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達(中國石油集團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設計院,吉林 昌邑 132002)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壓力容器在各行各業(yè)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壓力容器技術參數(shù)的優(yōu)劣將直接影響行業(yè)的發(fā)展,因此,對壓力容器的設計方法需要進行不斷的改進,才能滿足行業(yè)的技術需求。在對壓力容器的設計方法進行改進的時候,可以結合應用力學的相關理論。本文通過結合相關的案例,分析了采用應用力學的理論改進壓力容器的設計方法。
在設計壓力容器時,采用圓柱殼大開孔接管應力設計的方法時,遇到的阻礙比較大,這是由于圓柱殼開孔接管受到來自多種負荷的共同作用時,如果這時支管和主殼的連接部位還存在幾何結構不連續(xù)的問題,那么應力就會集中在相貫區(qū)域。當設備破損時,就會引發(fā)一些災害性的事故。為了解決該問題,歐美的一些專家主要采用壓力面積的方法,而我們采用的是等面積補強法,但是這些方法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技術問題,因為這些方法主要適用于一些開孔率較小的容器,因此,需要尋求更加合理的方法來解決大開孔接管的應力設計問題。
針對這一問題,經過多年努力,我們已經尋找到突破口。研究者們對圓柱薄殼方程進行了修正,得到了Morley方程,該方程的主要貢獻是,能夠有效的解決開孔問題,它能夠得到精確的求解結果,并提高設計的精度。此外,在得到Morley方程之前,由于復雜精確方程引發(fā)了很多的數(shù)學難題,而Morley方程使此類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并且,通過相關實驗的數(shù)據(jù)結果可以看出,該方法的可靠性較高,適用范圍較廣。這是壓力容器設計方法的重大改進。
管殼式換熱器是壓力容器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結構比較復雜,主要包括殼體、管箱、換熱管這幾部分,它在壓力容器中的作用非常大,能夠承受絕大部分的壓力,因此,它的設計對于壓力容器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首先,管板的中間部分與換熱器焊接,且本身需要鉆很多孔,管板與殼體、箱管也要分別進行焊接,在設計時必須保證它們之間的緊固性。其次,殼程和管程進行熱交換的流體介質,在壓力和溫度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在設計時要分外注意。再次,在進行管殼式換熱器管板設計時,要充分考慮法蘭預緊力、溫差負荷以及壓差負荷同時作用于管板這一問題。因此,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以上這三方面的因素,根據(jù)壓力容器的結構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才能提高壓力容器的技術參數(shù)。
面對這一設計問題,研究者們提出,將換熱管看成由多個元件組成的彈性體系結構,通過應用力學的相關理論,并結合實際工作時的負載問題,進行綜合的分析研究,這樣就能充分的考慮所有的影響因素,從而提升換熱管的參數(shù),提高其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對于管板削弱系數(shù)的計算,研究者們獲得的計算公式,更加安全、科學、合理,它考慮到每個管板的單元不僅包括邊界為正方形的孔板,另外還包括管孔的圓柱殼,以及兩者間的圓環(huán)結構。充分考慮這些因素之后,得到的量板的彈性系數(shù)就更加的合理。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我國的一些化工裝置也逐漸進入到國際的競爭市場中。面對激烈的競爭,一些歐美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獲得標準技術的話語權。而我國在壓力容器的發(fā)展中,卻沒有與行業(yè)規(guī)模相適應的話語權,這就說明,我國必須要提高壓力容器技術標準的先進性,采用高新的技術手段,推動壓力容器在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進步。首先,要提高全社會對于標準基礎技術研究的重視,遵照國際標準,提高我國壓力容器的設計規(guī)范水平,這樣才能形成自主的知識產權標準。其次,要真正改變現(xiàn)狀,提高技術水平,是需要長期的努力的,這不僅包括研究者們不懈的努力,還應該獲得各方領導的支持,才能行成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設計方法。
對于國際壓力容器的設計規(guī)范標準來說,我們要持有學習、研究,但不迷信的態(tài)度,也就是說,針對一些先進的標準規(guī)范,我們根據(jù)國內的發(fā)展狀況,進行科學的采納,而不是一味的照搬。在設計壓力容器的時候,要對應用力學理論進行分析,對于合理的部分予以吸收,汲取標準中可續(xù)的內容,對于一些不合理的規(guī)則,要大膽的摒棄,要秉承科學合理的實驗精神。
對于壓力容器設計方法的改進,不僅要合理的吸收國際標準,更重要的是要具備自主創(chuàng)新的精神。只有具備自主研發(fā)的能力,才能夠推動壓力容器在各行各業(yè)的廣泛應用。在規(guī)范壓力容器的設計方面,我們需要做的是理論、實踐和工程相輔相成,這三者缺一不可。通過嚴謹?shù)目茖W理論,合理的判定壓力容器設計的正確性,進而通過實踐和工程驗證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這樣才能提高我國自主研發(fā)的能力。
綜上所述,通過對壓力容器設計方法發(fā)展與進步的研究,我國已經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提高了自主設計和研發(fā)的能力,但是,在實際應用中,與一些發(fā)達國家還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們需要積極探索更加科學合理的方法,以提高我國壓力容器的設計規(guī)范水平。
[1]梁君坦.壓力容器設計方法進步研究[J].數(shù)字化用戶,2013,(15):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