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芳
(重慶工商大學外語學院)
當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實踐,始終處于英語教學的邊緣,多數人對于英語翻譯教學的理念與目標都沒有明確的認識,通常將英語翻譯教學等同于英語教學。在這樣錯誤的認識下,在實際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夠依據學生的英語水平與學習特點以及課程目標來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從而不利于學生對翻譯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目前,許多大學英語翻譯課程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英語課程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局限為詞匯和句子的翻譯,從而偏離了大學生英語翻譯課程的目標,不利于學生英語翻譯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當前許多高等院校在大學生英語翻譯課程上所使用的教材依然是多年前的舊教材,即使使用的是近年編撰的新教材,教材內容和教學方式也比較單一,整體上沒有多大改變。而在實際的大學英語翻譯課程中,教師也只能依靠基本教材來拼湊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盡管每一節課都布置了相應的課后練習,但是這些習題知識對課程內容當中的詞匯、句子以及語法上的鞏固練習,并沒有真正涉及對翻譯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當前大學英語翻譯教材所使用的案例內容很少涉及外交商貿、醫學以及科學技術上的內容,這也使得學生的學習內容過于狹窄,不能夠很好地拓展學生的學習范圍。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高等院校大學英語翻譯專業學生對跨文化領域知識比較匱乏,這也是大學英語翻譯課程的設計缺陷的體現。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較少,閱讀范圍也狹窄,特別是很多學生并沒有注重英語閱讀對翻譯能力形成的作用,只是將大部分時間用在課程內容的學習與聽說能力的聯系上,從而使得學生的詞匯掌握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學生跨文化知識面過于狹窄以及缺乏國際文化修養,使得學生在實際的翻譯課程學習中不能夠很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
首先,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加強教師在東西方翻譯理論以及口譯、筆譯技巧上的研究學習能力;其次,加強長期從事翻譯教學教師的漢語知識水平,同時也要加強對全球各國文化的知識學習;最后,創建大學英語翻譯的客座教授機制,依據課程培養目標,聘請經驗豐富的翻譯家,開展教學案例的分析,從而使學生能夠走出教學課堂,培養翻譯實踐能力。
為了順應時代潮流,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內容應當多貼近生活,并且要多以實際當中的材料與實例為教學內容。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上要采用課堂上對內容詳細講解與課外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方法,教師可以運用定期的講座與開設選修課的形式,來促進學生對翻譯技巧以及中外文化差異的學習能力,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掌握翻譯的基本特點。在高級階段的翻譯教學當中可以開設西方文化以及商務文化等翻譯教學課程,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傳統的翻譯教學內容以形象、生動的形式展現給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文化背景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這也就要求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當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跨文化知識的導入,加強對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與修養的培養,同時還要促進學生對中外文化差異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對地理位置、人文風俗以及宗教信仰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另外,教師要充分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來拓展自身的詞匯量與知識面,有意識地向學生來推薦經典國外文學作品,鼓勵學生多觀看國外原版電影,這都有利于學生跨文化知識水平的提升。
伴隨著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快和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外交領域的發展也越來越快速,這也就催生我國翻譯產業的迅猛發展,對于翻譯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當前我國高等院校在英語翻譯教學中內容與形式的變革已是必然趨勢,同時加快培養復合型的翻譯人才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所以我國高等院校應當加強教學觀念、教學方式、教材以及師資上的建設,以此來創建符合我國發展國情以及國際發展需求的英語翻譯教學系統。
[1]肖萌.翻譯教學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探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0(12).
[2]班偉.英語專業學生英譯漢翻譯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10(03).
[3]姜蕊.翻譯教學法探討[J].考試周刊,2010(14).
[4]劉和平.論本科翻譯教學的原則與方法[J].中國翻譯,2009(06).
[5]唐曉華.英漢翻譯的誤譯問題探討[J].內江科技,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