到就業、創業的希望和自己專業知識的不足,從而樹立起遠大理想,增強學習動力。
要把提高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高度融合,要讓受教育者牢固樹立敬業守信、精益求精等職業精神。我們職業學校德育工作要將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和創業能力貫穿到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
1.在實踐教學中培養職業精神。我們改革專業教學環節,突出專業與產業、職業崗位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生實踐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按照企業生產流程進行,讓學生明白每一個崗位上一絲不茍,最終才能出好產品,“中國制造”才能走向“優質制造”“精品制造”。只有具備職業精神,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
2.在實踐教學中激發創新意識。我們與企業聯合建設研發中心,聘請企業科研技術人員來校講學,增強學生創新的意識和思維。青年學生思維活躍,觀念新,對新事物接受快,他們成立了科研小組,為企業提供了許多技術創新的解決方案。校企緊密合作的過程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了培養。
我們根據新常態下經濟社會特點,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學校每周開設1~2 節勞動課,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公益勞動,組織學生根據專業特點,走鄉串戶開展各種便民活動以及各種志愿服務活動等。通過勞動,學生確立了正確的勞動觀念,實現了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教育的目的。
作為職業學校的德育工作者,我們要積極探索新常態下德育工作新路子,堅持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出發,按照學生的身心特點,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精神、創業能力培養融為一體,培養具有一技之長、身心健康發展的合格勞動者,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實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