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波
(重慶市永川區匯龍小學)
探究小學語文卓越課堂閱讀氛圍的營造
唐波
(重慶市永川區匯龍小學)
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教育要求的不斷發展,對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都有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標準,尤其是涉及初等教育這部分的教學要求更是嚴肅而認真。近幾年提出的“卓越課堂”更是成為小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針對小學語文學科的卓越課堂創設進行研究,深入剖析如何在課堂上有效地營造閱讀教學氛圍。
語文教學;卓越課堂;教學氛圍
新時代的教學要求富于變化,但是究其根本主要就包含了一個部分,那就是教學觀念的改變。卓越課堂的創設要求就是教師首先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在變更教學觀念的前提下,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從而取得教學成效的提高。本文針對這個問題以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為前提,進行小學語文卓越課堂閱讀氛圍的教學探究,并列舉出幾點筆者認為比較可行有效的方法。
1.對語文教學的認識度不夠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哪一科的教學,都是由教師主導,學生積極參與,共同完成的教學互動。這個過程中有一點是需要明確的,那就是教師首先要有一定的專業認知度。換句話說,教師首先要明確這一學科的教學重點、教學目標、教學要求等,還要綜合不同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不斷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盡管有些教師采取了新式的綜合性語文教學,仍然沒有明確教學的一些要求,這是卓越性閱讀教學發展亟須攻克的問題。
2.教學模式單一
卓越閱讀課堂的創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必須打破傳統教學的禁錮,開創出一種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寓教于學”的樂趣。由于受到多年應試教育的影響,絕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的還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尤其是涉及閱讀教學,更是遵循“生搬硬套”的陳舊教學觀。就算是有所改變,有愿意聽從學生閱讀看法的教師,也仍然沒有掌握精髓,沒有讓學生抓到“答題點”,導致回答的問題仍然是錯誤、片面的,課堂教學氣氛也是一如既往的沉悶。因此,要想讓閱讀課堂發揮出閱讀本身具有的人文魅力,勢必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要營造良好的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氛圍。
1.明確教學各個要素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方法同語文教學密不可分。在教學要素方面的明確性,直接關系教學質量。教學要素包含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體和教學環境,這幾個方面相輔相成,共同促成教學的完整。筆者在這里針對教師和學生這兩個主體要素做一些討論。首先教師要明確“教育觀”。新時代的閱讀教學形式要求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因此教師必須善于發掘每一位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民主地參與到教學中去。這不僅需要教師發揮教學魅力,更需要教師真正地用“心”,真正去關心和呵護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學和教師內在的和諧統一。至于學生這一部分,每當由學生主動地配合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都要在第一時間給予鼓勵和贊揚,給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榜樣。
2.開創多種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模式十分單一,僅僅是依靠教師的講解,一味地讓學生按照固有的模式進行背誦和解答,罔顧學生的思考和探究過程。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方式收獲微小,課堂低效。因此,要想順利地營造卓越的課堂閱讀氛圍,勢必要開創多種教學模式。在這里,筆者就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簡單地談一談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式教學法”和“情境創設式教學法”。
小組合作式教學法很好理解,就是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通過組員之間的相互討論和不同個體之間的想法整合,進行閱讀材料內在含義的分析和理解,從而學會閱讀方式方法,感悟閱讀魅力。這個過程不僅考驗了學生的基礎閱讀能力,更是將內涵理解和求同存異等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進行綜合,讓學生在閱讀探究的過程中不僅獲取知識,而且學到一些更重要也是更特別的知識。這就是提升學生的閱讀綜合能力的最簡便方法,也是創設卓越閱讀課堂的有效手段之一。
情境創設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將教學內容通過空間和時間的改變創設,讓學生盡可能地貼近教學內容的場景,從而產生共鳴,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發掘教學內容的深度,體會文章含義。比如,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閱讀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授課之前讓學生回顧一下自己與父親之間愛的互動,想一想父親深沉的愛在自己身上的表現是什么。然后再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讓學生回顧一下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場景和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激發起學生的愛心和感恩之心,然后再進行閱讀內容的講解。這樣的教學形式就能很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從而為卓越閱讀課堂良好氛圍的營造提供可能。
卓越閱讀課堂氛圍的營造,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更是為了讓學生將“閱讀任務”變為“閱讀興趣”,是影響個人一生發展的大事。筆者也真心希望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都能吸取教育的創新火花,不斷地提高自己,為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鋪設出一條陽光大道。
劉先菊.淺談小學語文卓越課堂[J].教育科學,2013(09).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