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
(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高級職業中學)
實施分層教學模式的基本前提是,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作出符合實際情況的分層。在分層時,我們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各種學習情況,如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接受能力、英語基礎、興趣愛好等,充分認識到班里學生個體間的差異,并以此為依據,對學生進行層次上的劃分。如各方面能力都處于上等水平的,為A層次學生(優秀生),處于中等水平的,為B層次學生(中等生),處于較低水平的,為C層次學生(學困生)。
備課是教師上好一節課的基本前提,對一節課教學質量的高低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在這一環節,身為高職英語教師的我們,應當對英語課本教材進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依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明確不同的教學要求。如C層次學生,要求他們基本掌握教學內容,記憶簡單的英語詞匯即可,B層次學生,要在C層次學生的基礎上,安排一些有一定難度的作文訓練和閱讀訓練,A層次學生,則在B層次學生基礎上,安排一些英語聽說的訓練,從而鍛煉他們運用英語思維思考問題的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也要按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特點,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調整不同的教學內容。如C層次學生,主要注重書本知識的傳授,對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進行講解和訓練,并且在他們學習過程中做到多指導、多幫助;B層次學生,要在C層次學生的學習內容上繼續在深度、廣度上進行拓展,教學方法上,可適當放手,讓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自主研究和探索;A層次學生,在學習內容、英語選題程度上,進行更深層次的拓展,教學方法上,則以學生的自學為主,讓他們在教師組織的英語學習活動中自主構建知識。
在進行評價時,我們要按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如C層次學生,主要看他們是否在原英語學習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并堅持評價的發展性原則,多說鼓勵、肯定性的話語,幫助他們堅定學好英語的自信心;B層次學生,主要看他們是否在保持以往的水平并有向前發展的趨勢;A層次學生,主要看他們是否得到了全面的發展。
總之,若想使他們都能在英語學習方面有所發展,就必須對他們進行有區別的分層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我們的創造精神,促使高職英語的教學質量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劉玉強.高職英語分層教學模式與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職業時空,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