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智鋒(廣西桂能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00)
某年底,某公司精煉車間二段變壓吸附裝置發生變換氣(壓力約2MPa,氫氣含量約65-68%)爆炸事故,事故造成2人重傷,2人輕傷,部分廠房損壞。
某年底某日上午11時,某公司精煉車間二段變壓吸附裝置安排鉗工檢修班組,對T-1塔K-07程控閥存在的泄漏缺陷故障,進行臨時檢修更換。在車間簽發的《設備檢修任務單》上,提出工藝方面的安全措施有:已停塔卸壓,并確認可更換;機械方面提出安全措施有:停用、卸壓、排氣,注意安全。現場工藝檢查確認吸附塔壓力降為零后,安排檢修人員進入現場開始檢修作業。
當時進入檢修作業現場共有6名檢修人員;其中3名檢修人員站在管線上,2名檢修人員分別站在與K-07程控閥相鄰的K-01程控閥的兩側,1名檢修人員站在K-07程控閥一側;另外3名檢修人員站在管線下方的地面上。檢修人員在用手動葫蘆及鐵撬棍等工具對K-07程控閥更換吊裝就位的過程中,手動葫蘆導鏈和檢修工具鐵撬棍,誤碰到控制原料氣管道進口的K-01程控閥手動開閥控制銷,造成K-01程控閥突然開啟,致使該工序其他吸附塔及工藝管道內的變換氣,經正在檢修尚未安裝到位的K-07程控閥法蘭口噴出。變換氣噴出時,在管線上方作業的3名檢修人員中,站在K-07程控閥一側的1名檢修人員,跳下管線后腿部受輕傷;站在K-01程控閥兩側的2名檢修人員,被變換沖落管線受重傷;另外3名站在地面檢修人員,除1人因靠近K-07程控閥法蘭口,被噴出的變換氣沖出約5米,并被爆炸的火焰灼傷外,其余2名地面檢修人員安全撤離。
在大量變換氣噴出后,在該二段變壓吸附裝置砼體框架空間內急劇擴散,形成可燃混合氣體的爆炸云團。變換氣在泄漏過程中,沖斷了K-01程控閥閥位測量線路并產生了電火花,引發了氣相空間化學爆炸、燃燒。爆炸后在K-07程控閥法蘭口形成了劇烈燃燒的火焰,高溫炙烤致使該閥下方變換氣管線其發生材質蠕變撕裂,引發了第二次管道爆炸。爆炸、燃燒事故發生后,該二段變壓吸附裝置系統剩余的變換氣在該法蘭口持續燃燒了約6個小時,在可燃氣體燃盡后火勢自然熄滅。
2.1 造成該起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2.1.1 在檢修K-07程控閥過程中,工藝處理沒有嚴格落實檢修閥門與工藝生產系統隔斷的檢修規定,即工藝交付檢修前,未關閉T-1吸附塔變換氣(變換氣管道入口閥)的手動切斷碟閥,而錯誤地將K-01程控閥作為與系統工藝切斷閥來使用,為事故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2.1.2 檢修人員在吊裝更換K-07程控閥調整就位過程中,甩動、擱放手動葫蘆導鏈時,均可觸碰到相鄰的K-01程控閥的手動開閥控制銷,開啟控制T-1吸附塔變換氣進入,使系統內變換氣經檢修的K-07程控閥泄漏,最終釀成了該起事故。
2.2 造成該起爆炸事故的間接原因是:
2.2.1 該公司存在設備檢、維修管理制度不健全,對附帶儀表控制機構的變壓吸附裝置未制訂相關的檢、維修規程,特別是對于檢修部位并聯管線、串聯管線上的閥件、工藝設備應該如何檢修的安全防護措施沒有明確的要求。
2.2.2 該公司對化工操作人員及設備檢維修人員的安全操作技能要求,缺乏相關的工藝操作、檢維修技術作業的培訓,對本次檢維修工作所簽發的《設備檢修任務單》,未認真進行安全風險分析,未按照化工檢修“定檢修任務、定檢修人員、定檢修安全措施、定檢修質量、定檢修時間”的“五定”制度要求落實安全防范措施,造成檢修前檢修閥門管線與工藝系統未隔斷。
3.1 該二段變壓吸附裝置在恢復開車前,必須對該系統進行科學的檢驗、檢測及安全評估。重點對K-01程控閥的電磁控制閥暴露出的手動開閥控制銷容易被誤動的現象,進行認真檢查整改,確保不再發生類似事故。
3.2 設備間的隔斷措施要嚴密,應加強設備檢查和維護管理,在檢、維修過程中應對于生產過程中設備狀態要全面掌握,尤其是關鍵閥門隔斷必須明確。
3.3 對該二段變壓吸附裝置所有吸附塔,以及該裝置中所有壓力管道均應經過相關安全監管部門的安全性能技術鑒定,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
3.4 根據規范要求在變壓吸附裝置現場設置可燃氣體檢測器,并將報警信號引入控制室進行聲光報警。
3.5 補充和完善相關安全管理制度及相關安全操作規程,并落實到車間全體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中,提高員工崗位操作技能和安全素質。
3.6 嚴格執行檢維修風險分析程序,對可能造成安全生產事故的因素一一辨識;加強風險控制和事故預想,控制作業過程的不安全因素,確保安全生產。
許多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往往只是在一瞬間,只有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明確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每一個細節,將安全生產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才能防患于未然,保障企業的安全生產,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1]《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TGSR004-2009).
[2]《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GB50493-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