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浩(河北冀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22)
城市污水按形式可分為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雨水和滲透三大類別。
本文我們主要研究城市污水中工業廢水的處理,在城市污水三大類別中,工業廢水污染最為嚴重,所以對它有很多控制指標,污水排放須符合標準值規定。
為解決當前水污染,我們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其中城市污水再生與回用是解決城市水危機的重要舉措,它即開辟了新的水源,又減少了對水環境的污染和水生生態的破壞。
在城市生活中,可以將污水作為第二水源,進行污水回用。下面我們來研究一下污水回用的可行性
①技術可行性研究表明,與用水量相當的城市污水中只有0.1%的污染物質,是完全可以經過處理后再利用的,城市污水處理再生回用有著可喜的前景。
②經濟效益可行性城市污水處理廠一般建在城市周圍,其污水經二次處理后就可用于城市大部分工業部門,節省了水資源費、遠距離輸水費和基建費。
③環境效益可行性城市污水具有量大、集中、水質水量穩定等特點,可使工業用水的自然取水量大大減少,同時減少污水排放量,帶來可觀的環境效益。
污水可用于農業灌溉大約從19世紀60年代起,法國巴黎等世界上許多地方就一直將城市污水用于農業灌溉。其原因主要有兩點:①農業灌溉需水量很大,污水回用農業有廣闊的天地②污水灌溉能夠方便的將水和肥源同時供應到農田,又可通過土地改善水質。
污水可用于工業工業用水對水質也有一定的要求,較為理想的回用對象是回用量較大且對無水水質處理要求不高的部門。
污水可用于城市生活城市生活用水量比工業用水小,但是對水質的要求較高,再生水不宜作為引用水源,但是可以作為市政用水和雜用水,我市很多污水廠廢水都流向洗車行,建筑施工等地區。
污水處理方法按類型可大致分為: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和生物法四大類,目前,很多城市污水處理都采用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方法相結合的處理方式,從而達到很好的污水處理效果。下面我們來分析這四大類污水處理方法的原理并對他們做一個簡單介紹。
物理處理法分為:過濾法;沉淀(重力分離)法;氣浮法;離心法。
即向污水中投加某種化學物質,利用化學反應來分離、回收污水中的某些污染物質,或使其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常用的方法有化學沉淀法、混凝沉淀、中和法、氧化還原(包括電解)法等。
物理化學處理法包括:萃取法;吸附法;離子交換法;電滲析法;反滲透法;超過濾法。
污水的生物處理法就是利用微生物新陳代謝功能,使污水中呈溶解和膠體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被降解并轉化為無害的物質,使污水得以凈化。屬于生物處理法的工藝,又可以根據參與作用的微生物種類和供氧情況分為兩大類即好氧生物處理及厭氧生物處理。
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已列入各級人民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未來4—5年內水污染治理總投資有望達到1萬億元。地下水資源短缺,污水處理回用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已成為未來水污染治理的良好趨勢。
我國污水處理的總體趨勢是分散式污水處理(生物膜技術)。
分散式污水處理:生物膜技術又稱為分散式污水處理站屬于新型生物膜法污水處理工藝,主要由濾床、布水設置和排水系統等部分組成,當污水由上而下從長有豐富生物膜的濾料的空隙間流過,與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充分接觸時,污水中的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并完全降解,最終轉化成CO2和N2,從而使污水得以凈化。
分散式污水處理站(生物膜技術)在近二十年來出現了重大的變化,新技術和硬件以及舊技術新設備的應用發展起來。重要的有:化糞池系統、高負荷厭氧處理系統、非傳統集水技術、水生植物處理系統、人工濕地和土地處理系統。較多的是對(建筑)小區污水的處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膜技術的發展,污水處理設施實現了裝置化、小型化,最終可使污水分散處理和回用得以實現。
隨著城市發展進程的加快,城市污水處理與回用要求也越來越迫切。目前,在城市污水處理過程中,活性污泥法是被最廣泛使用的方法之一,在其基礎上升級改造的AO,A2O等在工藝處理方式和處理效果上都有了一定的提升,隨著社會經濟科技的發展,污水處理技術也在不斷改進。以膜工藝為基礎的生物膜法(分散式污水處理方式)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很大的優點,正在進一步試驗研究中,是未來城市水處理的一個良好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