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茶勒
(青海省海北州中心血站 青海 海北州 810299)
1.1 資料來源:2003~2013年10年內對海北地區6703位人次獻血者梅毒檢測結果中,61位獻血者梅毒檢測結果陽性,陽性率為0.91%,其中男性32例、梅毒陽性率為0.48%,女性29例、梅毒陽性率為0.43%,兩者比較,不同性別梅毒陽性率也有一定差異.在不同年齡組中46~55歲人群是梅毒感染低危人群,其他年齡組是易感人群,職業構成中農牧民以及商業服務業從業人員所占比重較高
1.2 檢測方法:無償獻血在街頭梅毒初篩檢測后,送省血液中心進行復檢得出61例梅毒陽性人數。
2.1 性別、年齡:2003~2013年6703人次獻血者梅毒檢測結果陽性共有61人。男性32人,女性29人,其中20歲-45歲陽性人數為58人,46-55歲陽性人數為3人。
2.2 職業分布:農民為20人,牧民24人,商業服務業為14人。工人、干部、教師各1人,梅毒感染者以農民、牧民及商業服務業從業人員三種職業為主。
2.3 地域分布:其中梅毒陽性者剛察20人、海晏3人、西海15人祁連14人 門源9人。
(1)本組資料顯示,2003~2013海北地區獻血人群梅毒的性別、年齡構成中青壯年所占比例較重,因此,處于該年齡段的男女成為梅毒陽性率高危人群。
(2)本組資料還顯示,梅毒感染者的職業構成中農牧民以及商業服務業從業人員所占比重較高,海北地區以地區分布為主,醫療衛生水平較為低下,大部分少數民族居住偏遠,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低,基本的個人衛生條件較差,農牧民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不健康性行為和不良生活習慣根深蒂固,同時由于缺乏對疾病的認識和定期體檢、及時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使得大部分農牧民只有在因其他疾病需住院治療接受其他檢查或義務獻血時才被發現,得不到有效、規范得預防和治療,而這部分人員由于文化程度低、健康知識缺乏,應是梅毒防治的重點人群。
綜上所述,加大健康知識宣傳教育、反對不正當性行為,推廣使用避孕套,使廣大人群尤其是農牧民等高危人群掌握梅毒及其他性病的預防知識,樹立正確的性觀念,加大對美容院、洗浴中心等服務行業從業人員監督管理力度,是預防與控制梅毒等其他性病的傳播的最有效方法。