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立坤(河北冀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22)
目前,全國農村環境形勢差不多,還處于“局部有所改善,形勢依然嚴峻,壓力繼續加大”的階段,農村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問題已經成為推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薄弱環節。農民環保意識不強、環保資金投入不足,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農村環境臟、亂、差,垃圾圍村、垃圾圍路、垃圾圍河道現象仍然存在。農村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已被提到日程上來。
通過對農村生態環境調研的情況看,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一是一些縣(市)區中的區域死角較多,城鄉結合部、縣(市)區交界處,路邊垃圾隨意堆放。二是縣道、鄉道垃圾圍路問題突出。三是一些縣(市)區對集中起來的成堆生活垃圾如何處置和清運,雖然想了不少辦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普遍存在著清運難、處理難的現象。四是一些縣(市)區宣傳氛圍不濃,村莊內缺乏與農村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密切相關的宣傳標語和墻體宣傳畫。五是具有示范作用的示范村不多。表現在開展農村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過程中缺乏合理規劃設計、生態化整治理念、精細化管理模式、當地鄉村文化氣息和長效管理機制。六是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基礎設施普遍不完善,大部分村莊采用“旱井”方式處理生活污水,從長遠看對地下水源構成一定的污染。
農村污水主要特點為分散且難收集,污水濃度低生化性好,從資源利用角度看農村污水屬于可加以利用的污水,因此在農村污水處理要充分考慮這一水質特點進行處理。
目前,農村生活污水一般處理方法有生化法及生態處理法兩大類。目前國內城市生活污水主要采用生化處理方法,其代表工藝主要有:傳統活性污泥處理技術、氧化溝處理技術、生物接觸氧化處理技術、SBR技術以及CASS處理技術等。生態處理法代表工藝有:快速滲濾法(RI)、慢速滲濾法(SR)、地表漫流法(OF)、濕地法(WL)、地下滲濾法(UG)等,還有較先進的人工土壤快速滲濾法、潛流型人工濕地處理法等。但農村污水處理技術的選擇要充分考慮到農村地區財力狀況薄弱、農民實際承受能力較低的普遍情況,處理工藝的選擇應著重該考慮選用成熟可靠,又適合農村特點的污水處理適用技術。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危害生態環境。
2.2.1 侵占地表
垃圾擠占了寶貴的土地資源和生存空間,嚴重影響了居民生產和生活。這不僅影響了自然環境的美觀,更破壞了大自然生態平衡。
2.2.2 污染環境
固體廢物含有各種有害物質,處理不當可直接污染土壤、空氣和水源,并最終對各種生物包括人類自身造成危害。
2.2.3 傳播疾病
垃圾含有大量微生物,是病菌、病毒、害蟲等的滋生地和繁殖地,嚴重地危害人身健康。
2.2.4 污染土壤和水體
垃圾滲出液改變土壤成分和結構,有毒垃圾會通過食物鏈影響人體健康。垃圾破壞了土壤的結構和理化性質。
2.2.5 污染大氣
細小固體廢物會隨風飛揚,加重大氣污染。
目前生活垃圾的處理方式主要有分類回收、填埋、堆肥和焚燒。
農村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時間緊、任務重、責任大,必須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保障措施,扎扎實實地推進各項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對農村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工作的組織機構、工程建設進展、責任落實、治理設施運營、治理效果、村民滿意程度等情況進行核查驗收。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要切實加大農村環境保護綜合整治公共財政投入,實行“以獎促治、以獎代補”等激勵政策,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導向作用,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建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在建立長效機制上下功夫,根治農村環境頑疾,決不能搞“一陣風”,同時要建立完善的資金、設施、隊伍、教育約束等四項保障機制。
在農村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問題過程中,應發揮各種媒體的作用,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加強農村環境保護,開展科普教育和培訓,提高農民群眾的環保意識。努力打造天藍水凈、地綠山青、村容整潔、舒適宜人的美麗村鎮,使農村的臟亂差問題得到徹底改變,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根本改善。
總之,農村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面廣量大,在認真貫徹各項整治措施的過程中,我們應結合當地具體情況,加大力度優先整治。關注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問題,就是關注我們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