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中石油長城鉆探工程有限公司,遼寧 盤錦 124010)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石油鉆井企業一邊打開國門應對跨國石油公司的進入,一邊走出國門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面對競爭的壓力和不斷攀升的成本,石油鉆井企業在管理方面的弊端和矛盾日益突顯,尋求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迫在眉睫。深入實施精細化管理便是效果最為顯著的改革模式。
精細化管理是針對“粗放式”管理提出來的,是為了滿足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要求,在常規經營管理的基礎上,通過流程標準化、制度明確化、數據精準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達到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
2.1 A鉆井公司實施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
A鉆井公司成立于1970年,是一家專門從事石油天然氣鉆井工程施工業務的專業化公司,擁有各類型鉆機81部,施工隊伍遍布中國、乍得、尼日爾、阿爾及利亞、哈薩克斯坦、委內瑞拉、肯尼亞等11個國家和地區。
經歷40余年的艱苦奮斗,A鉆井公司不斷發展壯大,但同樣也面臨著企業發展缺乏主動、市場質量整體欠佳、員工隊伍數量和結構不合理等一系列管理難題。另外,在國際化大背景下,鉆井行業已進入“微利”時代。要想在微利下獲利,A鉆井公司必須全面推動管理創新,而精細化管理便是管理創新的突破口。出于這種審時度勢的考慮,A鉆井公司開始推行精細化管理模式。
2.2 A鉆井公司SWOT分析
2.2.1 優勢(Strength)。具有良好的品牌和社會信譽;具有豐富的施工經驗;具有較強的施工技術能力;具有完好的施工設備;通過不斷開拓和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培養了一批具有國際鉆井市場管理和技術服務經驗的員工。
2.2.2 劣勢(Weakness)。戰略管理缺位,缺乏對公司長遠規劃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培育;鉆井成本逐年遞增;員工在思想意識上還未完全適應改革發展的變化;國有企業歷史包袱厚重。
2.2.3 機會(Opportunity)。全球油氣需求回升利于開拓國際市場;我國對石油天然氣需求增長加快利于開拓國內市場;關聯交易被打破,工程技術服務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鉆井投資主體多元化,加快鉆井勘探步伐。
2.2.4 威脅(Threat)。競爭主體多元化,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國內油田勘探開發難度越來越大,鉆井工作量增長趨緩;工程技術服務價格持續下降;原材料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隨著市場的開放,A鉆井公司在競爭中有許多機會,但同時也存在顯而易見的威脅。A鉆井公司應在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的基礎上,通過整合內外部資源強化自身優勢,針對劣勢進行管理提升,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推動可持續發展。
2.3 A鉆井公司精細化管理的具體舉措
A鉆井公司在對國內外市場形勢進行研判和對內外部環境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從市場、經營、安全、技術、人力資源五個方面構建精細化管理體系。
A鉆井公司確立將國際市場、高端市場作為今后企業發展的主戰場。包括四個方面舉措:
3.1 統籌部署全年鉆機
根據上一年度的市場和業務信息,分析預判本年度各個市場的作業工作量,從而統籌制定本年度鉆機的部署計劃,避免出現作業量不連續導致鉆機長時間等停、大范圍調轉鉆機增加搬遷成本。
3.2 針對已有市場進行有序調整。根據上一年度現有市場的業務經營情況,評估和分析各市場的盈利能力和經營風險,并對安全風險高、作業保障難、經營效果差的市場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同時,實行季度生產經營匯報制度,在分析各鉆井隊盈虧情況及原因基礎上,對部分低效、無效的鉆井隊采取停產、配套整改或轉移至其他市場的措施。
3.3 針對新增市場實行先算后干
實行由市場、工程技術、經營計劃、物資保障和施工單位共同參與的市場評估新機制,在確保新市場風險受控、效益靠實后,再進行施工作業。
3.4 針對后續市場超前謀劃
以上一年度效益市場為重點,積極跟蹤潛在高端市場,徹底改變過去被動等市場的局面。
A鉆井公司確立以質量效益為核心,在規模穩中有升的情況下,重點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水平。
4.1 穩規模
針對國內業務,主動退出低端低效市場;將國際業務作為優先發展和重點保障的業務,提升規模和質量。
4.2 提效益
針對國內業務,強化成本管控。①推行單井成本績效考核新模式。將員工獎金與單井效益掛鉤,按照成本節超的10%對鉆井隊員工進行獎懲;②全面加強物資和計劃管理,實行物資計劃、領取、驗收、使用、報廢回收全過程管理。③推行“合同主體”管理新模式。在專業技術服務板塊嘗試推行鉆具租賃、鉆頭口井大包、“鉆頭+螺桿”一體化服務模式。針對國際業務,強化經營管控。①實施經營考核,落實經營責任。將各項目的經營效果作為對項目經理的考核依據,將每部鉆機的經營效果作為對平臺經理的考核依據;②加大對海外隊伍的管控力度。按照與海外項目部“共同管理”、“共擔責任”、“共享利益”的模式,加強對海外隊伍的施工組織、HSE和井控管理以及經營管理;③增強海外隊伍后勤保障力度。實行采購計劃同步抄送制度,協助海外項目部跟蹤物資的采購進展、渠道和價格,協調和解決采購中出現的問題。
管理管理精細化包括以下五個方面舉措:
