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龍 顏克健
(中鋼集團衡陽重機技工學校)
當前,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機械化、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有力地推動了社會進步,大大地減輕了人們的勞動強度,但鉗工作為機械制造業中廣泛應用的工種,仍然是不可缺少的。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深感形勢的緊迫、任務的艱巨。就如何引導學生學好鉗工專業,提高操作技能進行如下探討。
鉗工不論是裝配鉗工、維修鉗工還是樣板鉗工、模具鉗工,都是體力和手藝的結合,有的學生有畏難情緒,甚至有的怕苦、怕累、怕臟。引導學生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學好鉗工技術,就等于拿到了就業的金鑰匙。過去鉗工叫萬能工種,現在鉗工在機械制造業中仍然廣泛應用,不可替代,企業對鉗工的需求是不斷的、持續的,學好鉗工打基礎,來日就業顯身手。二是掌握鉗工技術,發展空間可期。如果說很多企業不缺人,缺技工,那么在技工里,又尤以缺鉗工為甚,鉗工的技術水平決定了產品的質量和生產的效率。掌握了鉗工技術,在職場上就爭取了主動,技高勝人一籌,能強走遍天下。同時也要告訴學生,隨著技術的進步,鉗工的工作條件大大改善,勞動強度也逐步減輕,正常情況下是完全能夠勝任的。通過上述引導,來打消學生的顧慮,堅定他們學好鉗工技術、將來從事鉗工職業的信心。
理論本自實踐,又反過來指導實踐,現代鉗工必須是有文化的鉗工,才能更好地適應要求,勝任工作,鉗工專業學生的實際操作必須有豐富的理論基礎作保障,這樣操作起來才能得心應手,游刃有余。鉗工專業要系統地學習鉗工相關專業的理論,了解并掌握鉗工基礎知識,只有了解到鉗工基礎知識、工藝知識,理解其精髓思想,才能順利進行實際操作的訓練。特別是要學好機械制圖,掌握“工程語言”,圍繞圖紙上的各個“工程語言要素”來系統地進行理論學習。理論教學內容應圍繞“應知、應會”來開展,突出基礎理論和實用性,避免煩瑣、枯燥的內容。教學方法須廣泛應用多媒體教學平臺,其直觀性強,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能使制圖等教學的復雜抽象變得簡單直觀,同時多采用掛圖、模型等手段簡化教學手段和過程,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鉗工理論知識。
鉗工的特征就是“手上功夫”,一是劃線、鏨削、鋸削、銼削、鉆孔、刮削、研磨等。俗話說“熟能生巧”,只有熟練掌握扎實的鉗工基本功,才能提高鉗工操作技能。鉗工基本操作學習是枯燥、乏味的,看似簡單重復的基本操作,需要鉗工學生的耐心和恒心,只有通過一遍遍鉗工的基本操作,才能提高鉗工學生操作的準確度和操作的效率。當然,在操作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別是操作鉆床等旋轉機器實訓時,必須老師在現場監護,確保安全操作。強化訓練時,首先要教給學生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正確使用工具的方法和正確工作的姿勢。二是工、卡、量具的使用。鉗工工作時刻離不開測量,即工、卡、量具的使用,只有正確使用工、卡、量具,才能進行正確測量,才能在生產、裝配、維修中得到正確的依據,才能及時檢測加工零件是否為合格產品。學生在選擇工、卡、量具的時候,按照金屬直尺、游標卡尺、千分尺、萬能游標量角器、內卡鉗與外卡鉗、水平儀的順序進行;在練習時,按照各種工、卡、量具的結構組成、工作原理、讀數方法、操作步驟進行操作,學生經過使用工、卡、量具操作訓練之后,既能掌握各種工、卡、量具的規范操作,又能熟悉下一步所要操作的零件內容,還能與企業生產實際相結合,使學生在潛意識里形成這樣一個概念,如果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鉗工,首先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檢驗員。三是鉗工的操作技能方法,要結合實際操作的條件和環境因素,要大膽地進行改革,并不斷進行操作技術上的創新。要先從測量和基本功訓練,再到工藝思想的促成,最后到綜合能力的實際訓練,在此過程中,還要不斷學習新技術、新工藝,才能使鉗工學生操作技能水平真正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學生正處于長身體、學知識的黃金時期,教師要根據學生特點,引導和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競賽活動。以多種形式的技能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上進心、榮譽感、成就感,一對一,對手賽;組和組,集體賽;看誰學得快,看誰做得好。競賽要根據學生學習技能的不同階段,適時開展,一環扣一環,環環推進,學校要高度重視,提供條件,投入相應費用,確保競賽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要引導學生把專業技能訓練與考取鉗工四級職業資格證書相結合,以技能競賽為契機,在鉗工專業學生中不斷掀起學知識、練技能的熱潮,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鉗工操作技能的不斷提升。
機械制造業作為一個傳統的領域已經發展了很多年,積累了不少理論和實踐經驗,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各個方面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強烈。機械制造業作為深入各行各業的成熟產業,也面臨著很多新的問題。而鉗工作為機械制造業中最基本的技術工種,無疑面臨更大的挑戰,筆者認為要想提高鉗工技能,鉗工專業學生需要進行系統、科學的理論知識學習,更要在實際的操作技能中進行訓練,并通過實際操作不斷自我學習、總結和提高。
[1]陳華.關于鉗工實訓教學有效性的探討[J].教育研究,2013(3):40-41.
[2]姚季.提高鉗工操作技能的一些嘗試[J].科技向導,2013(17):143.
[3]安艷.如何開展鉗工技能訓練[J].科技資訊,2011(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