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紅 (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青海 格爾木 816000)
統計工作是對企業實行科學地管理,通過對數據的收集,進行處理、分析的調查研究活動。它加強了隊伍的建設,提高了員工的綜合素質。因此,完善企業的統計管理體制,形成一套合理且有效的統計管理方案,做到真正地實現統計在化工生產中的“信息”、“咨詢”、“監督”三大重要職能是至關重要的。
化工生產中,存在易燃、易爆、高溫、高壓和有腐蝕的特點,因而化工生產對原輔料和產成品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由于化工產品的專業性強,含有特定的產品特性參數,而且化工企業管理階層較多,各個階層之間的信息統計管理工作也比較復雜。因此,在化工生產中,只有統計的數據足夠龐大,統計的信息具有綜合性和客觀性,才能為化工生產提供全面的參考依據,實現企業快速發展,提高經濟效益。
1.2.1 制度化,規范統計管理體制
根據《統計法》的規定,制定相應的統計報表制度。依據統計制度上對各個單位統計報表質量的要求,規范統計管理體制,保證企業統計工作有效地進行。對一些數據進行不定期的抽查,提高數據的質量,及時發現問題,解決企業在運營中的一些問題。
1.2.2 科學設置和完善指標體系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改革,國有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內外環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對統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學地設置和完善指標體系,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一是全面性原則,指標體系內容應包括企業的各個階層;二是及時性原則,一旦發現企業內部有問題,要對指標體系及時進行調整;三是客觀性原則,指標體系應客觀地反映企業當前的經濟效益、市場競爭能力和未來的發展前景。
統計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信息”、“咨詢”、“監督”三大職能上。統計的工作是依據職位的工作量化指標進行有效且全面的數據反饋,系統地反映生產運作過程的變化,為企業崗位中的每一個員工在單位時間內對企業所做出的貢獻或價值,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資料,并且它還可以起到監督的作用。統計工作的“信息”、“咨詢”、“監督”三大職能,有利于對比一段時間內生產經營過程的變化,有利于對照過去資料的變化,及時作出反饋,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因而,健全和完善統計管理機制,形成一套科學、全面、準確的統計機構,是一個企業快速、穩定發展的基礎。
目前,企業在統計工作的機構還不夠完善,缺乏合理有效的統計機構管理體系。事實上,現在的統計工作只不過是對企業生產的一種記錄,對企業的產品的質量、消耗的能源、產品的計量以及環保等方面,記錄的還不夠全面,無專職人員負責,得到的數據不能令人信服。這樣,嚴重的影響了公司的公信力,對公司以后的發展非常不利。
統計工作是指對社會的經濟現象在數量方面,進行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的工作過程。在化工生產中,實現統計信息化,制可以達到資源共享,使企業經濟管理公開透明,從而提高化工企業的公信力。所以,制定一套科學且有效的信息管理體制是非常重要的。
對企業來說,統計工作是通過搜集、匯總和計算統計數據來反映企業當前的經營狀況和未來主要發展的產業趨勢。統計信息有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數量性,通過對數字的分析,做出相應的決策;二是綜合性,世間的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聯系,從統計信息的整體上看,通過橫向對比,得出一套科學有效地統計管理模式。
因而,統計信息具有全面、準確和客觀的特點。對化工企業來說,建立健全一套科學而有效的統計工作制度對企業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從動態方面看,可以監督企業的發展情況,預測企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及時準確地做出相關的調整決策;從結構方面看,可以反映出企業中各個產業的構成及產業之間的聯系與比例的關系,還可以反映企業中各類型產品在國民經濟中的構成情況;從速度方面看,可以放映企業生產產量的發展與變化;從經濟效益方面看,可以反映出單位時間內生產的成本與生產總值之間的變化,根據統計的數據反饋,作出相應的結構調整,促使利益最大化。
企業經營的優劣直接的表現直接體現在統計工作上,科學合理的統計數據可以為領導階層提供可靠、全面的參考依據,完善企業經營管理的策略,促進企業的發展。因而,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在于能夠為企業的發展與領導的科學決策、經營管理和監督生產工作提供重要依據。做好化工企業的統計工作,定期統計各方面數據,可以幫助領導準確地掌握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各項運營的情況,明確原材料成本的投入與物料損耗之間的利益關系。及時地發現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盡快地找解決的方案與措施。
綜上分析可知,統計工作在化工生產中的重要性。統計是化工生產的基石,
健全統計工作制度,保證統計數據真實準確,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統計管理模式。這樣不但能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而且還可以真正地促進其化工企業的發展,使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