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應森
(互助縣職業技術學校)
立體幾何是在學生已有的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一步討論空間圖形的性質。從平面圖形到空間圖形,從平面概念過渡到立體概念,是學生在認知上的一次飛躍,為使學生達到這次飛躍的目的,我們應重視以下幾個問題。
數學概念可以分為兩個重要方面,一個是概念的“質”,即概念的內涵、概念的本質屬性;一個是概念的“量”,即概念的外延,概念的所有對象的和。數學知識都是以概念為基礎的,要是學生得到系統的數學知識,必須有一個清晰的概念,為重視概念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應做到:(1)對概念的引入要自然,解釋概念要得當。(2)聯系實際,揭示概念的內涵。(3)圖形結合,加強直觀教學。(4)縱橫聯系,逐步深化概念。
學生在已有的平面知識的基礎上,過渡到立體幾何,不但要求學生具有豐富的空間想象能力、嚴謹的邏輯推理能力,而且應有較強的平面與空間圖形的轉換能力。如何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順利地渡過立體幾何的入門學習,絕非易事,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學生的識圖、作圖訓練,將其滲透到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達到熟練掌握,應做好以下幾點:
1.教師要規范作圖,言傳身教,并加強作圖原則。想象并繪制正確的空間圖形,是學習與解答立體幾何問題的基礎,透過空間圖形,把握立體幾何的點、線、面、角度、距離之間的內在聯系,啟迪思維,發現解題規律。
2.合理地運用模型,選取最佳位置,畫立體圖形。同一立體模型,由于擺放的位置不同,或觀察的角度不同,可得到不同的立體圖形。有的可使點、線、面的位置關系顯示得清晰、明顯,便于觀察,選擇符合題意的最佳位置,畫出圖形。
3.對照平面圖,畫出翻折圖,培養轉化能力。立體幾何中的一些計算題,大多數都轉化成了平面圖形來計算,另一方面,平面圖形經過翻折轉化成立體圖形。所以要抓住平面圖形翻折后的點、線、面關系。
由于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嚴謹性,要想掌握其中的公理、定理,并合理地應用,必須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推理能力,通過課堂實踐。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首先必須掌握簡單的推理。在每位學生的腦海中形成立體思維,從而解決一些復雜的推理論證。(2)注意推理論證的條理性,組織好推理過程,使之條理分明。(3)反復總結分析問題的思考方法。“分析”時從命題的結論出發,利用已學過的知識,追溯其成立的原因。這樣的逐步追溯,直到和題目符合為止。
對立體幾何的學習,除了正確地掌握概念,準確地作出圖形,合理地推理論證之外,在學習過程中還應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能使知識掌握得更快、更準確,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應該要求學生做到多看、多聽、多想、多練、多總結。只有做到這些,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達到教育目標,培養出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