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遼河油田分公司歡喜嶺采油廠,遼寧 盤錦 124114)
根據鏈狀采油生產的實際情況來看,歡喜嶺采油廠中歡127的采油作業區生產管理內容有單井產量動態分析與注采調整、監控與管理、原油處理、和油水井工藝措施等,同時,還需要對各組成結構涉及的科技、人力資源、成本、信息等進行有效管理,以確保鏈狀采油生產管理系統的有效運行。在實踐過程中,鏈狀采油生產管理系統各組成結構之間有著較強的關聯性,也存在一定獨立性,在相互促進的情況下,對于保障鏈狀采油生產整個過程的安全性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在原油需求不斷增長的大環境下,油田開發力度必須不斷加大,并注重鏈狀采油生產和管理,將鏈狀采油生產管理貫穿到油田開采的全過程,才能真正促進各個環節的不斷優化,最終優化鏈狀采油生產管理系統、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目前,鏈狀采油生產管理系統的主要組成結構分為支持節點和主要節點兩個部分,其中,支持節點是指人力資源開發、基礎管理、成本等,而主要節點是指油水井作業、地質分析與注采調整、原油外輸和原油開采等,是鏈狀采油生產管理系統高效運行的重要基礎。在實踐過程中,嚴格按照作業區發展戰略目標執行,將單井產量監控作為鏈狀采油生產管理的重要支撐,不斷優化和整合各種資源,才能在保證效益的情況下充分發揮各個節點的優勢,最終保障鏈狀采油生產的整體效益。
根據上述鏈狀采油生產管理系統的組成結構可知,歡喜嶺采油廠中歡127的鏈狀采油生產管理支持節點的優化和實施主要有如下兩個方面:
為了確保人力資源的有效開發,根據實際生產情況進行人力資源開發的管理,應采取的優化和實施策略主要包括如下幾個部分:一是,人員結構優化。歡127區的資料員由原來的10個精簡到3個,將其他人員安排到井區中,因此,井區的兼職資料員只有一個,其需要對各類生產動態信息進行有效收集、對各種資料臺賬進行合理設置,并在技術井區長將相關數據信息進行合理分析、整理等的基礎上,將它們傳到各個部門,是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人力資源的重要途徑。二是,井區動態系統的有效完善。通過井區來制定日常各種活動的動態資料臺賬,并對相關技術進行有效處理,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執行和落實,可以有效優化單井、井區、作業區的信息傳遞環節,從而提高各種信息傳遞的可靠性和速率。三是,合理制定規章制度。根據歡喜嶺采油廠中歡127的鏈狀采油生產管理的實際情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和標準執行,才能有效明確作業區地質組、井區地質崗的工作職責,從而確保鏈狀采油生產順利完成。
對歡喜嶺采油廠中歡127的鏈狀采油生產的整體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并根據其總成本、產量等進行生產能力的有效分配,才能使鏈狀采油生產成本被分解到各個環節。與此同時,有效落實和推廣預算制度,提高執行資金預算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嚴禁所有計劃外的開支情況出現,才能有效構建成本預警體系。在實踐過程中,加強電費、運費、材料費、井下作業費等主要成本項目的管理,嚴格按照每月制定的成本控制計劃操作,并對超支、節余的情況進行全面分析,才能更完善的制定下個月的成本控制計劃,以實現成本、產量、效益的協調發展,最終不斷提高歡喜嶺采油廠中歡127鏈狀采油生產效益。
在合理實施老區精細油藏描述的情況下,采用老井復產與試采評價的方式,可以提高新儲量增長點、產建有利區的有效開發與構建,從而在復查老井、橫向對比儲層等的基礎上,提高老井試采資料的有效利用率,最終達到降低儲量發現成本、增加新區實施產建可靠性和減小投資風險等目的。目前,油藏精細管理的有效實施,是在自然遞減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進行的,需要注重油藏研究的不斷深入,注重“油上出問題、水上找原因”思路的有效樹立,才能確保注水工作的有效開展,從而在對相關動態進行有效分析的基礎上,有效落實相關對策,最終確?;A資料考核管理力度的不斷加大和注水管理的有效實施。與此同時,對如下三個深化內容給以高度重視:注水見效后“整體溫和、局部加強”的開發技術政策的靈活應用、以注水井為中心的注采單元的注采調控、油藏注水后工程論證,才能為優化鏈狀采油生產管理系統提供重要基礎。在對油藏進行動態管理時,需要對如下兩個轉變給以高度重視,才能有效提高鏈狀采油生產的總產量,即從平面向著縱面進行潛力分析的轉變,需要對潛力去的油井進行檢泵加深提液、調參等,才能對井區的實際情況有更全面、更真實的掌握;從單一形式向著多樣化發展的注水方式的轉變。
嚴格按照相關工作原則執行,不斷完善單井、宏觀產量監控鏈狀管理體系,注重生產預警系統的有效構建,才能不斷提高有效采油的工作效率,從而實現躺井、應對突發事件等能力的不斷提高,是減少損失、非增值點的重要途徑。在實踐過程中,包井員工對油井的出液情況進行有效掌握,必須在四個小時內完成;產液量在不低于5立方米的情況下,計量站的第一次單量結果必須在八小時內完成,第二次單量結果必須在16個小時內完成,而產液量低于5立方米的油井,計量站的第一次單量結果必須在16個小時內完成,第二次單量結果必須在32小時內完成;產液量在不低于5立方米的情況下,測井班的功圖液面測試資料必須在8小時內完成,而產液量低于5立方米的油井,測井班的功圖液面測試資料必須在16小時內完成;在進行單量的過程中,計量站必須及時將個單量時間段的計量結果反饋給包井員工,以在異常情況出現時降低意外安全事故發生率。
在有效提高井下作業施工質量的同時,加強監督和管理,并制定合適的追究制度,才能促進井區、作業區監督體系的不斷完善。在實踐過程中,對油井產量進行合理分析后,如果出現上修情況,5噸以上的必須在八個小時內安排上修,并在一天之內完成上修,而低于5噸的,則需要在16個小時內安排上修,并在36個小時內完成上修。
綜上所述,通過合理構建和有效實施單井技術管理體系,在結合經濟產量方案的情況下,鏈狀采油生產全過程可以得到動態化管理和監督,以在促進采油生產效益不斷提高的情況下,提高整個開采過程的安全性。
[1]宋斌.關于采油生產管理應用系統的集成研究[J].化工管理,2015,15:180+182.
[2]李慶顯,游莉,錢盛斌,石艷.采油廠數字油田深化應用實踐及效果[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05:123-124.
[3]郝繼開.油田企業“三維一體”單井成本管理模式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3,70:88-91.
[4]黃家俊,解慶閣,王天柱.油田單井產量監控和管理[J].中國西部科技,2012,03:75-76.
[5]新疆油田采油二廠采油生產物聯網項目[J].自動化博覽,2012,07: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