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智福
(甘肅省甘南州臨潭縣新城鎮西街小學)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在《教育過程》中指出:“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對所學材料本身發生興趣。”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很多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都比較薄弱,再加上小學生的思維不太敏捷,而數學這門學科本身邏輯性強,因此,很多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厭學情緒,深感沒興趣。因此,我們教育工作者要深思,怎樣才能把單調枯燥的一堂數學課變成生動活潑的、學生喜歡的課?其實,數學來源于生活,我們以身邊的事例為材料,以現代化的多媒體手段上課,就會改變這種傳統的教學理念,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時代在進步,科技發展的今天,課程改革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廣大教師要上好每一節課,必須激發學生興趣。眾所周知,要干好每一件事,得有興趣,有了興趣,才有動力。新課導入技能是數學教學技能之一,特別是數學教學的開端,廣大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新課程的導入。
導入新課也就是開始講課,是一堂課的開端,是指教師在講授新課之前運用各種手段,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習動機、興趣,明確學習目的的教學活動。一般來說,導入技能應有如下要求:
要針對教學內容的特點與學生實際,本著有利于學生初步明確學什么、怎么學以及為什么要學等問題采用適當的導入技能。
善于溫故知新。導入的內容要與新課的重點緊密相關,能提示新舊知識聯系的關鍵。
盡量以生動、具體的事例、實驗為依據,引入新知識、新概念。設問與講述要求能達到激學生情、引學生疑、發學生思。
導入要能引人注目,頗有風趣,造成懸念。導入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生動、通俗的語言及熾熱的感情。
課堂導入是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和手段,也是教師講課的良好開端,同時是教師講課必備的一項教學技能。根據新課導入技能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課文內容,經過多年的總結我得出如下幾種方法。
這種導入法是教師直接從課本中提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以有意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開門見山,直接進入學習狀態。例如,以前我們學過長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今天學習另一種物體的體積,也就是圓柱體的體積,能不能將圓柱轉化成以前學過的立體圖形,計算出它的體積呢?因此教師通過操作把圓柱轉化成學生學過的長方體。這種方法通過教師簡潔明快的講述和提問,使得學生如開門見山,豁然開朗,一目了然,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的。
數學知識邏輯性非常強,各知識之間具有較強的層次性和聯續性,總是一環緊扣一環,前面的知識為后面的知識做鋪墊。為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舊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緊緊圍繞新課題設問,讓學生思考,教師通過點題直接導入新課。利用舊知識導入新課,既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還能使學生加深對舊知識點的理解,使學生對新舊知識點的掌握豁然開朗。
設疑導入法即所謂“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是教師通過設疑、布置問題,使得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發現解答自相矛盾,從而積極思考,進一步得知新課主題的方法。如何處理教材,如何設置疑點,是教學藝術的表現,良好的設疑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更有利于對新知識的理解。
運用此法必須做到:(1)巧妙設疑。要針對教材的關鍵、題目的重點和難點,從多角度巧妙地設問。另外,所設的疑點要有一定的難度,使得學生暫時答不上。(2)設疑質疑只是導入法的第一步,在這時候最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得學生思維的火花亮起來,因此,教師必須給予恰當的引導。
多媒體導入法是把不便于課堂直接演示或者以傳統的教育方式無法演示的數學現象和圖像制作成課件或幻燈片,用多媒體來創設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點題導入新課。幻燈片、影視片段、投影儀、電腦等電教設備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選擇適合的導入方法,這就要求教師靜下心來,刻苦鉆研教材,分析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挖掘每一節的切入點,提高新課程的導入技能,使得數學這門學科生動、有趣、易于掌握。
高方玉.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