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澤全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各省市的速滑協會,應該從實際出發,建立一套更為完善的對教練員的考核和評價體系,進一步加強對速滑教練員的監管力度,適時進行考核抽樣,對教練員賽前心理輔導訓練的效果進行考核,及時對教學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更正,不斷提高教練員的執教水平和能力。賽前心理的訓練不僅只存在于速滑項目之中,因而,相關組織部門應該增強跨學科之間的交流和學習,為速滑項目的賽前心理訓練提供更多的參考性意見,為不斷更改和創新理論觀念提供重要的支撐。教練員必須長期重視運動員的心理素質,運動員良好的心理素質不是短期內通過幾次心理訓練就能形成的,而是長期系統的心理訓練逐漸積累和發展的,運動員有穩定的心理和扎實的專項技術才是取得勝利的關鍵。
速滑運動員應該積極主動地配合教練員一起完成賽前心理的訓練,每個人的心理活動都存在差異,但是每個人心理的動向運動員自身最為了解。因此,不論教練員采取多么科學的方法,多么個性化的培訓模式,最為重要的還在于,運動員本身是否對賽前心理訓練有所認識。如果運動員本身對于賽前心理的訓練并不重視,采用一種敷衍的態度,消極對待,那么即使再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以及訓練理念,也無法使運動員的賽前心理訓練起到應有的效果。因此,速滑運動員必須自主調動自己的主觀情緒,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明確賽期心理訓練的目的,進一步配合教練完成相應的訓練任務和目的。
教練員要更加完善一體化的心理訓練模式,加大后備人才的選拔力度。速滑運動員的訓練和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長期的、系統性的訓練是保證運動員取得優異成績的前提和重要保證。賽前心理的訓練更是如此,要更為科學地選拔后備人才,并對其進行心理的輔導和訓練,就要使運動員在整個成長的過程之中,不僅接受專業的技能訓練,同時還要接受專業的心理訓練。高校相關領導以及各組織部門,應聘請和組織專業的體育科研人員介入速滑項目的訓練,和教練員之間形成一種良性的反映,通過更多的科學手段,為運動員的心理訓練以及輔導提供更為可靠的依據。這是提高速滑教練員心理訓練手段的重要方法。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到在心理訓練理論和思路上不斷發展,在這樣不斷的發展之中,不斷地更新速滑項目的意義和內涵,通過一系列的改變來適應速滑項目后備人才的選拔需要。
加強速滑教練員的崗位培訓,相關管理和組織部門要根據每一年的比賽時間以及修整周期,適當地組織安排速滑教練員進行培訓,并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有關賽前心理的輔導和訓練,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在短期的培訓中,最大限度地提升速滑教練員的水平。在培訓中,要盡可能邀請心理學、生理學以及相關學科的專家,進行多方面的會談,對賽前心理訓練之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多方面的、集中性的跨學科和跨領域的討論。這樣正規系統性的學習和培訓,是提高心理訓練能力的一種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徑。同時,學校應該盡可能選派優秀的速滑教練員,在積極參加崗位培訓的同時,更多地同省外乃至國外的優秀速滑教練員進行交流學習,在學習國內外教練員優秀經驗的同時,選擇一條最為適合速滑未來發展的道路。
速滑項目要求運動員必須要具有強大的心理能力和力量,而任何一種心理品質的形成,并非短時期內能夠塑造的,改善運動員的心理素質,提高其抗壓的能力,是通過長時間在訓練和實踐之中獲得的。沒有任何賽前的心理訓練方法是一學就會的,這樣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因此,運動員必須在日常的訓練之中,堅持進行賽前的心理訓練,不斷地學習,循序漸進,這樣才能夠取得滿意的效果。對速滑運動員進行心理訓練的目的在于,在比賽之中承受更多的心理壓力,更好地完成技戰術的動作,進而取得優異的比賽成績,正因如此,賽前的心理訓練要和體能以及技戰術訓練適時地相結合,通過賽前的心理訓練,及時總結并應用于比賽之中。
[1]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0.
[2]馬啟偉.體育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