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娟
(江蘇省鄭梁梅高級中學)
實現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意義是:數學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學科,在考試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效課堂是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高效的高中數學課堂是指教師對教材知識結構及其規律的掌握,充分利用各種有效手段,快節奏,高效率,把知識信息傳遞到學生的整體性活動過程中,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實現課堂學習的高效性,降低師生不必要的精力付出,最大限度地利用課堂時間獲取數學教學成績,提高學習效率,這樣學生才有時間鍛煉身體和學習其他學科,從而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實現高效課堂,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教學就是教師有效、合理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使學生都能自主學習,學得愉快、有效。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建立符合現代教學觀的嶄新體系,努力做到“五個轉變”和確立“四種教學觀”。
只有提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才能跟著教師的引導去思考,這是高效課堂的關鍵。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真心關愛學生,和藹的語氣教育學生,積極的心態引導學生,贊賞學生的勞動成果,絕不能挖苦諷刺學生。這樣就能使學生將對數學和數學教師的情感轉化為學習的動力。
學生是數學課堂中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和組織者,要建立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式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習慣。
1.深入了解知識層次差異、能力結構差異、班級、年級差異、個體差異、課時差異、有效時間等,為高效課堂備課做準備。
2.為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環境。對學生要一視同仁,激勵公平競爭。
3.指導學生充分地預習。預習將有力地促進學生的自學能力。
4.加強備課。備課指個人初備、集體備課和個人細備。個人細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自己獨有的想法充實教學各個環節的細節,設計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準備教具或課件、學具,適當準備應急方案,確保上課不打無準備之仗。
5.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詳細安排課堂時間構成。教學思想的不同、教學條件的限制等使的課堂結構各不相同。創建學習型課堂結構,時間就是效率,用好時間才能保證課堂的高效率。教學過程要環環相扣,前后呼應,相互銜接,不浪費每一分鐘。高效的課堂教學要素就是合理的教學程序。
教學目標決定著教學的方向、內容、方法、途徑的選擇。制定完整、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才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認真鉆研教材,依據教材,把握教材、處理教材、精簡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明確,就是要科學、合理地選擇教材中最有價值的地方,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始終明確學習目標。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
教學方法的選用應該回歸課堂的本真。高效的教學效率就是還原課堂清新、自然的本色,采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教學手段,把課堂化繁為簡,去偽存真。教師應該精心設計出相應的、靈活應變、言簡意賅的教學方法。
建立高效課堂,教師應嚴格遵守課內規則:(1)嚴格執行教學規章;(2)提前候課;(3)運用普通話授課,語言簡潔明快,聲音響亮,讓學生注意力集中;(4)靈活運用多媒體設備;(5)板書工整、規范、有條理等。
多媒體和網絡的發展提供了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高科技的新興事物對學生有極強的吸引力,通過圖文并茂的課件、海量的網絡知識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繼承了傳統的教學媒體,又引進了現代化教學媒體,二者綜合設計、有機結合,能準確地傳導信息,及時地反饋調節。這樣能使學生視、聽、觸覺同時并用,吸收率高,獲得的知識靈活、扎實,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尋找前期課堂中存在的問題,以便調整與改進,提高課堂效益。“學”的反思指學生的反思,指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學習方法、措施進行及時的反思,從而吸取經驗教訓,發揮優勢,改正缺點,爭取更好的成績。而教學評價是別人對課堂優點與弊端的指出與糾正。正是有詳細的反思與評價,我們才知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才能找出癥結,總結原因,從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更有利于高效課堂的形成。
總之,構建高效課堂,教師是關鍵。教師靈活運用有效的策略,把課堂看作對話、溝通、合作、共享的場所,為學生主動求知、質疑、解決問題提供空間和機會,讓人人參與到高效的、多向的、高質量的互動課堂教學中,才能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高效的教學才能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意義,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習效果。教師則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樹立與時俱進的觀念,以積極的態度投身于課改的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水平,豐富文化底蘊,加強自身修養,打造富有個性化的獨特魅力。不斷思考、不斷研究,才會最終實現高效課堂,讓課堂的每一分鐘都體現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