一是加強HSE體系建設。在鉆井隊中推行由平臺經理、帶班隊長、機械師和司鉆四個崗位人員對每班進行安全檢查的“四重覆蓋法”,細化五級屬地責任,落實18項重點風險防控方案,構建五級風險防控體系。
二是加強HSE績效管理。每半年組織開展一次領導干部HSE業績考核,建立干部員工安全業績檔案;推廣“百萬工時損工傷亡率”、“可記錄事件總頻率數”,升級HSE事故事件管理。
三是加強隱患排查和治理。按照分級管理、掛牌督辦、動態監控原則,加強重點井、深井、特殊工藝井的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隱患排查,并及時整改和銷項排查暴露出的問題。
四是加強井控管理。定期開展井噴事故警示教育、井控應急演練等活動,提高基層員工應急處置能力;強化對基層隊技術員的培訓,提升井控防范意識和能力。
五是加強交通安全管理。嚴格落實3ABC管理法和GPS監管體系,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
技術管理精細化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強化施工現場技術指導,提高事故預判能力。實行施工技術全過程管理,尤其加強施工前工程設計的審核把關和技術交底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事故損失;防患未然,加強對重點工序、易出問題環節的提醒和督導;規范施工操作,剛性執行反違章禁令,杜絕由于低級操作失誤造成的低級事故。
二是強化科技創新能力建設。不斷加大科技研發力度,組織開展深井、超深井、特殊工藝井、非常規油氣井科技攻關活動,增強技術實力,不斷提高科技貢獻率;依托重點科技項目,強化技術骨干的前沿先導技術培訓,提升企業技術水平,增強發展實力;重視新技術新工藝的引進和應用,不斷優化鉆頭的選型、鉆頭與井下動力鉆具的性能、參數等,通過提高鉆頭和鉆具的整體使用性能提升施工技術水平。
三是強化成熟技術推廣應用。按照“一區一模式、一井一對策、一段一目標”方式,集成應用成熟技術,優化施工方案,完善推廣區塊技術模板;培育“區塊專打”和“井型專打”施工隊伍,實現規模提速
人力資源管理精細化包括提素質和簡隊伍兩方面內容。
7.1 提素質
A鉆井公司以國際化為視野,以打造國際化、復合型員工隊伍為目標,大力實施國內外人才一體化培養工程,為公司國際化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一是積極推進全員晉級體系建設。以鉆井專業基層關鍵崗位員工晉級體系為核心,推進兩級機關和專業服務保障單位員工晉級體系建設,建立完善員工培訓學習、崗位成才、薪酬待遇和職業生涯相統一的長效機制,為員工成長成才開辟職業通道。
二是按照“培養一批、使用一批、儲備一批”的原則分批次、分崗位配套、組建、儲備國際化人才。以國內隊伍中石油主干專業本科畢業生作為國際業務管理和專業技術崗位儲備目標,以大專畢業生作為國際業務關鍵操作崗位儲備目標,以國內隊伍關鍵崗位以上具備大專以上學歷和一定外語基礎的員工作為補充儲備目標。
三是按照國內、國外員工一盤棋觀念,建立國內和國外人員雙向交流機制。暢通國內、國外人員流通渠道,推行交叉任職;發揮國內和國外各自的資源優勢,培養既懂專業又懂語言、既懂作業又通管理、既熟悉國內又精通國際的復合型人才,推動公司國際化發展。
四是健全完善后備人才選拔機制。堅持干部選拔公平、公正、公開,重視優秀青年骨干的使用和培養,優化干部隊伍的年齡和知識結構。選拔具有較高專業背景和現場工作經驗、素質高、語言好、善溝通、懂管理的年輕人才充實到國際業務管理隊伍中,充實和加強國際業務管理力量。
7.2 簡隊伍
針對用工總量持續增加、在崗人員嚴重富余、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情況,A鉆井公司探索人力資源挖潛渠道,優化隊伍結構,盤活人力資源。
一是重新梳理和調整機關科室和項目部機構、崗位設置,解決冗員和缺員問題。嚴格按照編制配備人員,深入挖掘生產、管理、工程技術、后勤保障等各個環節的減員潛力,將這部分富余人員替代勞務人員;出臺政策機制鼓勵機關和項目部管理人員主動轉崗到井隊和生產一線,在工資、獎金方面大幅向一線員工傾斜,調動富余管理人員向一線轉崗的積極性。同時,將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人員調整、充實到業務發展較快的部門或崗位,解決結構性缺員問題,達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目的。
二是推行綜合項目部管理模式。對在同一區域施工人員,實行鉆井項目部體制下的資源集中使用管理體制,由鉆井項目部進行集中統一管理,提高人員的利用效率。
三是開展富余資源輸出。積極嘗試勞務外包和服務外包模式,將施工不連續、技術含量低、附加值小的業務實施外包,減少勞務工數量。另外,嘗試人員輸出或服務輸出,發揮人員專業優勢,為民營公司和兄弟單位提供鉆井管理服務。
A鉆井公司通過全面實施精細化管理體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表現在:
8.1 市場質量整體提升
國內業務最大限度降低停等損失;國際業務市場規模和質量得到提升。
8.2 效益意識明顯增強
基層員工主動控成本的經營意識普遍增強。單井成本呈逐月下降的趨勢,口井效益逐步提升。
8.3 安全工作進一步筑牢
全年杜絕了重大社會影響的安全事故、重大工業生產火災爆炸事故和生產安全亡人責任事故、杜絕了井噴失控著火事故。
8.4 施工技術大幅提高
全年事故復雜率大幅下降,機械鉆速明顯提高。
8.5 人力資源整體優化
全年用工總量減少,人工成本大幅降低,人力資源整體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A鉆井公司精細化管理體系,為其他鉆井企業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但這套體系還存在著一些欠缺,仍需作進一步研究和改進,使精細化管理思想向縱深發展,為推進企業有質量、有效益和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1]汪中求,吳宏彪,劉興旺.精細化管理.北京:新華出版社,2006.
[2]溫德誠.精細化管理實踐手冊.北京:新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